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太阳系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太阳系中,位于地球公转轨道内侧的行星是()
A. 水星、火星 B. 木星、金星 C. 金星、火星 D. 水星、金星
下列天体按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A. 太阳系、星系、银河系 B. 银河系、星系、地月系C. 宇宙、太阳系、地月系 D. 地月系、银河系、宇宙
小明利用所学知识并结合下表信息,对太阳系中的行星运动周期进行了推理,其中合理的是()
行星
直径
(千米)
自转周期
(以地球上的“天”为单位)
公转周期
(以地球上的“年”为单位)
水星
4878
59
0.24
金星
12104
243
0.62
地球
12756
1
1
火星
6794
1.03
1.9
A. 行星直径越大,自转周期越长B. 行星直径越大,公转周期越长C. 行星距离太阳越远,自转周期越长D. 行星距离太阳越远,公转周期越长
下列有关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是宇宙中唯一能发光的天体B. 月球是地球上能看到的最亮的行星C. 哈雷彗星是太阳系的成员之一D. 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对地球和宇宙的有关认识和猜想,已被大家广为认可的是
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
②从俯视看银河系的形状是旋涡状,图中的光点是一颗颗恒星
③“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认为,太阳系是由一块星云收缩形成的
④宇宙是起源于有极高密度和温度的“原始火球”的大爆炸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②③④
2017年4月11日,天空中出现了“木星合月”景象,图甲为当天相关天体的位置关系示意图。若天气晴朗,我们可观察到此次“木星合月”的景象最接近于图中的(注:小圆表示木星)()
A. B. C. D.
能给人类带来光和热,离地球最近且属于恒星的是()
A. 太阳 B. 火星 C. 水星 D. 金星
如图是“太阳系模式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
①太阳系大、小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不在同一平面上
②太阳系大、小行星绕日公转轨道面在同一平面上
③太阳系大、小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各不相同
④太阳系大、小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一致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这些行星公转的特点可以作为()
A. 推断星云形成的依据 B. 推断太阳形成的依据C. 推断太阳系形成的依据 D. 推断宇宙形成的依据
下图分别是加拿大北部寒冷多雪地带(甲)和温州(乙)常见的房屋照片对比,可以明显看到加拿大房屋屋顶结构比较陡。这样的设计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 房子的牢固程度 B. 受风面积的大小C. 采光面积的大小 D. 接收辐射热的效果
电视剧《武媚娘传奇》中“太白起,紫薇落”其实是一种常见的天文现象,它表示的是早上启明星(金星)亮起的时候北斗星就落下。下列太阳系示意图中,表示金星的是()
A. A B. B C. C D. D
天文学家认为,恒星在诞生之初会像人类的同卵多胞胎一样有着一个或多个孪生“兄弟”。最近,一颗编号为“HD 162826”的恒星被确定为太阳的孪生“兄弟”。以下不能用以确认“HD 162826”为太阳孪生“兄弟”身份的是()
A. 质量和太阳相近 B. 年龄和太阳相同C. 化学成分和太阳相似 D. 形成位置和太阳相吻合
二、解答题
如图1,“金星凌日”是地球上观察到金星从太阳上移过的现象,如图所示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图2中金星的位置应在什么地方?? ? ? ? ? ? ? ??
(2)“金星凌日”现象发生的原理与? ? ? ? ? ? ? ?(填“日食”或“月食”)相似。
(3)会不会出现类似于日全食或月全食的现象?请简单说说理由:? ? ? ? ? ? ?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太阳的一生
天文学家认为星际介质在某些条件下会形成恒星,然后进入称为主序星的稳定期。太阳目前正处于主序星演化阶段,它主要由正、负电子和质子、氦的原子核组成。维持太阳辐射的是它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其反应是四个质子聚变为一个氦原子核和两个正电子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这些释放出的核能最后转化为辐射能,并同时以每秒4. 2×109kg向外抛出大量物质。在演化末期,太阳将离开主序星阶段膨胀而转化为红巨星的演化阶段,最终塌陷为密度很大的白矮星。
(1)地球只接受了太阳辐射能的二十二亿分之一,就使地面温暖,万物生长。地球接受的辐射能来自太阳中的核________反应。
(2)太阳内部进行的核反应可用文字表示为:4个质子→1个________+2个正电子,并释放出大量能量。
(3)请将太阳演化过程中经历的几个阶段补充完整:星云→________→主序星(成年期太阳)→________→________→黑矮星。
(4)太阳从现在演化到最终,经历的几个阶段相比,其密度的变化情况大致是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解析】
【分析】
该题只要掌握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即可,考查地球在太阳系位置的知识。
【解答】
根据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位于地球公转轨道内侧的行星是水星、金星? 。
故选D。
2.【答案】C【解析】
【分析】
考查天体系统的组成,要理解记忆。
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解答】
天体系统中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为宇宙,其次是总星系,比总星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为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比银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为太阳系;比太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为地月系。
故选C。
3.【答案】D【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引力影响公转的速度,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受到的引力越大,所以当行星离太阳近时公转就越快.相反,行星距离太阳越远,公转周期越长。
【解答】
引力影响公转的速度,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受到的引力越大,所以当行星离太阳近时公转就越快。故行星距离太阳越远,公转周期越长。
故选D。
4.【答案】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太阳系的概况。太阳不是宇宙中唯一能发光的天体,月球是地球上的卫星,不是行星,哈雷彗星是太阳系的成员之一,地球不是太阳系最大的行星,C对,ABD错。
故选C。
5.【答案】D【解析】
【分析】
本题是一道综合题目,考查的是地球的形状及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银河系的形状、太阳系的形成及宇宙的起源,难度不大。
①从地球的形状及圈层结构进行分析;
②从俯视银河系的形状进行分析;
③根据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学说的内容进行分析;
④根据宇宙的起源进行分析。
【解答】
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说法正确;
②俯视银河系,它的形状是旋涡状的,银河系是由一颗颗的恒星组成的,图中的光点就是恒星,说法正确;
③康德和拉普拉斯各自提出了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系学说,都认为:太阳系是由一块星云收缩形成的,先形成的是太阳,然后形成了行星,该说法正确;
④宇宙起源于“原始火球”,距今约150亿年的一次“原始火球”发生了大爆炸,大约在150亿年前,宇宙所有的物质都高度密集在一点,有着极高的温度,我们称之为“原始火球”,“原始火球”不稳定,因而发生了巨大的爆炸,大爆炸以后,物质开始向外大膨胀,就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宇宙,故该项说法正确;
由分析可知,①②③④都正确。
?故选D。
6.【答案】C【解析】
【分析】
该题主要考查月相的特点和视角对看到的物体大小的影响,读图解答即可。
【解答】
2017年4月11日农历为三月十五,当天的夜晚看到的月亮应为满月,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7.【答案】A【解析】
略
8.【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②太阳系大、小行星绕日公转轨道面在同一平面上、④太阳系大、小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一致。
故选C 。
这些行星公转的特点可以作为推断太阳系形成的依据。
故选C。
10.【答案】D【解析】
【分析】加拿大北部为寒带苔原气候,终年严寒,最低气温低至-60℃。温州为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据此解答题目。【解答】由于加拿大北部气候寒冷,加拿大和温州的屋顶结构设计比较,加拿大房屋结构比较陡,主要考虑接收辐射的效果,屋顶结构比较陡,接收的热辐射可以较少地被反辐射,减少地面热量损失。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故选D。
11.【答案】A【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太阳系中的行星,难度不大。
掌握太阳系中行星的位置就能够正确的解答本题。
【解答】
金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故图中A是金星。
故选A。
12.【答案】A【解析】
【分析】恒星HD 162826质量比太阳大15%左右,也就是说这是太阳的大哥.它距离太阳的距离大约是110光年,相对来说这个距离还比较近,星等是6.7等,位于武仙座方向。本题考查学生对编号为“HD?162826”的恒星的认识。【解答】天文学家们对每一颗恒星的大气化学成分进行精确地测量;要想被确认为太阳的“兄弟”,这颗恒星在大约46亿年之前的位置必须与太阳当时的位置相切合,但与此同时这颗恒星的年龄也必须是与太阳相同的,另外它的化学成分丰度,如铁,硅,氧和其他重元素的丰度都应当是相接近的,但恒星HD 162826质量比太阳大15%左右;因此被确定为太阳的孪生“兄弟”的编号为“HD?162826”的恒星具有BCD三个特点;可见上述四个答案中只有A是错误的。故选A。
13.【答案】(1)丁
(2)日食
(3)不会?? 从地球上观察金星的视面积比太阳的视面积小很多,无法将太阳全遮住?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了光源和光的传播,难度不大,认真分析即可。
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解答此题要明确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太阳、金星和地球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金星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解答】
(1)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图2中金星的位置应在太阳与地球的中间,即丁处;
(2)“金星凌日”现象发生的原理与日食相似;
(3)从地球上观察金星的视面积比太阳的视面积小很多,无法将太阳全遮住,不会出现日全食或月全食。
故答案为:(1)丁;(2)日食;(3)不会?? 从地球上观察金星的视面积比太阳的视面积小很多,无法将太阳全遮住。
14.【答案】(1)聚变?
(2)氦原子核?
(3)原恒星? 红巨星? 白矮星?
(4)从主序星到红巨星阶段时密度先变小,从红巨星到白矮星阶段密度变大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太阳的概况。
(1)由题意可知,地球只接受了太阳辐射能的二十二亿分之一,就使地面温暖,万物生长。地球接受的辐射能来自太阳中的核聚变反应。
(2)由题意可知,太阳内部进行的核反应可用文字表示为:4个质子→1个氦原子核+2个正电子,并释放出大量能量。
(3)由题意可知,太阳演化过程中经历的几个阶段为星云→原恒星→主序星(成年期太阳)→红巨星→白矮星_→黑矮星。
(4)太阳从现在演化到最终,经历的几个阶段相比,其密度的变化情况大致是从主序星到红巨星阶段时密度先变小,从红巨星到白矮星阶段密度变大。
故答案为:(1)聚变;(2)氦原子核;(3)原恒星? 红巨星? 白矮星;(4)从主序星到红巨星阶段时密度先变小,从红巨星到白矮星阶段密度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