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似数》课件(1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近似数》课件(15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3-04 18:2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结合生活中的事例,经历认识近似数和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描述事物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
会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能根据给出的近似数,选择合适的答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咱们三年级一共有308名学生,我们经常说三年级有300多人,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用一个与准确数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来描述一些事物。
例如:
(1)某中学有学生2904名,有时说,这个中学有学生大约3000名。
(2)某小学有学生1260名,有时说,这个小学有学生大约1300名。(二)探究新知 ①说一说
上题中数据表述的共同点在哪里?
你能总结出来吗?(二)探究新知 ①说一说
我发现:所有的数据都是一个估算值。你发现了吗?(二)探究新知 ①说一说
下面图片中数据的表述方法和上题一样吗?(二)探究新知 ②练一练
用合适的近似数来描述下列数据。(二)探究新知 ②练一练(答案)
用合适的近似数来描述下列数据。
3700 230(二)探究新知 ②练一练
填空。(二)探究新知 ②练一练(答案)
填空。
2200 4900(二)探究新知 ③想一想
你能总结出刚刚数据表述的共同性吗?
你能清晰的说明近似数的概念吗?(二)探究新知 ④总结
认识近似数
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用一个与准确数据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来描述一些事物,如:(二)探究新知 ④总结
认识近似数
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用一个与准确数据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来描述一些事物,如:(二)探究新知 ④总结
认识近似数
其中,≈叫做约等号,读作“约等于”。课后小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请同学们叙述本节的概念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