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03 15:4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成就
挫折
1.什么是社会主义?
①社会公有制
②按劳分配
③消除阶级斗争
④无产阶级领导
2.为什么要探索?
①新中国成立时属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新民主主义国家,即过渡时期。
②新中国初期依旧是落后的农业国。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
一、一五计划的概况
背景:①工农业生产遭到破坏,物资紧缺,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
原因?
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国民政府的搜刮
多年战争的破坏
全国总产量 人均占有量
国民收入 358亿元 66元
粮食 1.1亿吨 209公斤
钢 15.8万吨 0.29公斤
国民党逃跑时掠走的金银 黄金 277万两
白银 1520万元
美钞 1537万元
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表
②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各项指标均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
一、一五计划的概况
说明了什么问题?
背景:
【制定一五计划的基础】
产品 1952年产量 比1949年增加 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
粮 1.639亿吨 49% 9.3%
棉 130.4万吨 193% 53%
钢 135万吨 754% 46.2%
煤 6649万吨 105% 7.4%
发电 72.6亿千瓦时 68.1% 21.9%
原油 44万吨 272%
建国初期的经济情况
【制定一五计划的迫切要求】
一、一五计划的概况
③我国工业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远不如印度。
背景:
人均 中国
1952年产量 印度
1950年产量 美国
1950年产量
钢产量 2.37公斤 4公斤 538.3公斤
发电量 2.76千瓦 10.9千瓦 2949千瓦
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1953- 1957年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一、一五计划的概况
时间:
基本任务:
为什么要优先
发展重工业呢??
“一五计划”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呢?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毛泽东
①当时中国的工业基础太薄弱。
“一五计划”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呢?
材料二:斯大林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斯大林选集》下卷
①当时中国的工业基础太薄弱。
③受苏联发展的影响。
②我国必须加强国防,以抵御外来侵略。
结束:
一、一五计划的概况
一五计划期间取得哪些具体成就?
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建设指标,都大幅超额完成,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
成就:
工业方面
交通运输方面
工业基地方面
品种 1957年产量 比1952年增长
粮 1.95亿吨 19%
棉 164万吨 26%
钢 535万吨 296%
煤 1.3亿吨 96%
原油 146万吨 235%
建设成就
(1)工业成就
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鞍钢场景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长春一汽生产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2)交通成就
①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
鹰厦铁路(1957年通车)
宝成铁路(1956年通车)
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新藏公路
川藏公路
青藏公路
③1957年,长江大桥建成
东北基地: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
大型轧钢厂
沿海基地
西北基地:
新藏、青藏、
川藏公路、宝成铁路
(3)工业基地的形成
华北基地
意义: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探究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时间 :1954年9月
2.地点 :北京
人民代表步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场
3.内容
(1)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规定: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以
确定: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政府组成: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表决票样
(1954年)
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1954年9月15日)
宪法明确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民主原则,从法律上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方向,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意义 :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纪念邮票
在天安门广场欢庆宪法颁布的人民
课堂小结
第一个五年计划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随堂训练
1.“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
秋冬入眼来。”这幅春联描述了我国“一五”
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这两项成就是
(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②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④大庆油田建成 2-1-c-n-j-y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A
2.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任务是( )
A.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农业和商业
B.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农业和商业
C.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D.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
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D
3.1954年9月,王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
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他亲历
的活动是( )www.21-cn-jy.com
A.听取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B.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C.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D.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
鞍山大型轧钢厂
武汉长江大桥
为什么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重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东北是老工业基地;资源丰富;靠近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