教·学课题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主备人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
总课时数
上课日期
学习目标
了解几代领导人对台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九二共识”及“汪辜会谈”;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
2.知道海峡两岸交往概况。
学习重难点
重点:知道“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九二共识”
难点:祖国大陆与台湾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札记
一、温故知新
“一国两制”的提出者?根本出发点?含义是?
我国实施“一国两制”方针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是?有什么重要意义?
二、设问导读
1.阅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标注:
(1)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对台湾政策的演变:
①新中国成立以后,明确提出要?
②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
③改革开放以后,形成了对台湾的基本方针是?
两岸关系以及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显著成就:
①1979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对?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②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 ”政策。意义?
③在两岸关系发展的过程中,哪两个民间组织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④1992年“九二共识”的核心是?重要意义?
⑤1995年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新情况,提出?
⑥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谁率“?”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内容?意义?
⑦新加坡的会面:时间、双方代表?意义?
2.阅读“日益密切的交往”,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标注:
(1)两岸实现“三通”是指?启动时间?
(2)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三、分析探究
1.为什么说台湾地区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事实证明统一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可是为什么祖国统一的步伐却是如此艰难呢?(完成祖国的统一的不利因素)我们该怎么办?
2.P72“材料研读”,谈谈你对该材料的认识。
3.P74“问题思考”: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四、当堂检测
毛泽东说:“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毛泽东此话所反映的基本思想是( )
A.用武力解放台湾 B.用“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C.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D.维持台湾现状不变
2.著名作家余光中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目前,我国解决“乡愁”的基本方针是( )
A.不放弃使用武力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 D.由台湾地区人民“公投”
3.1987年,台湾地区民众发起返乡运动,提出:“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反映了( )
A.民众要求打破两岸隔绝状态 B.两岸民间团体开始政治对话
C.香港、澳门回归产生重大影响 D.两岸“三通”局面已经完全形成
4.我国《反分裂国家法》中规定:“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
A.坚持反对外国干涉的原则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
C.坚持不使用武力的原则 D.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5.1995年初,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八项主张的是( )
A.邓小平 B.江泽民 C.毛泽东 D.胡锦涛
6.台湾地区《联合报》曾评论称:“‘九二共识’就是双方会谈的共同基础,是攸关两岸未来发展的重要定锚。”“九二共识”是指( )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利互补
C.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D.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
7.随着海峡两岸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上初步形成的局面是( )
A.民族平等,民族团结B.区域自治,共同发展
C.民族互助,共同繁荣D.相互促进,互补互利
8.在电视荧幕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台湾艺人的身影,也可以看到大陆艺人在台湾地区舞台上的身影。这主要说明了( )
A.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B.大陆明星实力不如台湾地区明星
C.台湾地区同胞完全赞同“一国两制”
D.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密切
9.“1980年以前,台湾地区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了90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地区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 )
A.两岸双方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
B.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交往日益密切
C.港澳回归作为“一国两制”的成功范例推动了台湾地区向大陆靠拢
D.祖国统一的历史的必然,指日可待
10.下列关于海峡两岸交往的史实,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 ①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②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③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④习近平与马英九进行会面????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11.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打破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是在( )
A.“三不”政策调整后 B.“九二共识”达成后
C.汪辜会谈开展后 D.八项主张提出后
12.汪辜会谈得以成功举办,其先决条件是( )
A.两岸授权进行对话
B.汪、辜私交不错
C.汪、辜分别是海协会和海基会的领导人
D.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达成了共识
13.下列对台湾问题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②祖国统一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③双方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④台湾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爱国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二:跨越56年时空,2005年台商春节包机成功起航。2006年两岸春节包机圆满结束,两岸12家航空公司共飞行了72个航班班次,运送台湾居民及台商眷属27276人次。
──据新华社北京2006年2月8日电
材料三:第61届联合国大会总务委员会2006年9月13日作出决定,拒绝将冈比亚等极少数国家提出的所谓“台湾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和“联合国在维护台海和平方面起积极作用”两项提案列入本届联大议程。这是台湾当局妄图在联合国内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闹剧连续第14次遭到惨败。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清朝前期,哪一位民族英雄从哪国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清朝为加强对台湾的管辖设置了什么机构?(3分)
(2)《春愁》中提到的“割台湾”是中国近代史上什么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中国人民在1945年10月收复的又是哪一战争的胜利果实?(2分)
(3)台湾当局上演的闹剧第14次遭到惨败说明了什么问题?你认为当前严重阻碍台湾和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因素有哪些?(3分)
(4)你能简要分析归纳台湾回归祖国的有利条件吗?(2分)
五、课堂小结
六、教学反思(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