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短暂和平
第7课 为了永恒的利益
——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学 案
高考资源网
【学习目标】
高考资源网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华盛顿会议,了解帝国主义构建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华盛顿会议,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华盛顿会议,使学生领悟国家利益是世界各国处理国际关系的最根本原则,而实力又是外交的后盾,落后就只能任人宰割。
【学习过程】
(提出问题)
1.1919年的巴黎和会建立了凡尔赛体系,这是我们已经了解了的。凡尔赛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在欧洲的矛盾,然而在亚太地区,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在一战后非但没有马上解决,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你能说说他们在一战后亚太地区矛盾的表现吗?
2.曾几何时,战争一贯是解决国与国矛盾的利器,可为何一战后帝国主义之间在亚太地区的矛盾那么尖锐了,他们却未诉诸战争,而是坐到了谈判桌旁?
3.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是最大的赢家,你能用史实证明这个结论的正确性吗?
4、在华盛顿会议上,日本和英国虽然也为自己争取到了一定利益,但相对于美国来说,还是不折不扣的输了。用史实说明之?
5.华盛顿会议的结果是建立了华盛顿体系,该体系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说其和凡尔赛体系一样,也是不稳定的?
(学生活动)
分别由同学上黑板解答上述问题,其余同学回答上述问题。
1.美日之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以对德宣战为名,夺取了德国在中国山东攫取的全部权益,占领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岛屿属地,强迫袁世凯政府接受了“二十一条”。日本在中国和亚太地区的势力急剧膨胀,与美国的对华“门户开放”政策尖锐对立,引起美国的强烈反对。
英日之间:英国曾经数次与日本结盟,利用日本在远东牵制俄国。但是英国的政策养虎遗患,日本的崛起使英国在远东地区受到排挤,英国转而与美国联手抑制日本。
英美之间:战后,英国经济的衰落好对美国的财政依赖使两国在亚太地区的政策迅速接近,于是在远东的争夺中,美英成了抵制日本扩张的伙伴。当然两国又是竞争对手,这是毋庸讳言的。
海军是列强争夺世界霸权的主要工具,美、日、英三国为争夺亚太地区展开了激烈的海军军备竞赛。
2.美、日、英三国愈演愈烈的海军军备竞赛加剧了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紧张,也使本国经济难以承受。在战后世界千疮百孔、人民反战情绪高涨的形势下,各国都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3.美、英、日、法四国签署的《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即《四国条约》,以体面的形式埋葬了英日同盟,消除了美国在亚太地区争霸的一个障碍,是美国外交的胜利。
会议签署的《美英法意日五国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五国海军条约》,使美国主力舰吨位和英国平起平坐,高于日本,是美国外交的又一个胜利。
参加华盛顿会议的九国签署的《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政策得到确认,为美国进一步对华扩张和控制亚太地区提供了重要条件,故而是美国外交的重要胜利。
4.日本:日本在太平洋上的权益得到了大国的承认,但英日同盟被埋葬了,这对日本是一个打击。日本海军主力舰吨位比英美要少,《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扩张野心受到了遏制,这些都是日本输的表现。
英国:英国的主力舰吨位虽然仍是第一位的,但曾几何时,英国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海军强国,而今美国与英国平起平坐了,标志着英国海上优势的丧失。
5.华盛顿体系的实质是列强在各自实力的基础上对各自利益的分配和承认,“实力是外交的后盾”的铁律再一次得以体现。
华盛顿体系只是暂时调整了列强之间的矛盾,日本并没有放弃独霸中国、称霸亚太的野心,不断寻找机会企图冲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埋下了侵华战争和日美战争的祸根。
(总结归纳)
总之,一战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尖锐复杂,在欧洲是这样,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亦然。但由于世界上要求和平的呼声高涨,各国还不愿再用战争手段解决问题,遂坐到了谈判桌前,华盛顿会议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了。华盛顿会议暂时调停了各国之间的矛盾,但只是暂时调整了列强之间的矛盾,随着历史的演进,新的冲突和战争必然还会再次降临。
【知识梳理】
会前:各国矛盾重重,军备竞赛激烈,人民反战情绪强烈,经济大受影响
会中:讨价还价,争争吵吵,达成妥协,签订条约
会后:亚太地区暂时稳定,美国经济繁荣,日本蠢蠢欲动,冲破束缚
【典题解悟】
阅读《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1922年2月6日)的部分引文:
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为适应在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本国人民谋取……
(一)任何办法,为自己利益起见,欲在中国任何指定区域内,获取关于商务或经济发展之一般优越权利;
(二)任何专利或优越权,可剥夺他国人民在华从事正当商务实业之权利,或他国人民与中国政府或任何地方官共同从事于任何公共企业之权利,抑或因其范围之扩张,期限之久长,地域之广阔,致有破坏机会均等原则之实行者。
——引自《国际条约集》(1917—1923)
回答:
(1)条约中的“友邦人民”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2)条约中的“机会均等”对所有缔约国是均等的吗?为什么?
(3)该条约主要调整的是哪两个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为什么这一矛盾需要调整?
(4)引用条约中的有关文字,说明这一矛盾是如何调整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认清所谓“友邦”的真面目。第(2)问,也是要求学生具有穿透历史表象的能力。第(3)问,归结到本节课上来,那就是日美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需要调整。第(4)问,学生必须善于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方可准确作答。
【答案】
(1)除中国外,各缔约国的资产阶级及其代理人
(2)对中国是不平等的,因为中国处于被侵略的地位,对其他缔约国来讲,形式上是平等的,但其实施后果对美国有利,因为美国可以凭借自己的经济优势排挤其他列强。
(3)主要调整的是美日在中国利益的矛盾。一战中美国曾承认日本在中国的特殊利益。
(4)条约中明确规定“不得……营谋特别权利”(“不得谋取……优越权利”或“任何专利或优越权),即取消了日本在中国的特殊利益。
【当堂检测】
1.1922年 《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签订后,得利最多的是( )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日本
答案:C
2.在华盛顿会议上,除英美外,取得相等制海权的两个国家是( )
A.中日 B.法日 C.法意 D.日意
答案:C
3.一战后,美国发起召开华盛顿会议的首要目标是( )
A.平衡亚太地区矛盾 B.抑制日本扩张势力
C.重申“机会均等” D.确立美国霸权
答案:B
4.一战后,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争夺最激烈的国家是( )
A.英美 B.美日 C.英日 D.日俄
答案:B
5.下列关于《九国公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参与签订 B.体现了美国对华政策的精神
C.日本在华的侵略权益受到打击 D.尊重了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完整
答案:D
6.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以下各项不能证明该结论的是( )
A.美国取得了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
B.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C.遏制了日本在远东和太平洋的扩张势头
D.确认了美国在亚洲的霸主地位
答案:D
7.下列条约反映出日本国际地位且涉及到中国主权的是( )
A.《凡尔赛和约》、《四国条约》 B.《四国条约》、《九国公约》
C.《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 D.《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
答案:C
8.下列对华盛顿会议的作用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削弱了英国在远东的势力
B.遏制了日本在太平洋的扩张
C.以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取代日本独霸中国的政策
D.客观上维护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答案:D
9.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共同之处不在于( )
A.本质上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B.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充满矛盾和斗争
C.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D.涉及中国问题,但未侵犯中国主权
答案:D
10.关于美英日法意签订的《五国条约》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世界现代史上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裁军协议
B.标志着英国海上优势从此终结
C.限制了日本的扩军计划
D.从此海军军备竞争问题获得解决,矛盾不再激化
答案:D
1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体现的国际关系的实质是( )
A.战后须建立新的世界秩序 B.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C.国际社会要求维护世界和平 D.帝国主义试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答案:B
1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后,法国元帅福煦曾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这主要是因为( )
A.资本主义大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B.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终将激化
C.未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埋下更大冲突的种子
D.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答案:C
13.1922年签订的《五国海军条约》( )
A.扩大了英国的海军力量 B.完全满足了日本要求
C.法国开始成为海上强国 D.美国实现了既定目标
答案:D
14.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A.消除了协约国帝国主义间的矛盾
B.使不同社会制度间的矛盾得到缓和
C.暂时协调了协约国帝国主义之间矛盾
D.为民族解放运动创造了有利环境
答案:C 21世纪教育网
为了永恒的利益——华盛顿会议的前前后后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