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帝国的兴亡

文档属性

名称 秦帝国的兴亡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7-14 07:0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历史说课秦帝国的兴亡一、说教材分析(一)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内容是第三单元《大一统帝国与多民族融合》中的重点课。课本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内容为“秦始皇”,主要突出秦始皇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第二部分内容为“揭竿而起”,主要突出秦末农民起义。其中,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对后世影响深远,为本课重点。强大的秦朝最终被推翻,学生难以理解,故为本课难点。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秦始皇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但巩固和加强了秦朝的统治,而且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这套制度在中国基本沿用了2000多年,并不断加以发展和完善。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民族统一等产生了深远影响。所以本课在初一历史教材中是一个难点,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说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指导思想的要求,我对本课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作如下设定:1、知识与能力(1)知道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理解统一措施对维护国家安全、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2)知道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大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理解秦的暴政引发农民大起义。一、说教材分析2、过程与方法(1)通过思考与讨论,让学生分析及理解秦始皇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响
(2)通过分析及知识的拓展,理解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3)通过探究活动与学习,培养学生按照“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原则,搜集、整理史料,思考并解决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地图的比较及问题的思考,理解秦的统一符合历史潮流(2)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秦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认同其对中国历史产生的积极意义。
(3)秦的暴政导致了农民起义,使学生理解巩固统一,发展社会经济与残暴统治,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辨证关系。
(4)对于统治者而言,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一、说教材分析(三)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教学难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二、说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一学生,他们天真活泼、好动好奇好问,喜欢直观有趣的历史故事,理性思维弱,感性思维强,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呈现出单一和绝对的特点;知识方面,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已经或多或少的了解了秦始皇及秦朝的事例,对学生理解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有一定帮助,学习兴趣会很高。并且乐于参与教学,善于想象,有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联系现实生活,通过收集资料、观察图片、情景模拟、体验交流等环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让他们在体验中感知历史、认识历史。三、说教学流程
(包含教法和学法)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实现教师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发挥学生和教师双主体作用,因此,我采用以教师指导,促进为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授本课。整个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和课上两部分完成。
三、说教学流程 (包含教法和学法)(一)课前准备过程(主要为课上部分做准备)
1、提前一周下发活动预案,根据本课内容合理安排拓展,精心布置分成两个主题(1)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响(2)秦朝的暴政及影响
2、学生分组:以学生的兴趣,经验和个性特长为依据,在自愿基础上选择同一探究题目的学生组成一组,合作研究。每组设组长,由组长分工.
3、注意事项:教师在活动预案下发的同时引导学生预习基础知识,特别要强调学科间的渗透和整合。例如,语文方面的相关古诗词“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等;数学方面,对度量衡的古今计算;政治方面:民族关系。
4、提供教学资源: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可供参考学习探究的教学资源。如:视频《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历史人物》。书籍:《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史话》、《中国少儿百科全书》、《秦汉史》、《史记》。相关网站:秦兵马俑、历史风云、历史图片等等。
5、成果审核:经过分析、讨论、归纳、整合资料,形成对问题的认识,每个活动小组上交一份作业, 送至老师处审核。三、 说 教 学 流程1、歌曲导入、创设情景
2、师生互动、成果展示
(1)动动脑
(2)小故事分析
(3)古今度量衡对比
(4)思维、情感对对碰
(5)小故事大比拼
(6)短剧表演
(7)人物评价
3、拓展延伸、留有余味1、战国七雄是哪七雄?
2、为什么是秦灭六国?
请思考商鞅变法经济发展军事实力加强国富兵强奠定了
统一基础秦王扫六合,
虎势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今陕西咸阳)。
秦灭六国的顺序:
韩、赵、魏、楚、燕、齐
一、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②中央三公九卿制。③地方郡县制。丞相、太尉、
御史大夫
1、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
2、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皇帝最高统治者太尉丞相御史大夫郡守县令中央政府地方政权中央集权制度(行政)(军事)(监察)故事:战国时,有个秦国人在国内做了一条长裙。她去齐国旅游的时候又叫齐国的裁缝做同样尺寸的裙子,取货时发现:竟然是超短裙!付款时裁缝又拒收她的圆形货币而要她付刀币。请问:
1、变超短裙是不 是 裁缝偷工减料?
2、为什么裁缝只要刀币而不要圆形货币?度:长度单位量:容积单位衡:重量单位统一度量衡度---计算物品长度的单位。秦一尺约今为23.1cm
量---测量物品容积的单位。秦一升约今为202ml
衡---测量物体轻重的单位。秦一斤约为今250g
有人说秦将军高八尺,那么他大约多高?8*23.1=184.8cm统一文字(“马” 、“安”字为例)小篆修驰道直道、统一车轨辽东临洮试判断下列两段材料对修筑长城的评价是否一致?并简要说明理由.“秦皇筑长城,乃为万世利。连山绝谷势蜿蜒,雄图自足制中外。
——清、杨鸾
”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唐、胡曾暴露有灰层的“焚书”灰堆遗迹焚书坑儒焚书坑儒 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 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你怎样看焚书坑儒?沉重的赋税、徭役、兵役阿房宫遗址阿房,阿房,亡始皇。
——秦朝民谣阿房宫复原图刑罚严酷秦二世昏庸残暴陈胜吴广起义1、经过:起义军攻下了陈,建立了张楚 政权。2、结果:起义失败,但是,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的打击了秦的暴政。西楚霸王 项羽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楚汉战争你知道关于刘邦、项羽的哪些成语故事?破釜沉舟、暗渡陈仓、四面楚歌、约法三章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结果: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
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刘邦就是汉高祖。 学完本课后,你觉得历史上的秦始皇和你印象中的秦始皇一样吗?他们有没有差别?为什么会这样?探究学习
同学们,学完了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秦统一的基本情况,也认识了在统一后,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他的统治。但在这里,我们是否可以作这样一个假设:假如当时在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并没有马上着手这一系列的改革,或者说,当时他还是继续在马上奔波,打天下,使秦朝的疆域继续扩大,那么你能设想出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场面发生?那如果不改革,国内建设没有紧跟上来的话,对于秦朝的发展会是更好还是更糟?为什么?谈谈你的看法。如果你是一位古代王朝的国君,你会如何治理国家?四、说特色1、充分运用多媒体,注重培养学生“动脑、动嘴、动手”能力,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既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历史学科综合能力。
2、在师生探究式学习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3、注重加强历史学科与数学、语文、政治等学科的有机渗透,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创新意识。谢谢各位辛勤的评委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