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4《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学案(岳麓版选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2.4《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学案(岳麓版选修1)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7-23 14:1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历史:2.4《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学案(岳麓版选修1)
(原创)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宁召荣
21世纪教育网
【课程标准】
1.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2.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预习学案】
一.变法的前夕(背景)
1.秦国落后东方诸国(在 、 、 都落后)
2.秦孝公图治(前362年),下达《求贤令》,商鞅投秦
3.论战立信
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两次实行变法。
二.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
1.政治上:
(1)废除 ,奖励 。
①内容:设立20个等级的 制度,各级爵位都有一定的 特权。规定:没有 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 的爵位;立有军功的 ,按其 授予官爵;按照爵位的高低,可以享受各种政治、经济特权。
②作用:军功爵制 ,提高了 ;打击了贵族的特权,树立 的政治、经济优势。
(2)建立 ,强化 。
①内容:取代西周的分封制,国君 任免官员。
②作用:使从 到 的政治、经济、军事权力集中于 ,强化了

(3)颁行法律,以法治国。
①内容:轻罪重刑
②评价:能够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程度上起到对百姓的威慑作用,能强化人民的 意识,保证变法彻底执行的作用;但是措施过于严苛,罚不当罪,势必会引起社会的不满,导致社会的不安定。
(4)在乡里和军队中实行 ,严密控制人民。
目的:为了加强管理和控制,切实有效地行使政府的权力。
2.经济上:
(1)废除 ,奖励 。
①内容:承认私人占有土地的 ,允许 土地。
免除徭役以奖励耕织
②评价:正式废除了井田制,推动了 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人们的 ,稳定国家财政,增加国家实力。
(2)统一 ,抑制商业发展。
3.文化上:焚烧诗书,申明法令。
4.风俗上:革除戎狄旧俗,禁止成家后的父子兄弟同室而居。
三.变法的结果、特点与评价
1.结果:商鞅虽死,秦法未亡;
【秦法未废除的原因】
(1)改革符合地主阶级的愿望,新法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
(2)“商鞅之法“已经深入民心,人人遵守。
(3)变法非常彻底,秦国社会已经沿着变法的轨道向前发展而无法逆转。
2.特点:“农战”、“法治”;
3.评价:
(1)积极作用:变法以法律形式确认了土地私有制,为秦国农业带来生机;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使其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总之,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 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不但沉重打击了旧贵族,发展了地主经济,增强了国力,同时也壮大了军事力量,稳定了统治秩序,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2)局限性:变法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另外,变法也未与旧制度、旧文化、旧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达标练习】
1.“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变法的哪些内容?( )
①废井田制度,确立土地私有制 ②奖励军功 ③重农抑商 ④建立县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史记 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族多怨望”。这主要是由于商鞅变法( )
A.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奖励军功授爵位和田宅 D.“燔诗书而明法令”
3.商鞅变法之所以遭到旧贵族的强烈反对,是由于( )
①变法触动旧贵族的利益和特权 ②秦孝公死去,变法失去政治支持 ③变法自身有一些局限性 ④变法也加重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4.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死,秦法未败”,其主要原因是( )
A.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支持
B.变法顺序了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的必然趋势
C.变法没有遭到旧贵族旧势力的强烈反对
D.变法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21世纪教育网
14.商鞅变法的最大意义在于( )
A.冲击了旧贵族旧势力 B.建立了新兴地主阶级专政
C.为秦统一中国奠定基础 D.废除了奴隶制生产关系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夫秦卒与山东之卒也,犹孟贲与怯夫也;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也;夫战孟贲乌获之士,以攻不服之弱国,无以异于堕千军之重,集于鸟卵之上,必无幸矣。”
——《战国策·韩策一》
材料二 :商君相秦十午,宗室贵戚多怨望者。……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材料一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这一现象对后世影响如何?
【达标练习答案】
1.A 2.C 3.D 4.B 5.C
6.【答案】(1)说明问题:商鞅变法实行军功爵制,把官爵和军功结合起来,增强了士兵作战的勇气,大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建立什伍组织又保证了国家的兵源。
影响:为秦灭六国,统一全国提供了军事保障。
(2)原因:变法触及了旧贵族的势力,遭到其反对;秦孝公死后,变法失去了强有力的支持者。认识:改革既要除旧布新,就会触及旧贵族和特权者的既得利益;在改革的道路上荆棘丛生,障碍重重。改革家不仅需要远见卓识,而且需要无私无畏。
【解析】对于第一问,出现“夫秦卒与山东之卒也,犹孟贲与怯夫也” 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商鞅变法的军事措施得力,即军功爵制的实行,把官爵和军功结合起来。对于第二问,要出商鞅悲剧中挖掘出认识,认识到任何一次改革都触动守旧势力,都会阻力重重,作为改革家要有牺牲精神。
高考资源网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