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地球绕日运动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从我国的“清明节”到“五一劳动节” ,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A. 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 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C. 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D. 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国庆节,下列四个城市中白昼最长的城市是()
A. 北京 B. 杭州 C. 广州 D. 哈尔滨
下列现象与地球公转无关的是()
A. 昼夜交替 B. 四季更替C. 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 D. 两极地区的极昼极夜现象
12月8日至10日,2017中国(宁波)国际新材料科技与产业博览会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新材料展以“创新驱动引领发展”为主题。博览会期间,宁波的昼夜长短变化,正确的是()
A. 昼夜平分 B. 昼短夜长且夜逐渐变长C. 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变长 D. 昼长夜短
假如地球绕日公转时,地轴不在倾斜,而是垂直于公转轨道面,下列现象最有可能在地球上出现的是()
A. 太阳西升东落 B. 没有昼夜交替C. 全球各地气温基本相同 D. 没有四季更替
如图所示,此时,图中a、b、c、d四点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A. a B. b C. c D. d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四个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A. 地球位于甲处时,北极圈会出现极昼现象B. 地球位于乙处时,杭州处在秋季C. 每年的清明节,地球大致运行在甲和乙之间D. 地球从丙运行到丁的过程中,杭州白昼时间在变长
如图,圆圈a、b、c分别代表赤道、回归线、极圈,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当太阳直射b线时,杭州市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清明时节雨纷纷 B. 烈日炎炎似火烧C.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D. 草长莺飞二月天
2017年春,不少城市的楼市持续升温。下图中是3月20日某楼盘开盘时的场景,售楼部内人头攒动,挤满了购房的人群。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片中我们看到的房子属于模型B. 开盘这天太阳的直射点在赤道上,全球昼夜平分C. 建造楼房所用的钢筋属于合金D. 售楼部内所有的购房者属于一个种群
夏天到了,浙江的同学小明家里安装的太阳能热水器a角应该()
A. 适当调大B. 适当调小C. 直立D. 放平
下图中,大圆和小圆分别表示地球赤道、极圈,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其中,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图是()
A. B. C. D.
杭州市某中学科学兴趣小组同学,绘制了“二分二至日”(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正午时分旗杆阴影图,绘制图④的当天,位于
A. 赤道 B. 30°N C. 23.5°N D. 23.5°S
二、解答题
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 (1)在赤峰地区每年“寒来暑往,天气逐渐变冷”这一现象的产生与下列因素相关的正确组合是_________(填字母)。
??? ①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②是地球公转产生的? ③此时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北回归线移动? ④此时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南回归线移动
???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 (2)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_(填“顺”或“逆”)时针;自转的周期是_________。
??? (3)当地球运行至图中丙位置时,内蒙古自治区是_________(填节气名称),此时南极圈以内会出现_________现象。
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图中该地属________________半球,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A地日出时间是___________时,日落时间是____________时,白昼长度_________小时,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
??? (3)此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的重点是要对地球公转示意图有准确的把握。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四季的更替。
【解答】
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时,太阳光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我国“清明节”到“劳动节”,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故选A。
2.【答案】C【解析】
【分析】
判定四城市的位置,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解答】
“十、一”,太阳刚刚越过赤道,直射点在南半球,越向南白昼越长,因此白昼最长的城市是广州。
故选C。
3.【答案】A【解析】
【分析】
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沿着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动,这种转动称之为地球公转,其周期为一年.人们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四季冷暖差异、昼夜长短变化,主要是由于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解答】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和时间的差异;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形成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
4.【答案】B【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昼夜长短与季节的关系,理解记忆即可。
【解答】
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12月8日至10日,地球运行在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特点是昼短夜长且夜逐渐变长。
故选B。
5.【答案】D【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地球公转引起的现象,难度不大。
分析各个选项看看哪个是由于地球倾斜着公转引起的即可。
【解答】
如果地球绕日公转时,不再倾斜,而是垂直于公转轨道面,则:
A.太阳仍东升西东,故A不符合题意;
B.昼夜交替是地球处置引起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全球各地气温仍不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
D.太阳一直直射赤道,则不会再有四季交替,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答案】A【解析】
本题考查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一天当中,正午的太阳高度角最大,观察图可知,a处于正午,b处于下午,c处于黄昏,d处于夜晚,所以a的太阳高度角最大。
故选A。
7.【答案】C【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地球公转与阳历,难度不大。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并且出现了极昼、极夜现象及各节气。
【解答】
A.地球位于甲处时,北极圈会出现极夜现象,故A错误; B.地球位于乙处时,宁波处在春季,故B错误; C.每年的清明节,清明节是4月4日,地球大致运行在甲和乙之间,故C正确; D.地球从丙运行到丁的过程中,宁波白昼时间在缩短,D说法不明确。
?故选C。
8.【答案】B【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解答】解:杭州市是浙江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北半球;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按顺时针方向转动,据此可判断,该图表示北半球,图中b表示北回归线,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我国正处于夏季;?选项中清明时节雨纷、草长莺飞二月天表示的是春季的现象;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表示的是冬季的现象;烈日炎炎似火烧表示点是夏季的现象。?故选B。
9.【答案】D【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模型、不同节气太阳直射的位置与日期、合金的特征及种群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
A.模型: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形式: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
B.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
C.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具有以下特点: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等;
D.种群是指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解答】
A.物理模型就是根据相似原理,把真实事物以比例放大或缩小制成的模型,所以我们看到的房子属于模型,说法正确;
B.3月21日前后,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都昼夜平分,故B说法正确;
C.建造楼房所用的钢筋中含有铁、碳等元素,所以建筑用的钢筋是合金,说法正确;
D.售楼部内所有的购房者不属于一个种群,故D错误。
?故选D。
10.【答案】B【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对生活的影响,难度一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盆方向与自转方向一样都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为一年,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解答】当夏天来临时,说明太阳光线直射了北回归线,此时浙江的太阳高度角为一年中最大,为了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到更多的热量,应把角度适当调小,才能使太阳光线直射太阳能热水器,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答案】C【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地球在极地自转的特点,属于难题。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站在南极点上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方向旋转;站在北极点上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旋转。【解答】读图可知,根据地球自转为顺时针方向可判断出CD图是南极图,南极圈内出现了极昼现象的是C图,说明此时太阳光的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根据题意。故选C。
12.【答案】C【解析】
本题考查二分二至日的中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在地球公转时,3月21日前后和9月23日前后,太阳光直射赤道,分别是春分和秋分;6月22日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就是夏至;12月22日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就是冬至。观察图可知①的影子最长,就是冬至;②③的影子一样长,就是春分和秋分;④的影子最短,就是夏至。所以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3.【答案】(1)B?
(2)顺? 一天?
(3)冬至日? 极昼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1)由图可知,在赤峰地区每年“寒来暑往,天气逐渐变冷”这一现象的产生与地球公转和此时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南回归线移动有关,故选B。
(2)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顺时针;自转的周期是1天。
(3)由图可知,当地球运行至图中丙位置时,内蒙古自治区是冬至日,此时南极圈以内会出现极昼。
14.【答案】(1)北? 夏至日在6月份?
(2)4? 20? 16? 昼长夜短?
(3)北半球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地球公转的特点。
(1)由图可知,图中该地夏至日在6月份(北半球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所以该地位于北半球。
(2)由图可知,图中A地日出时间是4时,日落时间是20时,白昼长度16小时,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
(3)由图可知,图中北半球昼长夜短,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