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探索宇宙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4.7 探索宇宙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3-04 08:1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7 探索宇宙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除开始瞬间外,在演化至今的大部分时间内,宇宙都是膨胀的。若标志宇宙大小的宇宙半径R和宇宙年龄t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AB为直线,BC为向上弯曲的曲线,则()
A. AB和BC均说明宇宙在匀速膨胀 B. AB和BC均说明宇宙在加速膨胀 C. AB说明宇宙在匀速膨胀,BC说明宇宙在加速膨胀 D. AB说明宇宙在匀速膨胀,BC说明宇宙在减速膨胀
2018年3月14日,斯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岁,他的骨灰被安放在伦敦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内,与牛顿和达尔文为邻。霍金等现代科学家研究发现,宇宙是()
A. 静止的 B. 由星系构成的 C. 在不断收缩 D. 不会膨胀的
按照物质世界主要物体的大致尺度从小到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原子核、夸克、原子、分子、生物体、地球、太阳系、银河系 B. 原子核、夸克、原子、分子、生物体、地球、银河系、太阳系 C. 夸克、原子核、原子、分子、生物体、地球、银河系、太阳系 D. 夸克、原子核、原子、分子、生物体、地球、太阳系、银河系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 物理学家汤姆生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 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带正电的物体得到了质子 D.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体系,太阳属于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
一颗恒星的寿命取决于它的质量,其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①质量大的恒星寿命较短②质量小的恒星寿命较短③太阳的寿命约为 10亿年④太阳的寿命约为100亿年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下列关于超新星爆发后的推理,错误的是()。
A. 超新星爆发时产生的能量十分巨大,约是其主序星阶段所释放的能量总和 B. 超新星爆发后产生的星际物质会引发新一轮的恒星 C. 超新星爆发后会导致宇宙中生命物质的产生 D. 超新星爆发后中心塌缩产生密度巨大而体积很小的星核
下列关于宇宙的认识,错误的是()。
A.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 宇宙是无边的、膨胀的 C.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行星之一 D. 宇宙是由大量不同层次的星系构成的
20世纪20年代,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为光谱“红移”。这一现象说明宇宙在膨胀,即别的星系与我们()。
A. 逐渐靠近 B. 逐渐远离 C. 距离不变 D. 无法判断
关于宇宙起源,根据大多数宇宙科学家的认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37亿年的一次大爆炸
②大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的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
③大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④随着大爆炸后宇宙的膨胀,宇宙温度逐渐下降,逐步形成超星系团、星系团、星系及恒星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④ D. ①②③④
黑洞这个天体的命名,是为了说明()
A. 黑洞是存在于宇宙中的一个无底洞 B. 黑洞这种天体因密度和引力大得惊人,以致任何物质,甚至光线都无法逃脱它的吸引 C. 黑洞中没有任何物质 D. 黑洞是所有恒星的最后归宿
下列选项中,属于恒星的不同发展阶段的是()
A. 红巨星 B. 超新星 C. 黑洞 D. 以上选项都是
根据科学家预测,大恒星的演变过程为()
A. 大恒星—红巨星—中子星—黑洞 B. 大恒星—中子星—超红巨星—超新星 C. 大恒星—超红巨星—超新星—中子星或黑洞 D. 大恒星—超新星—超红巨星—中子星或黑洞
二、解答题
如图所示为公元2世纪时期古希腊某科学家对宇宙体系的认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的宇宙模型的中心天体是________,提出该宇宙模型科学家是古希腊的________,他提出的学说叫作“________”。
(2)该学说后来被波兰天文学家________提出的“________”所推翻。
资料: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圆了中国人遨游太空的千年梦想,杨利伟成为中国太空第一人。发射时用三级火箭,当飞船进入轨道运行,轨道上没有空气(气压为零),据实验数据可知,此处加热水37℃就可沸腾。飞船向阳面温度达100℃以上,而背阳面却在-100℃以下。完成任务后,飞船返回大气层,与大气摩擦温度可达2000℃以上,足以熔化任何金属。
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解决或解释下列几个问题。
(1)如何将大量的氢气、氧气装入体积较小的第三级火箭中,保证有足够的动力,并用分子观点解释。
(2)如何调节飞船向阳面和背阳面的巨大温差,以保证飞船正常运行?
(3)飞船可以不密封吗?宇航员的宇航服除了保暖和供氧外,还必须做到怎样才能保护宇航员的生命活动?(从上述资料中参考)
(4)飞船表面装有的特殊材料起什么作用,才不会在大气层烧毁,安全回归?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分析】 解答本题应掌握:宇宙大爆炸理论的内容。宇宙大爆炸仅仅是一种学说,是根据天文观测研究后得到的一种设想,大约在150亿年前,宇宙所有的物质都高度密集在一点,有着极高的温度,我们称之为“原始火球”,“原始火球”不稳定,因而发生了巨大的爆炸。大爆炸以后,物质开始向外大膨胀,就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宇宙。 宇宙大爆炸是现在科学家解释宇宙形成中最合理的一种理论,其中谱线红移现象是最有力的证明。 【解答】 由宇宙半径R和宇宙年龄t图可知,图中AB说明宇宙在匀速膨胀,BC说明宇宙在加速膨胀,故C说法正确,ABD说法错误。 故选C。
2.【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宇宙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题. 【解答】 解:宇宙是由星系组成的,比如太阳系、银河系等. ?故选B.
3.【答案】D 【解析】
【分析】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弄清楚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构成,是一道基础题,比较简单。 【解答】 夸克组成质子,质子和中子组成原子核,电子和原子核构成原子,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生物体,地球上有很多的生物体和其它物质,地球又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的一个星系。 故选D。
4.【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但是难度不是很大,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A、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其中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故A错误; B、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提出类似“西瓜”的原子模型,故B错误; C、摩擦起电的过程是电子转移的过程,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故C错误;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我们看到的太阳只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故D正确。
故选D。
5.【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恒星的概况。由图可知,质量大的恒星寿命较短,太阳的寿命约为100亿年,②③错,①④对。
故选C。
6.【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超新星爆发后的推理。由题意可知,超新星爆发时产生的能量十分巨大,约是其主序星阶段所释放的能量总和,超新星爆发后产生的星际物质会引发新一轮的恒星,超新星爆发后中心塌缩产生密度巨大而体积很小的星核,ABD对;超新星爆发与宇宙中生物物质的产生关系不大,C错。
故选C。
7.【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对宇宙的认识。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A符合题意。?宇宙是无边的、膨胀的,由大量不同层次的星系构成的,BD不符合题意。地球是太阳系中的行星之一 ,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星系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可知,哈勃的发现告诉我们,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即别的星系与我们逐渐远离,B对,ACD错。
故选B。
9.【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宇宙的起源。由题意可知,根据大多数宇宙科学家的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37亿年的一次大爆炸,大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的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大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随着大爆炸后宇宙的膨胀,宇宙温度逐渐下降,逐步形成超星系团、星系团、星系及恒星,①②③④对。
故选D。
10.【答案】B 【解析】
.黑洞这种天体因密度和引力大得惊人,以致任何物质,甚至光线都无法逃脱它的吸引,故称为黑洞。
故选B。
11.【答案】D 【解析】
恒星的演化大体可分为如下阶段:主序星前期、主序星、红巨星、超新星、白矮星和黑洞。
故选D。
12.【答案】C 【解析】
大恒星的演变过程是大恒星—超红巨星—超新星—中子星或黑洞。
故选C。
13.【答案】(1)地球? 托勒密? 地心说?
(2)哥白尼? 日心说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宇宙的概况。
(1)由图可知,图示的宇宙模型的中心天体是地球,提出该宇宙模型科学家是古希腊的托勒密,他提出的学说叫作“地心说”。
(2)“地心说”后来被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所推翻。
故答案为:(1)地球? 托勒密? 地心说;(2)哥白尼? 日心说。
14.【答案】(1)低温高压,缩小体积,使氧分子和氢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小即液化?? (2)利用冰箱的下作原理,向阳面冷却剂汽化吸热,经压缩机送到背阳面液化放热,平衡飞船内温度? (3)不可以;维持地球上的一个大气压,否则血液沸腾,血管爆裂 (4)高温下会熔化、汽化,吸收大量的热,降低飞船的表面温度 【解析】
【分析】 本题结合宇宙飞船考查了分子运动轮、热传递、气压、物态变化等方面的知识,注重了物理和科技的联系,属于中考考查的热点。 【解答】 (1)气体分子间间隙较大,通过降温加压使氢气、氧气液化,节约空间;低温高压,缩小体积,使氧分子和氢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小即液化 ; (2)利用冰箱的下作原理,向阳面冷却剂汽化吸热,经压缩机送到背阳面液化放热,平衡飞船内温度,使卫星个部分均匀受热; (3)飞船在轨道上运行时,外界气压为0,人的内部气压不变,如果飞船不密封,宇航员又不穿宇航服,维持地球上的一个大气压,否则血液沸腾,血管爆裂,所以宇航员的宇航服除了保暖和供氧外,还必须抗压; (4)飞船表面涂有一层高分子固体材料,这些材料在高温下会熔化、汽化,吸收大量的热,降低飞船的表面温度,能够防止飞船在高温下烧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