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物理复习:实验探究题练习(含解题方法)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中考物理复习:实验探究题练习(含解题方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3-05 08:42:44

文档简介

类型一
基础小实验
中考解读:分析中考试题,这部分试题一般由2~4幅图组成,一幅图对应一种仪器或一个实验,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并且每年考查的知识点不同。基础小实验主要考查仪器的使用、读数和教材上以图片形式出现的演示实验。因此要注意温度计、刻度尺、停表、托盘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电能表等仪器的使用和读数,注意刻度尺需要估读,其他的测量工具初中不需要估读,关注教材演示实验的图片,从目的、现象、方法和结论四方面进行总结。
满分训练
1.(2018·陕西联考)观察下列实验图示,完成填空:
(1)图甲中,电阻箱的读数是
Ω。
(2)图乙中,敲击音叉时,音叉发声,乒乓球被弹起,说明:

(3)图丙中,A、B是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图中实验操作是为了探究重力势能大小

的关系。
(4)图丁中,在探究影响电热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将两个阻值不同的电热丝串联在电路中的目的是控制

2.观察下列实验图示,完成填空。
(1)如图甲所示,两表面磨平的铅块紧密接触后可吊起台灯,这说明

(2)如图乙所示,保持透镜位置不变,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大,你的操作是

(3)如图丙所示的实验可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

(4)如图丁所示的实验装置,可用来探


3.(2018·陕西模拟)根据图中所示的实验图,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相应的内容。
(1)图甲:验电器的原理是

(2)图乙:如图是一位老人与手推车的对话,写出对话中所含的物理知识:。
(3)图丙:说明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

有关。
(4)图丁:刚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又沸腾了,说明

4.(2018·陕西模拟)按要求完成填空:
(1)如图甲所示的体温计是利用
的原理制成的。
(2)如图乙所示的情景是在探究液体压强与
的关系。
(3)如图丙所示透过烧瓶壁(忽略烧瓶壁的厚度)看到烧瓶内水中的金鱼比实际要大一些,这是因为光由
(填“空气进入水中”或“水进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
(4)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前,发现分度盘指针如图丁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
5.(2018·高新区模拟)请你把下图所示的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1)某家庭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情况如图(a)所示,则这段时间内该家庭消耗的电能是
kW·h。
(2)你也许观察过家中的自来水表的表盘吧,如图(b)所示水表的示数为
m3。
(3)如图(c)所示是矿石浸没在水中前后量筒中的水位情况,则矿石的体积是
cm3。
(4)如图(d)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N。
6.按要求完成填空。
(1)图甲中铅笔的长度为
cm。
(2)图乙所测物体的质量为
g。
(3)图丙中为自制电磁铁,这是利用
工作的。
(4)图丁中对准漏斗细管口用力向下吹气,观察到乒乓球不会下落,说明
。[]
7.(2018·榆林模拟)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图,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相应的内容。
(1)图甲:通过真空罩可以看到手机来电显示灯在不断闪烁,说明电磁波
。[]
(2)图乙:利用这个实验原理可制作

(3)图丙:口吹硬币跳过栏杆,说明

(4)图丁:音叉发出的声音大小不同,小球被弹开的幅度不同,说明

8.(2018·西安临潼区模拟)按要求填空。
第8题图
(1)图甲所示,根据光屏上承接到灯丝放大的像可知,物距u与透镜焦距f的关系是

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2)图乙所示,探究的是液体压强与
的关系。
(3)图丙所示,导体ab左右移动电流计指针偏转,据此可制成
机。
9.(2018·蓝田模拟)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第9题图
(1)如图甲所示,用一张硬纸片盖住装满水的杯口。将杯子倒置过来,水和纸片都不下落,该现象证明了
的存在。
(2)如图乙所示,自然界中丰富多彩的色光都是由
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3)如图丙所示,实验探究的是

(4)如图丁所示,闭合开关,保持A不动,移动B夹,发现电流表指针所指位置发生变化,说明铅笔芯的电阻大小与
有关。
10.按要求填空:
第10题图[]
(1)如图(a)所示,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及初温相同的水和沙子加热相同时间,发现水和沙子温度变化不同,表明水和沙子的
不同。
(2)如图(b)所示,某同学在实验室验证奥斯特实验,要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应将通电导线沿
(填“东西”或“南北”)方向放置。
(3)如图(c)所示,某同学想在常温下的教室内完成“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他应该选择图中
(填“甲”或“乙”)装置。
(4)如图(d)所示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在水沸腾前后看到的现象,沸腾时看到的现象是
(填“甲”或“乙”)。
11.(2018·铁一中模拟)请按要求填空:
(1)如图甲中测得铅笔的长度为
cm。
(2)如图乙所示,将纸板EOF的ONF平面沿直线NO所在的位置绕其向后转动,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3)如图丙所示,在“探究影响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将导体a、c接入电路,是为了探究导体电阻与
的关系。
(4)如图丁所示,手持绳子来回拉动装有酒精的铜管,过了一段时间,铜管内酒精温度升高,橡胶塞被弹起,该实验说明
可以改变物体内能。
第11题图[]
12.观察下列的实验图示,完成填空。
第12题图
(1)如图甲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
℃。
(2)如图乙所示为测量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实验装置:拉动小车向左做加速运动时,小车对木块的摩擦力将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如图丙所示,用餐巾纸摩擦一根可以绕铁支架自由转动的吸管,使它带上电,现用一带电的物体靠近吸管带电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它们带
(填“同种”或“异种”)电荷。
(4)如图丁所示将U形玻璃管(管口较小)竖直放置,两管中液面相平,现在从左侧管口沿水平方向用力吹气,则管中
(填“左”或“右”)侧液面将升高。
13.按要求完成填空。
第13题图
(1)如图甲所示,物体的长度为
cm。
(2)如图乙所示,读取温度计的示数时,正确的视线方向应该是

(3)图丙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液体压强与有关。
(4)图丁所示的实验探究的是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参考答案
类型一
基础小实验
1.(1)1
986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下落高度
(4)电流和通电时间相等
【解析】(1)题图甲中电阻箱的读数是1×1
000
Ω+9×100
Ω+8×10
Ω+6×1
Ω=
1
986
Ω。
(2)题图乙中敲击音叉,音叉发声,同时音叉把乒乓球弹起是因为音叉在振动,所以这个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3)题图丙中两个物体的质量相同,高度不同,所以探究的是重力势能大小与下落高度的关系。(4)题图丁中探究影响电热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将两个阻值不同的电热丝串联在电路中,是为了控制电流和通电时间相等,改变电阻,从而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2.(1)分子间有引力作用
(2)将蜡烛靠近透镜,同时将光屏远离透镜,直至成清晰的像(或对调蜡烛和光屏的位置)
(3)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4)物体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解析】(1)两表面磨平的铅块紧密接触后,由于铅块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两个铅块连成了一个整体,所以可以让台灯悬挂在下边。(2)保持透镜位置不变,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大,由“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应将蜡烛靠近透镜,同时使光屏远离透镜,直至成清晰的像(或对调蜡烛和光屏的位置)。(3)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4)如题图丁所示的实验装置,可用来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3.(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线圈匝数(4)液体的沸点跟液面上方气压有关,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4.(1)液体热胀冷缩
(2)深度
(3)水进入空气中
(4)左[]
【解析】(1)题图甲中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2)题图乙中压强计的探头都放在水中,而且探头所处深度发生了改变,同时保持液体的密度不变,所以探究的是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3)题图丙中人的眼睛看到鱼是鱼把射向它的光反射到水中,再由水中折射进入空气中,最终到达人的眼睛。(4)题图丁中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右侧,说明天平右盘偏低,左盘偏高,所以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5.(1)260
(2)1
123.2
(3)20
(4)1
【解析】(1)由题图(a)可知,5月1日电能表的读数是2
740.8
kW·h,6月1日电能表的读数是3
000.8
kW·h,所以该家庭5月份用电为3
000.8
kW·h-2
740.8
kW·h=260
kW·h。(2)题图(b)水表的示数为1×1
000
m3+1×100
m3+2×10
m3+3×1
m3+2×0.1
m3=1
123.2
m3。(3)题图(c)中水的体积是20
mL,水和矿石的总体积是40
mL,所以矿石的体积是40
mL-20
mL=20
mL=20
cm3。(4)题图(d)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
N,分度值是0.2
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
N。
6.(1)3.60
(2)61.4
(3)电流的磁效应
(4)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解析】(1)题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
cm,铅笔两端对应的刻度值分别是6.00
cm、9.60
cm,所以铅笔的长度是9.60
cm-6.00
cm=3.60
cm。(2)题图乙中物体的质量是50
g+10
g+1
g+0.2
g×2=61.4
g。(3)题图丙中是自制的电磁铁,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4)题图丁中对准漏斗细管口用力向下吹气,乒乓球不会下落,这是因为吹气时乒乓球上方的气流速度大,气压小,因此这个实验说明流体的压强与流速有关,流体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7.(1)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电动机
(3)空气流动速度大的地方压强小
(4)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并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解析】(1)题图甲:通过真空罩可以看到手机来电显示灯在不断闪烁,说明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2)题图乙: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利用这个实验原理可制作电动机。(3)题图丙:口吹硬币,硬币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在上、下压强差作用下硬币会跳过栏杆,说明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4)题图丁:音叉发出的声音大小不同,小球被弹开的幅度不同,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并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8.(1)f(2)方向
(3)发电
【解析】(1)题图甲:承接在光屏上的像是实像,物体通过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的条件是物距在凸透镜的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其典型的应用是投影仪、幻灯机。(2)题图乙:压强计探头浸入的液体相同、所处深度相同,只是橡皮膜的朝向发生了改变,所以探究的是液体压强与方向的关系。(3)题图丙: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使电流计指针偏转,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据此可以制成发电机、动圈式话筒等。
9.(1)大气压强
(2)红、绿、蓝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4)长度
【解析】(1)题图甲中用一张硬纸片盖住装满水的杯口,将杯子倒置过来,水和纸片都不下落,该现象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2)题图乙中,自然界中丰富多彩的色光都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色光被称为色光的三原色。(3)题图丙中,木块在木板上滑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不同,因此实验探究的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4)题图丁中,闭合开关,保持A不动,移动B夹,则铅笔芯接入电路的长度不同,发现电流表指针所指位置发生变化,说明铅笔芯的电阻大小与长度有关。
10.(1)比热容
(2)南北
(3)乙
(4)乙
【解析】(1)题图(a),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及初温相同的水和沙子加热相同时间,发现水和沙子温度变化不同,因为水和沙子的比热容不同。(2)题图(b),由于小磁针静止时要指南北方向,在验证电流周围有磁场时,一般要把直导线沿南北方向放置,这样在直导线下方的磁场方向是东西方向的,实验效果更加明显。(3)题图(c),“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中,选用水浴法加热可以使冰受热均匀,效果更好,所以应选乙装置。(4)题图(d),水在沸腾时上下的温度相同,气泡上升时能够持续吸热,继续汽化,体积会变大,所以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是由小变大的。
11.(1)4.35(4.33~4.37)
(2)在同一平面内
(3)导体横截面积
(4)做功
【解析】(1)题图甲,刻度尺读数时,要看清楚刻度尺的量程及分度值。读数时,刻度起始位置不为0时,应先读出起始位置示数,再读出末位置示数,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起始位置为2.00
cm,末位置在刻度6后3至4格处,要有估读值,读完整格刻度再加估读值,故铅笔的长度为6.35(6.33~6.37)cm-2.00
cm=4.35(4.33~4.37)
cm。(2)题图乙,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3)由题图丙可知导体a、c材料、长度相同,粗细不同,所以将导体a、c接入电路是为了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4)题图丁铜管内酒精温度升高,橡胶塞被弹起,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
12.(1)37.7
(2)等于
(3)同种
(4)左
【解析】(1)由题图甲所示体温计可知,体温计分度值是0.1
℃,体温计的读数是37.7
℃。(2)题图乙,拉动小车向左做加速运动时,木块静止不动,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小车对它的摩擦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3)题图丙,用一带电的物体靠近吸管带电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它们带同种电荷。(4)题图丁,从左侧管口沿水平方向用力吹气时,左侧管口上端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右侧管口上端空气流速小、压强大;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液体被从右侧压入左侧一部分,所以左侧液面将升高。
13.(1)3.50
(2)B
(3)深度
(4)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解析】(1)题图甲,刻度尺上1
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
cm=
1
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物体左侧与零刻线对齐,右侧对应的示数为3.50
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3.50
cm。(2)题图乙,读取温度计的示数时,俯视或仰视的读法都是错误的,应该平视,所以B的读法是正确的。(3)题图丙,观察到橡皮膜向左凸起,说明左侧压强小。两边液体都是水,只是深度不同,说明液体越深液体压强越大,该现象说明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4)题图丁,该实验能探究出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类型二
教材重点实验
中考解读:此类题考查的是教材上的常规、经典实验,涉及实验的原理、方法、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考点一般不重复。复习时要结合课标、中考说明,明确9个探究性实验和4个测定性实验,再结合近几年的陕西中考题确定复习的侧重点,从实验的各个环节逐一落实。
满分训练
1.为了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第1题图
(1)为完成这个实验,他准备的器材有:烧杯、酒精灯、铁架台、温度计,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2)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把装有初温为
℃(如图乙所示)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
(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3)等冰完全熔化后,在烧杯下方放入酒精灯,如图丙,加热一段时间后水沸腾,则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

(4)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为了验证这一结论,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5)小明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丁所示的曲线,由曲线可知:冰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
2.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选用了平面镜、白色硬纸板A、B和激光笔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
(1)白色硬纸板的表面应尽量
(填“粗糙”或“光滑”),其目的是使光在纸板上发生
,这样我们就能看清光的传播路径。
(2)观察如图所示的器材,为了方便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还需对器材做出的改进是

(3)实验时,若测得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35°,则反射角度数为
;若入射光线偏离法线,则反射角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为寻找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当纸板A上显示出光路时,该同学将另一半纸板B绕ON向后折,在纸板B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实际上

(填“存在”或“不存在”)的,这个现象表明:
。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过程结论
①如图所示,点燃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前,再拿外形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移动,使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记下蜡烛A与蜡烛B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A,重做实验。②用刻度尺测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发现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③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竖立一光屏,在玻璃板后侧观察,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方法[][]
用外形相同的蜡烛B来确定蜡烛A成像的位置,运用了
法[][]
问题讨论
若把上述实验中的玻璃板换成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蜡烛A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移动光屏,光屏可承接到倒立、
的实像
4.(2018·莲湖区模拟)物理兴趣小组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
(1)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cm。
(2)图乙是某次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生活中的
(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实验时,光屏上得到了蜡烛清晰的像,一同学不小心在凸透镜上溅了一个小泥点,则光屏上
(填“有”或“没有”)小泥点的像或影子。
(4)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
作用。由此可知,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

5.如图所示,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120.00
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0
cm)、停表、木块。
(1)本实验原理是
,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

(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
(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
(填“大”或“小”)。
(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
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m/s。
6.(2018·陕西联考)小强同学在超市买了一箱猕猴桃汁,他想知道猕猴桃汁的密度是多少。他在学校的实验室借来了天平、量筒、烧杯等所需要的器材,和小华同学一起进行测量。
第6题图
(1)如图甲所示,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接下来他要进行的操作是移动

(2)调节天平后,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40
g;
②给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猕猴桃汁,测出总质量如图乙所示,为
g;
③将烧杯中的猕猴桃汁全部倒入量筒中,擦干烧杯。如图丙所示,猕猴桃汁的体积

cm3;
④通过计算得出猕猴桃汁密度为
kg/m3。
(3)小华同学用了另一种实验方案。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1;
②给量筒中倒入适量的猕猴桃汁测出体积V1;
③将量筒中的猕猴桃汁一部分倒入烧杯中,测出剩余猕猴桃汁的体积为V2;
④再用天平测出烧杯中猕猴桃汁和烧杯的总质量m2;
请写出小华同学测量方案的猕猴桃汁密度表达式为

(4)
的测量方法误差较大。测量的
偏小,导致密度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7.(2018·西工大附中模拟)Ⅰ.如图甲所示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其中(填“A”或“B”)物质是晶体,在5~10
min的过程中,物质的内能(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7题图
Ⅱ.中国80后小伙杨光硕利用电商平台,把家乡的土鸡蛋推向全国市场。土鸡蛋比普通鸡蛋营养价值高,那土鸡蛋的密度是不是也比普通鸡蛋大呢?小梦从网上购买了家乡的土鸡蛋,与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一起测量土鸡蛋的密度。他们找来一架天平和一盒砝码,但缺少量筒,于是又找来一个烧杯、一个胶头滴管和一些水。他们利用这些仪器测量土鸡蛋的密度,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0”刻线处,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观察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正中央,表示横梁平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一颗土鸡蛋的质量m0。
(2)如图乙所示,设计测土鸡蛋体积的步骤如下:
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并在水面的位置做好标记,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
②把土鸡蛋轻轻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倒出超过标记处的水,并用胶头滴管使烧杯中的水面恰好到标记处,再用天平测量此时烧杯、水和土鸡蛋的总质量m2。
(3)土鸡蛋的密度表达式是ρ=
(用所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实验结束后,有同学发现土鸡蛋有一定吸水性,则所测量的密度值将
(填“偏大”或“偏小”)。
8.(2018·渭南模拟)小明用弹簧测力计、粗糙程度均匀的水平桌面、砝码和木块等实验器材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第8题图
(1)小明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要想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该使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
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N。
(2)分析本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请写出其中1条:

(3)根据图乙给出的数据点画出Ff-F压关系图像;依据Ff-F压关系图像,思考当F压=6
N时如何确定滑动摩擦力Ff的大小,在图乙中纵坐标轴上用字母A标记Ff大小的位置并留下作图痕迹。
(4)自行车刹车时,捏手刹用的力越大,车子停得越快的原因是

9.(1)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四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盐水),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a)所示。
①分析图甲、乙、丙,说明浮力的大小

有关。
②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可选用
图的装置来进行比较。
③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
④用图示实验数据测出盐水的密度

kg/m3。(g取10
N/kg)
(2)小明又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石块的密度。(ρ水=1.0
g/cm3,g取10
N/kg)
①用细线将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b)甲所示,石块重
N。
②将石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b)乙所示,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
N。
③石块的密度是
kg/m3。
④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又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石块浸没在不同液体中,收集了下表中的数据。
弹簧测力计示数/N
3.2
2.6
1.9
1.2
液体的密度/(g·cm-3)
0.8
1.1
1.8
a.将表格补充完整。
b.分析上表,小明得出此装置可制作“密度计”的分度值是
g/cm3。
10.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第10题图
(1)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按图甲所示,通过加挂钩码分别改变F1、F2,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并用刻度尺在杠杆上测出对应的L1和L2,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序
F1/N
L1/cm
F2/N
L2/cm
1
1
8
2
4
2
2
8
1
16
3
2
12
3
8
小明通过观察以上实验装置,并分析数据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小华认为小明的结论不正确,小华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只将图甲中的F1改用弹簧测力计来拉,实验中改变拉力的
,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比较拉力的
,即可检验小华的观点是否正确。
(2)某同学利用身边的塑料直尺和硬币若干来验证杠杆平衡的条件,如图乙所示,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他测出从支点O到硬币边缘的距离作为力臂L1和L2的大小,他测力臂的方法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如果将两边的硬币以相同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移动,则杠杆
(填“仍平衡”“向左倾斜”或“向右倾斜”)。
11.小明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3
V,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5
Ω。完成下列题目:
第11题图
(1)在记录数据时,小明由于粗心,忘记将第三组电压表示数填入表格,同学们帮忙算出这里的电压值应该为
V。
I/A
0.1
0.2
0.3
0.4
U/V
0.5
1.0
2.0
(2)接下来,小明利用上述电路原理图来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电压表的读数为2
V,然后断开开关,将CD间的电阻R1从5
Ω换成10
Ω。再闭合开关,此时电压表的示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
V,接下来小明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填“A”或“B”)端移动。
(3)最后小明在桌子上发现一个阻值未知的定值电阻,为了测量电阻阻值的大小,小明用这个定值电阻换掉原电路中的R1,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路中电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
V,电流表示数为
A,通过计算可得此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Ω。小明认为这样通过一组数据直接计算的定值电阻阻值不准确,为了使得结果更加准确,他接下来应该

12.(2018·陕西联考)阿豪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所选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
V,电阻约为10
Ω。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填“闭合”或“断开”)状态。
(2)如图甲所示是他连接的实验电路。其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为了使电压表能测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请你在错误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导线。
(3)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原因即可)
(4)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如图乙所示的I-U图像,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5)请你将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在图丙中的电流表中标出来(请标出所使用的接线柱)。
(6)根据图像可判断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升高逐渐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

(7)在某次调节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了ΔR1,小灯泡的电阻增加了ΔR2,则ΔR1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ΔR2。
13.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第13题图
(1)闭合开关,能说明通电螺线管外部有磁场的实验现象是

(2)实验过程中,把电池的正负极位置对调,这样操作是为了研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方向与
是否有关。
(3)为了研究周围更多点的情况,用铁屑代替小磁针。给玻璃板上均匀地撒上铁屑,闭合开关,轻敲玻璃板,铁屑的分布情况如图乙所示。铁屑在玻璃板上的分布与
的磁场分布非常相似。
14.如图是“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的实验装置。
(1)闭合开关后,当导体ab向左或向右运动时,电流表指针偏转,当导体ab向上或向下运动时,电流表指针不偏转,说明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
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2)在此实验过程中,能量转化情况是

(3)实验中发现,当导体ab向左运动时,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如图;当导体ab向右运动时,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说明

(4)小明猜想“感应电流大小可能与导体运动速度大小有关”,他验证猜想的过程是:让导体在第一次实验中运动较慢,在第二次实验中运动
,观察两次实验中的
,然后进行分析与判断。
参考答案
类型二
教材重点实验
1.(1)停表
(2)-4

(3)温度不变
(4)吸收移去酒精灯,观察水是否沸腾
(5)晶体
【解析】(1)由于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这两个实验,都需要对冰和水加热的时间进行记录,所以,除需要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变化外,还需要用停表来记录时间。(2)题图乙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示数为-4
℃;冰的熔点为0
℃,所以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3)水在沸腾的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4)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为了验证这一结论,只需移去酒精灯,观察水是否沸腾。(5)由题图丁可知,BC段是冰熔化的过程,此过程中冰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冰是晶体。
2.(1)粗糙
漫反射
(2)
在入射点O处标出角度
(3)55°
变大
(4)存在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解析】(1)白色硬纸板的表面应尽量粗糙,让光线发生漫反射,从不同的角度都能够观察到光线。(2)观察如题图所示的器材,为了方便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还需对器材做出的改进是在入射点O处标出角度,这样就可以直观得出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3)实验时,若测得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35°,则反射角度数为90°-35°=55°;若入射光线偏离法线,则反射角将变大。(4)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将纸板B绕轴ON向后折,在纸板B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此时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存在。
3.②相等
③不能
等效替代
缩小
【解析】②在实验中用刻度尺测像到镜面的距离、物到镜面的距离,通过比较可以得出结论: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大小相等。③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所以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放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利用另一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未点燃蜡烛与所成的像去比较、去确定像的位置,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蜡烛位于14
cm刻线处,物距u=30
cm-14
cm=16
cm,凸透镜的焦距为5
cm,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4.(1)10.6(10.4~10.8均可得分)
(2)照相机

变小
(3)没有
(4)发散
前方(或前面、前边)
【解析】(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40.6
cm-30.0
cm=10.6
cm。(2)由题图乙知,像距小于物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根据凸透镜成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将蜡烛向左移动时,物距增大,则像距减小,要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像变小。(3)凸透镜上溅了一个小泥点,小泥点在凸透镜的焦距内,通过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光屏上不会出现小泥点的像或影子。(4)近视眼镜片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发散作用是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推迟会聚,所以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太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5.(1)v=
计时方便
(2)大

(3)0.25
【解析】(1)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所以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为v=;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较小。(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大;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大。(3)小车长15.00
cm,所以两个车长的距离s=15.00
cm×2=30.00
cm=0.3
m,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v==
=0.25
m/s。
6.(1)游码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2)②
62.4
③20
④1.12×103(3)
ρ=
(4)小强
体积
偏大
【解析】(1)题图甲中游码未归零,所以应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2)②题图乙天平标尺的分度值是0.2
g,游码看左端,读数是2.4
g;而砝码质量之和是50
g+10
g=60
g,所以猕猴桃汁和烧杯的总质量是60
g+2.4
g=62.4
g;③题图丙中量筒的量程是0~50
mL,分度值是1
mL,示数是20
mL,所以猕猴桃汁的体积是20
mL=20
cm3;④因为猕猴桃汁的质量是62.4
g-40
g=22.4
g,体积是20
cm3,所以其密度ρ==1.12
g/cm3=1.12×103
kg/m3。(3)题目中选择的测量对象应该是倒入烧杯中的猕猴桃汁,其质量m=m2-m1;体积V=V1-V2,所以其密度ρ=。(4)小强同学的测量方法误差较大。这是因为烧杯中的猕猴桃汁不能完全倒入量筒中,导致测量的体积值偏小,由于质量测量准确,根据ρ=mV可知,这样做会导致密度的测量值偏大。
7.Ⅰ.A
变大
Ⅱ.
偏大
【解析】Ⅰ.由题图甲知道,A物质熔化时,在5~10
min温度保持80
℃不变,所以A物质是晶体,熔点是80
℃,在5~10
min的过程中,A物质不断吸热,所以它的内能变大。Ⅱ.(3)根据题意知道,鸡蛋的体积等于倒出烧杯中水的体积,所以V=V排=
;鸡蛋的密度ρ=
;因为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一颗土鸡蛋的质量m0,故质量测量准确,但在测量土鸡蛋的体积时,因为土鸡蛋有一定吸水性,会使水面下降,导致测出的体积偏小,所以所测密度偏大。
8.(1)匀速直线
2.2
(2)很难完全做到匀速直线运动(或弹簧测力计是在运动中读数)
(3)1.8
N;
见第8题答图
(4)见解析
【解析】(1)只有拉着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拉力大小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由题图甲知,弹簧测力计分度值为0.1
N,示数为2.2
N,即此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2
N。(2)本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很难完全做到匀速直线运动(或弹簧测力计是在运动中读数)。(3)根据题图乙给出的数据点画出Ff-F压关系图像,将各点用直线连接起来,直线两边的点分布大致均匀,如答图所示,可知,当F压=6
N时,对应的滑动摩擦力Ff的大小为1.8
N。(4)捏手刹用的力越大,压力越大,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摩擦力越大,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车子停得越快。
9.(1)①排开液体的体积
②丙、丁
③4
④1.1×103
(2)①4.8
②2
③2.4×103
④a.1.45
b.0.05
【解析】(1)①由题图甲、乙、丙所示实验可知,烧杯内液体的密度相同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同,由此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②探究浮力与物体浸没液体深度的关系,应控制液体密度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由题图所示实验可知,选用题图丙、丁所示实验可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③由题图甲、丙所示实验可知,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G-F=5
N-1
N=4
N。④浮力F浮=ρ水gV排,圆柱体的体积V=V排=
=4×10-4
m3。由题图甲、戊所示实验可知,圆柱体浸没在盐水中所受浮力F浮盐水=G-F′=5
N-0.6
N=4.4
N,浮力F浮盐水=ρ盐水gV排,盐水的密度ρ盐水=
=1.1×103
kg/m3。(2)①用细线将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石块重,G′=4.8
N。②将石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8
N,所以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4.8
N-2.8
N=2
N。③F浮=ρ水gV排,所以石块的体积V′=V排′==2×10-4
m3=200
cm3。因为G=mg,所以石块的质量m=
=0.48
kg,石块的密度ρ石块=
=2.4
g/cm3=2.4×103
kg/m3;④a.弹簧测力计示数是1.9
N,所以F浮″=G′-F示=4.8
N-1.9
N=2.9
N;因为F浮=ρ液gV排,所以ρ液=
=1.45×103
kg/m3=1.45
g/cm3;b.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
N,“密度计”的分度值为Δρ=
=0.05×103
kg/m3=0.05
g/cm3。
10.(1)方向
大小
(2)错误
向左倾斜
【解析】(1)如题图甲,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竖直作用在杠杆上,力臂在杠杆上,力臂是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将图中的F1改用弹簧测力计倾斜拉动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中改变拉力方向,观察拉力大小,计算“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是否成立,即可检验小华的观点是否正确。(2)硬币放在杠杆上,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硬币作用在杠杆上的力通过硬币平面圆心,力臂是从最下面硬币平面圆心到支点的距离,因此他测量力臂的方法是错误的;将两边的硬币以相同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移动的过程中,在相同时间内,右端的硬币先到达支点,左端的硬币在支点的左侧,杠杆会向左倾斜。
11.(1)1.5
(2)大于
B
(3)2
0.5
4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重复以上操作,多算几组定值电阻的阻值,再求平均值
【解析】(1)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当电压变为原来的几倍时,电流就会变为原来的几倍,故表格中的数据应填1.5
V。(2)用5
Ω的电阻完成实验后,将10
Ω的电阻接入电路,则电压表的示数会变大,大于2
V;接下来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要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应增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从而减小电压表的示数,故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B端滑动。(3)如题图乙所示,电压表采用了0~3
V量程,分度值为0.1
V,因此示数为2
V;电流表采用0~0.6
A量程,分度值为0.02
A,因此示数为0.5
A;电阻R=
=4
Ω。通过一组数据直接计算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准确,实验中应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来多次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并取平均值,其目的是减小误差。
12.(1)断开
(2)见第12题答图甲
(3)小灯泡断路
(4)0.625
(5)见第12题答图乙
(6)增大
电压增大时灯丝温度升高,电阻增大
(7)大于
【解析】(1)连接和改接电路时,为了安全,开关要断开。(2)电压表应该并联在灯泡两端,而且灯泡和滑动变阻器要串联,所以应去掉电流表与灯泡或滑动变阻器的连线,如果去掉电流表与滑动变阻器的连线,在改变一根线的情况下只能使电压表测量灯泡和滑动变阻器的总电压,所以需要去掉灯泡和电流表的连线,连接如答图甲所示。(3)灯泡不亮、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说明电路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进一步说明和电压表并联的小灯泡断路。(4)小灯泡正常工作时两端电压为2.5
V,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是0.25
A,小灯泡额定功率P=UI=2.5
V×0.25
A=0.625
W。(5)因为0.25
A小于0.6
A,所以电流表应使用小量程,用的是“-”和“0.6”两个接线柱;每大格是0.2
A、每小格是0.02
A,所以0.25
A是一个大格、2.5个小格,故指针在答图乙所示位置。(6)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当电压越大时,电流增大得越慢,故由R=可得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其原因是电压增大时,小灯泡的电功率增大,灯丝的温度越高,电阻越大。(7)因为实验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减小灯泡就变亮,因此通过电路的电流必然增大,故电路的总电阻在减小,可得灯泡增大的电阻要小于滑动变阻器减小的电阻。
13.(1)小磁针发生偏转
(2)电流方向
(3)条形磁体
【解析】(1)闭合开关,通电螺线管中有电流通过,观察到的现象是小磁针发生偏转,由此说明通电螺线管外部有磁场。(2)把电池的正负极对调,改变了电流方向,闭合开关后,会发现小磁针指示磁场方向改变了,此现象说明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因此这样操作是为了研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是否有关。(3)由题图乙所示,铁屑在玻璃板上的分布与条形磁体的磁场分布非常相似。
14.(1)切割磁感线
(2)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感应电流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有关
(4)较快
电流表指针偏转大小
【解析】(1)实验现象说明: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2)在此实验过程中,由于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才产生了感应电流,能量转化情况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3)实验中发现,当导体ab向左运动时,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当导体ab向右运动时,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说明感应电流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有关。(4)小明猜想“感应电流大小可能与导体运动速度大小有关”,所以他验证猜想的过程应该是改变导体运动速度,让导体在第一次实验中运动较慢,在第二次实验中运动较快,观察两次实验中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大小,然后进行分析与判断。类型三
创新与猜想实验
中考解读:这类题是中考必考题型,题目情境新颖,通常与生活紧密联系,是教材的延伸。这类题主要考查运用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研究方法设计实验方案、处理实验数据、对实验方案评估反思等。在复习时要注重实验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过程、重方法。
满分训练
1.(2018·陕西中考模拟联考)李林家装修房子,需要安装暖气片,他发现市场上暖气片的材料各有不同,而且片数也不同,他想,暖气片散热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根据实际他做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散热快慢与室内温差有关;
猜想二:散热快慢与暖气片的散热面积有关;
猜想三:散热快慢与暖气片的材料有关。
(1)根据观察李林发现,暖气片里靠水提供热量,是因为水的
,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必须存在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物体间温差越大,热传递就越快,由此可知猜想一是正确的。
(2)在探究猜想二的实验中,李林制作了体积相同的两个隔热性良好的长方体容器,如图甲所示,用相同的散热材料去替代该容器的两个面,给这两个容器装满沸水并将其置于体积、温度相同的密闭盒内,在距离散热材料相同的位置插入温度计,如图乙所示。通过观察温度计上升相同的温度所用时间来判断散热快慢与面积的关系,故实验中还需要选用的一个测量工具是
;通过实验得到相应数据并填入以下表格,分析得出结论:其他条件不变时,物体散热面积越大,散热就越
;除了以上的方法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
来判断散热快慢与面积的关系。
散热片面积/cm2
初温/℃
末温/℃
时间/s
20
16
78
278
10
16
78
391
[]
(3)在探究猜想三的实验中,李林用不同的材料代替长方体容器相同的一个面,重复上边的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暖气片材料
散热片面积/cm2
初温/℃
末温/℃
时间/s
铸铁
20
16
78
583

20
16
78
280
铜铝复合
20
16
78
198[]
根据表格得出猜想三是
(填“正确”或“不正确”)的;如果要选暖气片,你建议李林选用
材料制成的暖气片。
2.(2018·西工大附中模拟)2016年9月25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省平塘县落成,并开始接收来自宇宙深处的电磁波。这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导建设,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某兴趣小组同学看到报道后想探究“球面射电望远镜的工作原理”,他们查找资料后发现,射电望远镜的基本原理和光学反射望远镜相似,投射来的电磁波被一精确镜面反射后,同相到达公共焦点。用旋转抛物面做镜面易于实现同相聚焦,因此,射电望远镜天线大多是抛物面。于是他们联想到抛物面可能跟凹面镜工作原理相同,并做出以下猜想:
第2题图
猜想一:抛物面上的反射是否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猜想二:平行于主轴的电磁波经抛物面反射后,反射的电磁波是否会聚于一点。
猜想三:抛物面对电磁波起会聚作用,是否焦距越小,会聚本领越强。
为了探究猜想一,兴趣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直尺、铅笔、量角器和激光光源等器材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实验时为了让不同方位的同学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应该选
(填字母)竖着放在图甲中的平面镜上,这是因为光在所选物品上发生了
反射。
A.平面镜
B.凹面镜
C.透明玻璃板
D.硬纸板
(2)他们用铅笔描出光路,然后用凹面镜代替平面镜,让ON正对凹面镜弧面焦点,并保持光线EO不动,如果出射光线与OF重合,就说明猜想一是
(填“正确”或“不正确”)的。他们在这一实验中用到了与
(填字母)相似的研究方法。
A.控制变量法
B.等效替代法
C.转换法
D.放大法
为了探究猜想二,他们找到如图乙所示的小型卫星电视接收器,准备按图丙完成实验。
(3)他们将平行光源正对抛物面,然后将一小纸板在抛物面前来回移动,直到纸板上出

的光斑,这一光斑其实就是凹面镜的焦点,所以抛物面对电磁波也有
(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4)通过(3)的探究他们明白,在射电望远镜中,如果接收电磁信号,真正的信号接收天线就放在抛物面的
处。
(5)巨大的反射面把遥远星体发来的微弱的光聚集起来,形成一个比较亮的像。把照相底板放在成像的位置上,就可以把那些暗淡的恒星的像照下来。人们利用这种天文望远镜已经看到距地球一百亿光年远的恒星(一光年就是光一年走过的距离)。根据这段话判断凹面镜在本题中成
(填“实”或“虚”)像。
3.(2017·高新一中模拟)小明了解到,夜间开汽车,若车内亮灯,车内物体会在前面的挡风玻璃上形成清晰的像,干扰司机的视线,影响行车安全。为此,他对“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成像的“明”“暗”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进行了探究,小明根据生活经验做出以下猜想:
猜想1: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物体离光源的距离有关;
猜想2: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光源的强度有关;
猜想3: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
实验一: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竖直固定一块透明平板玻璃,同一物体固定在离透明平板玻璃0.5
m的A点,在桌面的C点先后用不同功率的灯照亮A点处的物体,观察同一物体、不同光照下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所成像的“明”“暗”程度。每次实验人的眼睛应在相同位置从
(填“左向右”或“右向左”)观察物体在透明玻璃板中的像,结果记入表格实验一。
实验二:同一物体位置固定在A点不动,用同一盏5
W的灯先后在桌面B、C、D三点照亮A处的同一物体,在同一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仍固定不变)中成像的“明”“暗”程度。结果记入表格实验二。
实验一
实验二
灯的功率/W
5
25
40
5
5
5
物体和灯的距离/m
1.0
1.0[]
0.5
1.0
1.5
像的明暗程度

较暗


较明

(1)小明是通过实验一来探究猜想
(填“1”“2”或“3”),其中灯的功率为25
W时物体和灯的距离应为
m。
(2)分析实验二的实验数据及结果可得结论:物体与灯的
越小,物体所成的像越亮。
(3)你认为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所成像的“明”“暗”程度还与物体的
有关。
(4)请你根据此次探究从光学角度对司机提出一条有利于安全行驶的建议:

4.(2018·陕西模拟)珍珍观察到电风扇、台灯等有个大而重的底座,可使它们不易翻倒。物体的稳定程度(稳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她猜想:可能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重心高低及支持面的大小有关。
如何比较物体的稳度大小呢?她发现,让不同的物体倾斜相同的角度时,有的物体翻倒,有的物体没翻倒,翻倒的说明其稳度较小。于是,她将物体放在表面粗糙的水平木板上,让木板绕O点转动,通过观察物体刚好翻倒时木板转过的角度θ的大小(物体不滑动),来比较物体稳度的大小,如图所示。
在探究物体的稳度大小与物体重心高低的关系时,她制作了三块重相同、外形完全相同、重心高低不同的圆柱体,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实验时,将它们依次放在木板上,分别记下它们刚好翻倒时,木板转过的角度θ的大小。实验记录如下表:
(1)物体刚好翻倒时木板转过的角度θ越小,间接反映了物体的稳度越
(填“大”或“小”)。
(2)在以上探究稳度大小与重心高低关系的实验中,应控制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和
的大小不变,这种实验方法叫
法。
(3)实验现象表明,物体的重心越
,其稳度越大。
(4)依据以上结论,卡车装货应把重的货物装在
(填“上”或“下”)层,可使货物不易翻倒。
(5)设汽车车轮和地面的四个接触点围成的四边形的面积为S,汽车的重心离地面的高度为h,现有汽车甲和乙,它们的重力G相同,结合小明的探究结果,你认为可以简单比较
(写出表达式)就可以初步比较甲、乙两辆汽车的稳度。
(6)完成上述探究后,又提出了下列几个问题,对越野型汽车生产厂家来说,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是(
)
A.是否可以通过加大车轮间距离提高稳度
B.如何降低用户的成本
C.稳度是否与汽车重有关
D.如何提高大家的科学素养
5.(2018·西安模拟)炎热的夏天,电风扇给我们带来了丝丝凉意。小林同学观察到教室里的电风扇吹出的风有时大有时小,爱动脑筋的他思考:电风扇吹出的风的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并对此提出了两个猜想:
猜想一:电风扇吹出的风的强度与扇叶的转速有关;
猜想二:电风扇吹出的风的强度与距离电风扇的远近有关。
为验证上述猜想,小林同学设计了图甲装置:将纸板B固定在支架上(支架未画出),硬质纸板A与轻杆固定后悬挂在纸板B上的转轴O处。纸板和轻杆可绕转轴O来回自由摆动而不会与纸板碰撞,且纸板A和纸板B两平面垂直。将电风扇放在纸板A左侧并正对纸板A。图中s是纸板A自然下垂时(虚线)到电风扇的水平距离,θ是电风扇吹动纸板A向右摆动稳定后轻杆与其自然下垂时(虚线)的夹角,θ越大,说明电风扇吹出风的强度越大。
(1)实验时小林发现,用于实验的电风扇转速不能调,于是他先对猜想二进行了探究。保持电风扇的
不变,移动电风扇,使s分别等于0.30
cm、0.50
m、0.70
m、0.90
m,在纸板B上分别描下纸板A被电风扇吹动后稳定时轻杆的位置a、b、c、d,如图乙所示(轻杆和纸板A未画出),分别连接Oa、Ob、Oc、Od,比较四次实验中θ的大小,可知猜想二是
(填“正确的”或“错误的”)。
(2)为了探究猜想一,小林同学想通过在电风扇的电路中增加一个滑动变阻器与电风扇的电动机
(填“串联”或“并联”)。在探究猜想一时,除增加一个滑动变阻器外,其他器材仍与图甲相同。在探究过程中,还要保持
(填物理量符号)不变。
(3)你认为电风扇吹出的风的强度还可能与风扇叶片的
有关(写出一个合理答案)。
6.小明观察发现家里轿车的前灯有好几组,且灯丝粗细不同,发光的亮度也不同,他猜想车灯的亮度可能与灯丝的粗细有关,于是他设计了模拟电路,并选择下列器材:电源、滑动变阻器、小灯泡(L1“2.5
V
1.25
W”、L2“2.5
V
0.5
W”各一只,代替轿车前灯)、电流表、电压表等进行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按图甲连接实验电路时,应先将开关断开,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
处。
(2)闭合开关S,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灯泡L1、L2均不亮,电流表A、电压表V1无示数,电压表V2有示数,则电路出现的故障是

(3)排除故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观察并记录灯泡发光情况,填入表一,当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路中的电流为
A,此时发现灯L2发光异常耀眼,原因是,此时,他应该

表一:
(4)分析数据,可得结论:两灯串联,灯泡的灯丝越细,发光越

(5)然后,小明按图丙所示设计连接电路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及现象如表二,根据表二可得结论:两灯并联时,灯泡的灯丝越细,发光越

表二:
(6)小明完成实验后有困惑,通过向爸爸请教,明白了轿车的同侧前灯是可以不同时工作的,在额定电压相同时,若想要更换更亮的轿车前灯,应选择灯丝较
(填“粗”或“细”)的灯泡。
7.(2018·渭南模拟)海涛在学了电学知识后,知道人体是导体。他想知道人体电阻究竟与什么因素有关?在干燥和潮湿的情况下物体电阻是否也存在差异?他进行了如下探究:
用一只微安表和两节干电池连接成如图甲所示实验电路,当海涛用两手捏紧触头A、B时,发现微安表发生了偏转,用触头A、B接触自己的两脚、用触头A、B接触一只手和一只脚时,微安表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偏转。海涛记录实验数据并求出了对应情况下的人体电阻,如下表:
测量项目
电压U/V
电流I/μA
电阻R/kΩ
手与手之间
3
13.6
220
手与脚之间
3
10.0
脚与脚之间
3
14.2
211
(1)海涛手与脚之间的电阻值是

(2)海涛此次实验探究的是:

(3)海涛为探究“物体电阻与干湿程度有无关系”,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电路图。
①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丙中的电路元件按图乙所示连接成实物图.
②闭合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正常工作,示数均不为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指针不发生改变,则可能的原因是

③排除故障后,以下是测量铅笔芯在潮湿情况下的电阻的实验步骤:
A.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每一次测量铅笔芯的电阻,并求平均值;
B.闭合开关,读出此时电流表示数I1、电压表示数U1,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C.用自来水弄湿整根铅笔芯;
D.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再测量两组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E.将铅笔芯、电池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等连成电路。
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是:

(4)请你根据上述实验步骤,设计记录测量铅笔芯潮湿时电阻的数据的表格,并将第一次测量的数据和计算结果填写在表格内(用字母表示)。
8.(2018·宝鸡模拟)小强想“探究通电螺线管中插入物体的材料对其磁性强弱有什么影响”。他用图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保持电流不变,将无磁性、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但材料不同的圆柱形物体分别插入通电螺线管中,用吸引的物重大小来显示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多次实验后,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1)①从表中数据可知:当其他条件相同
时,
会影响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这些物体均含有
,而放入
几乎不影响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
②从表中数据可看出:用吸引的物重大小不能显示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微小变化,请你提出一条改进方法:

(2)小强在实验中发现,断电后,取出螺线管中的物体,有些仍有剩余的磁性,按磁性强弱排序为铁合金棒2、铁合金棒1、软铁棒,其余的没有磁性。
①选用
制造永磁体最合适;
②电磁铁选用软铁棒做铁芯的原因是:通电螺线管中插入软铁棒时,
较强,断电后剩余磁性

9.(2018·陕西中考模拟)电子秤说明书上要求:使用电子秤时要放在水平、稳定的台面上。小林同学疑惑,电子秤的测量结果与其是否放平有关吗?于是,他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过程】
(1)把电子秤放在水平木板上,调零后分别放上质量为100
g、300
g、500
g的标准砝码,观察电子秤的示数并记录。
(2)如图甲,将木板一端垫高,使木板与水平桌面有夹角,调零后继续实验并记录电子秤示数。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结论】
由表中数据可知:
(3)电子秤测量结果与放置是否水平
(填“有”或“无”)关。
(4)实验中,他改变倾角大小,目的是进一步研究

【分析推理】
(5)为寻找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小林查阅了电子秤的电路原理图,如图乙所示,并获得信息:电路中压力传感器R的阻值随压力的变化而变化,电子秤示数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根据查找的信息,他解释电子秤示数随倾角增大而减小的原因是:当电子秤倾斜时,称量物对秤盘的压力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自身的重力,且倾角越大时,称量物对电子秤压力越
,传感器的电阻越大,电路中电流越
,测量结果就越小。
【延伸应用】
(6)曾经有人说,商贩在电子秤下垫毛毯等物体时,电子秤的示数会大于商品的质量,从而坑害顾客。你认为测量结果
(填“不会”或“会”)大于物体质量。
参考答案
类型三
创新与猜想实验
1.(1)比热容大
温度差
(2)停表

相同时间内升降温度的多少
(3)正确
铜铝复合
【解析】(1)水的比热容大,经常作为传热物质;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2)题中提到测时间,所以要用到停表;当温度变化相同时,散热面积越大,所用时间越短,说明散热越快。(3)从表格可以看出,当散热面积和温度变化都相同时,时间越短,散热越快,说明散热快慢与材料有关;用铜铝复合材料时散热最快,升高相同的温度所用时间最短,所以建议选用铜铝复合材料做暖气片。
2.(1)D

(
2)
正确
A
(3)最小、最亮
会聚
(4)焦点
(5)实
【解析】(1)为了让不同方位的同学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应该在接触面上发生漫反射,所以应该选硬纸板竖着放在题图甲中的平面镜上。(2)如果出射光线与OF重合,则抛物面上的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就说明猜想一是正确的。实验中控制了光线EO不动,所以用到了控制变量法。(3)为了检验平行于主轴的电磁波经抛物面反射后,反射的电磁波是否会聚于一点,他们将平行光源正对抛物面,然后将一小纸板在抛物面前来回移动,直到纸板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一光斑其实就是凹面镜的焦点,所以抛物面对电磁波也有会聚作用。(4)通过(3)的探究他们明白,在射电望远镜中,如果接收电磁信号,真正的信号接收天线就放在抛物面的焦点处。(5)照相底板的作用相当于光屏,光屏上成的是实像。
3.右向左
(1)21.0
(2)距离
(3)明暗
(4)夜间行车时,车内不能开灯
【解析】每次实验人的眼睛都在同一位置从右向左观察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中的像。(1)当研究物体成像的“明”“暗”程度与灯的功率是否有关时,应该控制其他因素不变,改变灯的功率,所以小明是用实验一来探究猜想2;由于实验一是探究猜想2的,所以应控制物体和灯的距离保持1.0
m不变,而改变灯的功率。(2)由实验二可知,物体与灯的距离越小,物体所成的像越亮。(3)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所成像的“明”“暗”程度与物体的明暗有关。(4)夜间驾驶室外的光线是比较暗的,若打开驾驶室内的灯,驾驶室内物体的光线是比较强的,就可以通过前挡风玻璃在车前形成一个虚像(平面镜成像),干扰司机的视线,不安全,所以夜间行驶,车内不能开灯。
4.(1)小
(2)支持面控制变量
(3)低
(4)下
(5)
(或

(6)A
【解析】(1)物体刚好翻倒时木板转过的角度θ越小,间接反映了物体的稳度越小。(2)在探究稳度大小与重心高低关系的实验中,应控制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和支持面的大小不变,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3)由表中实验记录可知,物体的重心越低,其稳度越大。(4)重心越低,稳度越大,物体越稳,因此卡车装货时,应把重的货物装在下层,增加稳度,使货物不易翻倒。(5)G相同,稳度与支持面面积S正相关,与高度h负相关,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简单比较(或
),初步比较甲、乙两辆汽车的稳度。(6)增大车轮间距可以增大支持面,从而提高稳度,有研究的价值,故A正确;车重不是决定稳度的因素,没研究价值,故C错误;B、D明显不符合题意。故选A。
5.(1)转速
正确的
(2)串联
s
(3)大小
【解析】(1)根据题意知道,保持电风扇的转速不变,移动电风扇的距离,由题图乙知道,距离电风扇越近,θ越大,电风扇吹出风的强度越强,所以可知猜想二是正确的。(2)探究电风扇吹出的风的强度与扇叶的转速是否有关时,电路中增加的滑动变阻器与电风扇的电动机串联。实验探究时,应控制纸板A自然下垂时距离电风扇的远近s不变。(3)电风扇吹出的风的强度还可能与风扇叶片的大小有关,也可能与风扇扇叶的形状有关等。
6.(1)最大阻值(或最左端)(2)L2断路(3)0.26L2实际功率大于它的额定功率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4)亮(5)暗
(6)粗
【解析】(1)为了保护电路,按题图甲连接电路时,应先将开关断开,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大阻值处。(2)闭合开关S,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灯泡L1、L2均不亮,电流表A无示数,说明电路可能出现断路,电压表V1无示数,电压表V2有示数,说明与电压表V2并联电路是断路,即灯泡L2断路。(3)由题图乙知,电流表使用0~0.6
A量程,分度值为0.02
A,所以电路中电流为0.26
A;由表格数据知此时灯泡L2的实际电压为3.25
V,所以它的实际功率P2=UI=3.25
V×0.26
A=0.845
W,其实际功率大于额定功率0.5
W,所以灯L2发光异常耀眼,此时他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来减小通过灯泡的电流。(4)分析表一中数据可知,L2的灯丝较细,串联时较亮。(5)由题图丙知,两灯并联,由表二中数据可知,L1较亮,L2较暗,所以两灯并联时,灯泡的灯丝越细,发光越暗。(6)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相互影响,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互不影响。由题知,轿车的同侧前灯是可以不同时工作的,即同侧前灯是并联的,由(5)中结论知,在额定电压相同时,若想要更换更亮的轿车前灯,应选择灯丝较粗的灯泡。
7.(1)300

(2)人体电阻与人身体接触部位的关系
(3)①见第7题答图
②滑动变阻器同时接上面两个接线柱或同时接下面两个接线柱
③CEBDA
第7题答图
(4)设计表格如下:
次序
铅笔芯两端的电压U/V
通过铅笔芯的电流I/A
铅笔芯的电阻R/Ω
铅笔芯的电阻平均值R′/Ω
1
U1
I1
2[]
3
【解析】(1)1
μA=10-6
A,所以10.0
μA=10-5
A,R=
=3×105
Ω=300
kΩ。(2)由于三次测量的身体部位不同,所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人体电阻与人身体接触部位的关系。(3)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具体如答图所示。②闭合开关,电流表、电压表工作正常,示数均不为零,说明电路既不存在断路,也不存在短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指针不发生变化,说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不能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这可能是因为滑动变阻器同时接了上面两个接线柱或同时接了下面两个接线柱。③按照先准备实验器材,再连接实验电路,然后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最后处理实验数据的顺序,合理的实验步骤为CEBDA。(4)该表格需要记录如下内容:实验次序、每次实验的电流值与电压值,根据所测数据求出的电阻阻值、电阻测量值的平均值等实验数据,据此设计的实验记录表格及数据如上表所示。
8.(1)①软铁棒、铁合金棒1、铁合金棒2(或铁磁性物质)

铜棒、铝棒、碳棒(或不含铁的物质)
②用铁屑(或大头针)代替重物
(2)①铁合金棒2
②磁性(磁化能力)

【解析】(1)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很弱,吸引的物重几乎为0,而放入软铁棒、铁合金棒1、铁合金棒2(或铁磁性物质)时,吸引的物重明显增大,这说明它们能增强通电螺线管的磁性,也就是会影响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它们的共同特性是均含有铁。而放入铜棒、铝棒、碳棒(或不含铁的物质)时,吸引的物重几乎是0,说明这些物质的放入几乎不影响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用吸引的物重大小不能显示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微小变化,可以换用更小的物体,例如用铁屑、大头针、曲别针等,通过比较吸引它们的多少来判断磁性的强弱。(2)①要作为永磁体,需要磁体被磁化断电后磁性强弱几乎不变,所以应该选用铁合金棒2;②电磁铁选用软铁棒做铁芯的原因是通电螺线管中插入软铁棒时,磁化能力强,磁性较强,断电后剩余磁性弱。
9.(3)有(4)电子秤示数与倾角大小的关系(5)小于

小(6)不会
【解析】(3)初步分析数据可知:电子秤水平放置时测量准确,不水平放置时读数偏小,故可得电子秤测量结果与是否水平放置有关。(4)实验中,改变倾角的大小,我们会进一步发现:倾角越大,电子秤的示数越小,因此,这样做的目的是进一步研究电子秤示数与倾角大小的关系。(5)电子秤示数随倾角增大而减小的原因是:当电子秤倾斜时,称量物对秤盘的压力小于自身的重力,而且倾角越大,称量物对电子秤的压力越小,传感器的电阻越大;根据欧姆定律,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小,测量结果越小。(6)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商贩在电子秤下垫毛毯等物品,如果是为了电子秤水平,则是为了测量准确,如果使电子秤不水平,只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不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