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太阳和月球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4.1 太阳和月球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3-04 08:18: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太阳和月亮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太阳和月球是与人类最密切的天体。下列关于星系、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阳是一颗行星 B. 地球内部只分为地壳、地幔两层 C. 银河系是比太阳系更高一级的天体系统 D. 月球是一颗会发光的卫星
以下是一位宇航员在月球上的生活片断,猜一猜,哪些是真的()
①听到大风呼啸;②跳过4米高的横杆;③举起一块200千克的大石头;④拍一张照片;⑤脱掉宇航服在被窝里睡大觉;⑥吃到土生土长的食物;⑦“袋鼠式”走路。
A. ②③⑥⑦ B. ①④⑤⑥ C. ②③④⑦ D. ②③④⑤
一日内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时太阳光线照射的能量最强 B. 此时大气热量的收入大于支出 C. 此时大气热量的收入等于支出 D. 此时大气热量的收入小于支出
2018年杭州市中考时间确定为6月16、17日2天那么这两天地球运行的位置变化是图中的(图中涂黑部分表示黑夜) ()
A. a→b B. b→c C. c→d D. d→a
今年的5月1日(农历三月十六)是第128个国际劳动节,如图所示为两个月相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当天的月相接近满月,如图b所示 B. a图月相时,地月连线与地日连线几乎相互垂直 C. 当天太阳光直射于北半球,后续几天太阳直射点继续将向北移动 D. 元旦、中秋等节日都是按照月相变化周期划定的
我国探月工程的计划之一是向月球发射月球车,以进一步探明月球的基本概况。以下有关月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月球白天不能发光,晚上能发光 B. 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被称为月海 C. 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撞击的月球表面可形成环形山 D. 月球表面除岩石及其碎屑外还有空气,但没有水
2017年4月20日,“快递小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携带大约6吨的货物飞向了天宫一号,为天宫一号带去了大量的补给物资,圆满完成任务。对中国来说天舟一号将开启空间站时代的黎明。航天专家还将视线投向更远的末来,例如建设月球基地或火星基地,将月球基地的货物运输成本降低到近地轨道货运水平,那将使人类进入开发太阳系的新纪元,结合上述材料,下列对宇宙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 火星是地球上人类可以探测的最近的恒星 B. 地球上能看到月球是因为月球能发光,是一个光源 C. 比太阳系更大的天体系统是银河系 D. 天舟一号携带大约6吨的货物到天宫一号时,货物所受重力大小不会改变。
在太阳的一生中,体积极小、密度很大的是()
A. 星云 B. 红巨星 C. 白矮星 D. 成年阶段的太阳
黑子、耀斑、太阳风等太阳活动依次发生在()
A. 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B. 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C. 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 D. 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的大小与月球差不多,因为平时看上去两者差不多大小 B. 太阳表层的黑子是一些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 C. 太阳活动增强时会影响到地球上的电视收看 D. 到达地球的太阳光大约是8分钟前发出的
发生日偏食时,下列现象可能存在的是
A. 一轮淡淡的圆月挂在天空 B. 满天星光下有一轮残缺的太阳 C. 目测看到日珥的爆发 D. 明亮的天空明显变得暗淡
科幻大片《遗落战境》中,外星人摧毁了地球的卫星——月球。这一结果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你认为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 地球上地震,火山爆发会明显增多 B. 地球将不再自转 C. 太阳辐射增强,人类无法使用卫星通讯 D. 地球公转轨道可能会发生改变
二、解答题
关于月球的形成,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假说。
分裂说: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转速太快,把地球上的一部分物质抛了出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形成了月球。
同源说:月球和地球在同一个浮动星云内同时形成。
碰撞说: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地球与一个较大的天体发生了剧烈的碰撞,激射到太空中的地球物质与该碰撞天体的残骸不断相互吸引,最终形成了月球。
(1)某科学家用如图所示形象地描述了月球的一种形成过程,这种图示描述的是月球形成的哪种假说?________
(2)月球形成初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在月球表面形成了随处可见的________。
(3)若图示中间的核心天体表示恒星,则A、B、C、D四个过程图中,可用来为“康德一拉普拉斯星云说”解释太阳系行星形成的模型是 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过程图。
2017年2月15日一颗陨石从车里雅宾斯克上空呼啸飞过,发出耀眼的光芒。陨石袭击共造成约1200人受伤,值得庆幸的是,俄罗斯官方称无人在袭击中死亡。
??? (1)大部分陨石进入地球会被烧毁,若在月球上将会留下很大的陨石坑,这是因为月球上没有_________的保护。
??? (2)科学家推测此次撞击俄罗斯的这块陨石可能来自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该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_________之间。
??? (3)俄罗斯的陨石事件与小行星2012DA14近距离接近地球之间有无关联?天文爱好者说法不一,下列说法中支持两者有关联的证据是_________(填字母,可多选)。
??? A.两者发生时间相差12小时,距离相隔至少50万千米
??? B.陨石和小行星组成成分比较接近
??? C.陨石是大约一年前脱离小行星带的一颗小行星,与2012DA14来源相同
??? D.陨石是按自东向西的轨迹运行的,小行星是按自南向北的轨迹运行的,两者处于完全不同的轨道上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属于较为简单的基础题型,理解记忆即可。
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重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8颗行星、至少165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
【解答】
A.太阳是一颗恒星,故A错误;
B.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故B错误;
C.银河系包括太阳系,故C正确;
D.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故D错误。
故选C。
2.【答案】C 【解析】
【分析】
发挥想象力,将所学知识与物理现象结合起来是解答的关键。当然本题的判断不是盲目的猜,而是都有其物理依据。
月球上的特点是没有空气和水,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地球对物体吸引力的六分之一,结合这些特点和相关的物理知识可逐一做出判断。
【解答】
①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故听到大风呼啸是不真实的; ②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地球对物体吸引力的六分之一,故人会跳得很高,故跳过4米高的横杆可能是真实的; ③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地球对物体吸引力的六分之一,物体的质量虽然不变,但重力会变小,故举起200千克的石头可能是真实的; ④拍照片利用的是光的折射和凸透镜成像规律,阳光能够射到月球上,月球也能够反射太阳光,故拍照片可能是真实的; ⑤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当然也就没有大气压,脱掉宇航服在被窝里睡觉是不可能的,故是不真实的; ⑥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植物不能生长,故吃到土生土长的食物是不真实的; ⑦月球对人的吸引力变小,故“袋鼠式”走路是真实的。 故选C。
3.【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太阳辐射,根据一天中太阳辐射变化规律进行解答。 【解答】 一天中太阳辐射最强是在正午12点,但大气温度不是直接来自于太阳,而是太阳先让地面增温,地面吸收热量后再反射回大气,此时才增温,因此太阳辐射最强是12点,地面温度最高时13点,大气温度最高就是14。因为一日内气温最高在午后,大气热量收入与支出不平衡就会造成气温升高或降低,而一日内,最高气温通常在午后出现,此时大气热量收支大致平衡,下午后气温在下降,上午气温在升高,只有最高气温时,大气热量收支平衡,气温的变化取决于大气热量收支平衡,收入大于支出,必然升温,收入小于支出,必然降温。故C对。 故选C。
4.【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有关地球公转对应时间的知识,分析6月16、17日2天太阳直射位置的变化进行解答。
【解答】
从地球公转示意图看出,当地球公转到a处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时间为6月22日前后;当地球公转到b处时,太阳直射赤道,为北半球的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时间为9月23日前后;当地球公转到c处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时间为12月22日前后;当地球公转到d处时,太阳直射赤道,为北半球的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时间为3月21日前后,因此6月16、17日2天地球运行的位置变化是图中的d→a 。
故选D。
5.【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有关月相的知识,难度不大。
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解答】
A.月相接近满月的时候,如图a所示,因此A选项错误;
B.地月连线与地日连线几乎相互垂直看到的月相不是满月,因此B选项错误;
C.在5月1日(农历三月十六)当天,太阳直射北半球,在后续的几天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北移动,因此C选项正确;
D.清明是节气,是根据太阳历法制定(与西历一样),与月相无关,而端午节是阴历,每年固定在农历五月初五,因此每年的端午节的月相都大致相同,因此D选项错误。
故选C。
6.【答案】C 【解析】

7.【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太阳系和月球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
A.火星是一颗行星;
B.能看到月亮是因为月亮反射了太阳的光;
C.银河系比太阳系大的多;
D.质量不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重力因为引力的不同而不同。
【解答】
A.火星是一颗行星,故A错误;
B.月球本身不发光,我们能够看到它是因为它反射了太阳的光,故B错误;
C.银河系是比太阳系更大的天体,故C正确;
D.当天舟一号将货物带到天宫一号时,货物的质量不变,但重力发生了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8.【答案】C 【解析】
在太阳一生中,体积极小、密度很大的是白矮星。
故选C。
9.【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的活动发生部位,难度不大。 ?太阳大气层从里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三层,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太阳黑子和耀斑,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太阳的光球表面有时会出现一些暗的区域,它是磁场聚集的地方,这就是太阳黑子。 【解答】 由以上分析可知,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答案】D 【解析】
【分析】 熟悉太阳的基本情况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解答】 ?A.太阳比月球大太多,故A说法错误; B.太阳表层的黑子是发出的可见光少、发热的黑点,故B说法错误;? C.太阳活动增强时不会影响到地球上的电视收看,故C说法错误;? D.到达地球的太阳光大约是8分钟前发出的,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11.【答案】D 【解析】
明亮的天空明显变得黯淡;日偏食是因为太阳被月亮挡住,所以A错误;?发生了日偏食,太阳的光芒也是很强的,所以见不到星星,故B错误; 日珥只有在日全食时才能偶然见到,日偏食是见不到的,因为全食时天空全黑这时才能见到日珥,所以C错误。
故选D。
12.【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太阳和月球,地球的相关知识点,难度适中,多加练习,即可快速解答。 【解答】 ?A.地震火山是由于地球的地壳运动,与月球无关,故A错误; B.月球是受到地球引力的影响才会成为地球的卫星,并且绕着地球转,当月球被摧毁了之后,地球没有一颗大卫星,那么它的自转倾角将会不断地发生大幅度晃动,会影响地球的自转,但不会发生地球将不再自转的现象,故B错误; C.月球被撞毁与太阳辐射无关,而且人类无法使用卫星通讯是由于有时候太阳活动造成影响,故C错误; D.月球是受到地球引力的影响才会成为地球的卫星,并且绕着地球转,当月球被摧毁了之后,地球没有一颗大卫星,那么它的自转倾角将会不断地发生大幅度晃动,所以公转轨迹也会因此发生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13.【答案】(1)碰撞说?
(2)环形山(月坑)?
(3)C?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月球形成的概况。
(1)由题意可知,某科学家用如图所示形象地描述了月球的一种形成过程,这种图示描述的是月球形成的碰撞说。
(2)由题意可知,月球形成初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在月球表面形成了随处可见的环形山(月坑)。
(3)若图示中间的核心天体表示恒星,则A、B、C、D四个过程图中,可用来为“康德一拉普拉斯星云说” 解释太阳系行星形成的模型是C和D两个过程图。
故答案为:(1)碰撞说;(2)环形山(月坑);(3)C D。
14.【答案】(1)空气?
(2)木星?
(3)B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太阳系的概况。
(1)由题意可知,大部分陨石进入地球会被烧毁,若在月球上将会留下很大的陨石坑,这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保护。
(2)科学家推测此次撞击俄罗斯的这块陨石可能来自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该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土星之间。
(3)陨石和小行星组成成分比较接近和陨石是大约一年前脱离小行星带的一颗小行星,与2012DA14来源相同是支持俄罗斯的陨石事件与小行星2012DA14近距离接近地球之间有关联的证据,故选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