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21世纪教育网
课标: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知识梳理:
1、 商业的发展概貌
1、 商朝_______和_________已经产生.
1、 周朝实行_____________
1、 春秋战国时期___________成为商人的主体,并形成了许多著名__________
1、 隋唐:商业空前繁荣,原因:【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 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1、 宋代:出现世界最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兴盛.
1、 元代:__________更加广泛流通,商业发展进入一个新高峰.
1、 明清时,商业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特点:
【1】___________兴起.【2】_________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3】农产品进入_______【4】经济作物普遍种植,成为___________
【5】_________在流通中广泛使用.【6】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并形成_______
1、 城市的繁荣
1、 地位:_________是社会的中心,商业繁荣与之相联系.
1、 繁荣表现:
【1】 自周秦到唐代: ※管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布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代至明清: ※管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布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能:经济功能增强.表现:A 唐宋海上贸易使_______城市繁荣.B 明清时兴起大批______________市镇.
三、重农抑商政策
1、实行的原因:
【1】商业的_________性及商人____________性大.
【2】与战国时期强调__________,加强____________的取向发生矛盾.
2、发展历程:
【1】战国时期____________思想出现.
【2】汉初.汉高祖乃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严禁商人________土地.
【3】中唐重农抑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对____________的鼓励以及___________的实行,使商人地位得以提高.
【4】明清时期强化____________政策.
※表现:A 对商业发展并不采取_________政策,对_________进行盘剥.
B 明代禁止民间____________,清初_________更严.
※后果:A 并不能完全遏制_________的发展.
B 阻碍了__________的成长,导致中国被甩在世界________潮流之后.
1、 评价:
【1】 积极:在封建社会初期有利于确立和稳定小农经济,促进经济的发展。
【1】 消极:A 强化自然经济,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B 在封建社会末期,严重束缚了新的经济因素即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是近代中国落伍的根源。21世纪教育网
随堂练习:
1、韩非认为商人乃“邦之蠧也”(蠧,蛀虫),以下史料反映的思想与之不同的是
A.“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 B.“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
C.“重租税以困辱之” D.“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2.春秋战国时期,卫国商人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反映了
A.各国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B.商人与国君矛盾尖锐
C.商人社会地位优越 D.私商的崛起显示了强大实力
3.右图为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仔细阅读上面文字。(提示,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从该“印记”中我们可以推断①该针铺属于私营手工作坊 ②针铺经营者具有较强品牌意识 ③该“印记”具有商标广告作用 ④官营手工业重视产品质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刺绣文不如倚门市”这句话表明西汉
A.丝织业衰退 B.商业繁荣
C.商人社会地位降低 D.工商业发达
5.(2007海南)唐朝政府规定,凡不是州治.县治的地方,禁止设置商品交易市场。这表明
A.乡村地区没有设置市场的必要 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 唯一场所
C. 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 D.州治、县冶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
6.明朝冯梦龙在《三言两拍》里有很多关于社会现象的描写,其中有这么一段话:杨八志(陕西商人)与李氏商议道:“我年近三旬,读书不就,家事日渐消乏。祖上原在闽、广为商,我欲凑些资本,买办货物,往漳州商贩,图几分利息,以为赡家之资,不知娘子意下如何?”该材料反映了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八股取士扼杀人才
C.重农抑商的社会风气 D.长途贩运发展
7.假如你为一部以唐玄宗时期为历史背景的古装电影担任历史顾问,你认为以下情节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项是
A.富商凭借棉布生意一次赚了上万两白银 B.市场上大宗交易都使用交子
C.富商的屋内摆放着一件精美的青花瓷 D.长安城里有很多的外国商人
8.张籍的《贾客乐》:“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逄缗眠独迟。”姚合《庄居野行》:“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唐人的这些诗句,反映
A.唐朝出现盛世局面 B.唐朝的商业繁荣与发展
C.政府鼓励商业的发展 D.金钱至上的社会道德风尚
9.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反映的信息不包括
A.长安城商业发展范围扩大 B.长安城内的夜市非常繁华
C.住宅区内出现了商业活动 D.唐政府设立了新的商业区
10假如你是一位宋代商人,在经商中可能遇到的情况是
A.贩卖斗彩和五彩瓷 B.玉米等大量农产品进入市场
C.在开封城中见到整齐划一的东、西二市 D.在四川地区使用纸币
11.唐诗《夜看扬州市》:“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犹自笙歌彻晓闻。”从诗句中能捕捉到的信息是( )
A.扬州的草市在当时很繁荣 B.扬州的夜市是当时商业发展的一个特点
C.扬州出现了私人经营的邸店 D.扬州成为唐朝时期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