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9课 欧洲宗教改革 预 习 学 案
21世纪教育网
【课标要求】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
难点:宗教改革的实质
【预习学案】
1、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1、 背景
(1)天主教会在中世纪的西欧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表现)
①社会生活
从 到 ,人人都是天主教徒,人们从出生到去世,每一件事情都
②经济上
天主教会是西欧 ,占有全国土地的 ,甚至更多。
③政治上
天主教会建立了等级森严的 , 高高在上,下面有 、 、 、 等。由于当时各国 ,天主教会成为
(2)14、15世纪,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制度逐渐 , 逐渐产生,天主教会不仅不能 ,反而
(3)教会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从西欧各国 ,许多教士和僧侣 ,天主教会将反对他的人斥为 ,并建立了
(4)、 是天主教世界中受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宗教改革前夕,德国处于 的状态,罗马教廷利用德国的分裂,把他当做重要的收刮对象,人们称德国为
(5)、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6)、导火线: ,马丁路德在教堂的大门上贴出 ,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2、内容
(1)、路德宣称,人之得救,完全在于 ,只要 ,就可以被上帝称为 ,于是信徒就不再是罪人,就得救了,这就是著名的 的思想。
(2)、普通天主教徒与教士 ,全体信徒皆 。
(3)、路德指出,信仰的唯一根据是 ,而不是
(4)、路德简化了天主教 ,并主张
3、作用
①冲击了
②促进了德国民族语言的发展
③宗教改革运动迅猛发展
④出现了新的基督教教派
二、加尔文宗教改革
1、内容
(1)反对 认为 的权威至高无上,主张
(2)把信仰得救解释为
(3)主张简化 ,规定神职人员由 产生
(4)还制定了严格的
(5)加尔文把日内瓦改造成
2、影响
加尔文创立的 ,教义更加符合 的利益,教会组织相当
因此很快便传播到 、 、 等国家
三、英国王权与天主教会的决裂
1、背景
(1)英国早在宗教改革之前就形成了
(2)英王 建立起
2、内容
亨利八世
(1)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 ,规定 为英国教会唯一的至高无上的首脑,拥有 的一切权力, 无权干涉
(2)同时还宣布保留
(3)亨利八世下令 ,没收 ,勒令
影响:严重削弱了 ,同时大大增强了
伊丽莎白一世
(1)重申 ,要求所有
(2)通过了 ,标榜 ,把 定为信仰的唯一标准
3、影响
改革后的英国民族教会称 。英国宗教改革是依靠
发动的,保留了较多的 。
1、 天主教会的应对措施
1、 天主教会革除内部弊端,停止出售赎罪券,惩治贪污腐化,加强对神职人员的监督
2、 教义方面,天主教会对新教寸步不让,召开宗教会议,宣布所有的新教都是异端,天主教会的信条和仪式完全正确
3、 加强了宗教裁判所的活动,加紧打击异端
4、 耶稣会是天主教会中反宗教改革活动的最重要的工具。
2、 宗教宽容
1、1555年,德国君主签署 ,规定 。这是欧洲第一个
2、1598年,法国国王颁布了 ,宣布 为法国国教,同时在法国全境有 。在基督教国家中第一次
六、宗教改革的影响
沉重打击了 ,极大的解放了 ,为
扫清了道路,为 创造了条件。
同时, 与 愈演愈烈。但是,双方最终不得不作出妥协,承认
。人们逐渐认识到,信仰问题是不能靠 解决的。当然,实现彻底的宗教宽容,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21世纪教育网
【达标练习】
1.宗教改革最早开始于
A.德国 B.法国 C.英国 D.瑞士
2.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A.反对天主教会垄断宗教事务的斗争 B. 西欧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C.西欧封建主集团夺取宗教权力的斗争D. 关于天主教会的教义、制度和仪式的变革
3.以下关于马丁·路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提倡“因信称义”
B.认为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
C.翻译《圣经》使用的语言,逐渐成为德国的标准语言
D.规定神职人员由信徒选举产生
4.16世纪英国国王推行宗教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 巩固和加强王权 B. 适应资产阶级需要
C. 改变天主教会的教义、制度和仪式 D. 夺取教会的财产
5.以下不属于《至尊法案》内容的有
A.英王是英国教会至高无上的首脑 B.保留天主教的基本教义和仪式
C.没收修道院的土地和财产 D.把《圣经》定为信仰的唯一标准
6.对英法两国宗教改革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都发生在16世纪 B.都反对罗马教皇的控制
C.都确立了新教的国教地位 D.英国自上而下改革,法国发生长期宗教战争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谁若杀害了父母、兄弟、姐妹、妻子霍其他任何一个亲属,只要交纳5-7枚金币,便可洗净罪恶了。 ──摘自赎罪券价目表
材料二 “当钱投入钱柜里叮叮作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受财的欲望,而不是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基督教的正道。”
材料三: 加尔文是瑞士宗教改革家……他废除主教制,代之以共和式的长老制;简化宗教仪式;鼓励经商致富,宣称做官执政、蓄有私产、袋钱取利同担任教士职务一样,均可视为受命于上帝。加尔文的神学思想在许多方面与路德相同,如强调圣经是基督教信仰的惟一根据和权威;主张因信称义等。
──摘自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学参考资料
材料四: “……解散修道院,没收修道院的土地和财产……男女修士还俗……”
————摘自《至尊法案》
(1)据材料一说明教皇兜售赎罪券的真正目的是什么?(2分)
(2)材料二当出自路德何时何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阐述了什么观点?代表当时哪些人的利益?其实质是什么?(8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加尔文与路德主张的相同点有哪些?加尔文比路德更为激进的主张是什么?(8分)
(4)据材料四,亨利八世为什么这么做?(2分)
高考资源网
参考答案
1、A 2、B 3、D 4、A 5、D 6、C
7、(1)搜刮财富。
(2)1517年,《九十五条论纲》;观点:反驳了赎罪券的功效,指出信徒得救,既不靠教皇,也不靠圣礼和善功,只能靠终生悔改。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实质是反对天主教会、反封建;
(3)都主张信仰得救,都否定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加尔文激进的地方: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规定神职人员由信徒选举产生。
(4)削弱英国教会的实力,改善政府财政状况,加强王权。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