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夜莺的歌声你听,从树林深处传来了声声鸟鸣,那是夜莺动人的歌声。是夜莺在呼朋唤友、卖弄歌喉吗?不是。那是一个机智的少年在向游击队员们传递信息。让我们在夜莺的歌声中来认识一下这位小英雄吧!初读感知背景资料苏联卫国战争
指苏联人民为反对法西斯德国及其欧洲和亚洲的盟国而进行的正义战争。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然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在以斯大林为首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卫国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了新的阶段。1941年10月,德军大举进犯莫斯科。12月苏军发动反攻,次年1月取得莫斯科会战的胜利。1942年夏,德军又集中主力进攻斯大林格勒。11月9日,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展开反攻,1943年2月2日全歼德军主力,从根本上扭转了卫国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局。1945年5月,苏军攻克柏林,迫使德国无条件投降。滚动 roll毁坏 destroy生难字字词整合
多音字 钉dìng(钉扣子)dīng(钉子)运用:爸爸正往墙上钉(dìng)钉(dīng)子。
同音字 mì秘密 茂密甜蜜 蜂蜜运用:我们穿过茂密的树林,来到了小河旁。
我的童年中有许多甜蜜的记忆。夜莺:一种叫声清脆宛转的鸟,体态玲珑,多鸣于月夜,故名夜莺。
空旷:地方开阔,没有树木、建筑物等。
耷拉:下垂。
沉寂:非常安静,一点声音也没有。
凝神:精神高度集中。
兴致勃勃:兴致,兴趣。 宛转:声音抑扬动听。
月亮升得老高,把银色的光辉洒向( )而( )的大地。月亮感觉真孤单啊——小鸟回巢休息了,小花( )着脑袋睡着了,小松鼠也一定做着香甜的美梦了。突然,月亮听到了一阵宛转的歌声,忽远忽近,她( )听着,嘴角弯弯,微笑了。哦,原来是她的好朋友夜莺在用歌声向她道晚安呢!
重难点词语耷拉凝神空旷沉寂轻蔑 轻视
同:二者都有“瞧不起”的意思。
异:“轻蔑”的语意比“轻视”重,多用于对人,也可用于对事物,书面语和口语中都常用。
填一填:
1.方志敏( )地看了敌人一眼。
2.有些同学( )劳动,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近义辨析轻视轻蔑 沉寂——寂静 继续——持续
信心——信念 轻蔑——轻视
沉寂——喧闹 继续——中断 简单——复杂
轻蔑——尊敬 兴致勃勃——兴味索然近义词反义词让我们一起聆听课文吧《夜莺的歌声》以( )为线索,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地同敌人周旋,用( )学鸟鸣,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课文充分表现了“小夜莺”的( )精神。口哨夜莺的歌声整体感知中心思想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
赏析:这两句话表面是在描写夜莺的歌声,但联系上下文可知这里还有其他的意义。“停了一会儿”“新的劲头唱起来”说明机警的“小夜莺”已发觉敌人,经过思考,他决定主动接近敌人,把敌人引入游击队的埋伏圈,消灭敌人。特殊语句一、用歌声引诱敌人,带敌人进入树林。(1~24)
二、从歌声中了解敌情,做好准备。(25~34)
三、游击队员歼灭德国兵。(35)
四、小“夜莺”投入新的战斗。(36~37)段落大意结构图示夜莺的歌声吹奏敌人游击队员小夜莺收到巧妙周旋歼灭
1.第③段中,对孩子的穿着进行描写有何用意?
孩子的衣服是绿色的,跟树叶差不多,所以钻进树林就不易被发现,便于隐蔽。这为下文他把敌人引入游击队的包围圈后顺利摆脱敌人埋下了伏笔。再读课文2.第⑦段中,“快活”一词反映了什么?
“快活”即快乐、活泼,是小孩子的性格特点。在这里反映了“小夜莺”在敌人面前表现出的超乎寻常的镇静、坦然。孩子在凶恶的敌人面前依然“快活”,表现得如此镇定自如,他的胆量可见一斑。3.如何理解第12~15段中“小夜莺”的回答?
这是“小夜莺”在回答敌人盘问时,说的几句一语双关的话。乍一听,纯属小孩儿天真的话语,把自己当作小动物。“小夜莺”正是凭借自己天真的话,在敌人不易觉察中戏弄、谩骂敌人,“麻雀、乌鸦、猫头鹰、野兽”都指的是敌人。这些话语体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和对敌人的憎恨。4.第21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环境描写。
“森林越来越密”“弯弯曲曲的小路”“密密”“杂草丛生”“长满古松”表明孩子已经把敌人从大道带进了偏僻的山间,这样有利于打伏击,为下文战斗的打响做铺垫。
5.第23段中,孩子为什么要这样答非所问呢?
如果说前面“小夜莺”的回答还多少带一点“实答”的话,“小夜莺”这里的回答全然是“虚答”,答非所问。他把两个完全不沾边的东西扯到了一起。“小夜莺”这样回答,是为了使敌人完全相信自己。前面敌人多少还有点疑虑,有点警觉,这里敌人只认为“小夜莺”是个什么都不懂的顽皮的孩子,所以“就不再问了”。6.第34段中为什么说“那歌声已经没有什么新鲜的意思了”?
这句话含蓄地告诉我们:游击队已经从“夜莺的歌声”中完全掌握了敌人的兵力情况,并做好了充分的战斗准备。文章是如何体现“小夜莺”的特点的?
文中第一部分重点叙述了“小夜莺”的答话和动作,“小夜莺”的答话虚实相间,颇有童味,加上“小夜莺”一系列顽皮的动作,使敌人相信了他。“小夜莺”机智、勇敢的特点在这些言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精读课文想一想分析:“小夜莺”是如何巧妙地和敌人周旋,为游击队传送情报的?
“小夜莺”一方面利用自己孩子的身份和“天真”的回答让敌人放松警惕,消除了敌人对自己的怀疑,将敌人顺利带入埋伏圈;另一方面,“小夜莺”巧妙地用鸟叫为游击队传递情报,使游击队员得以全歼敌人。第36段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这段话照应了文章的开头,结构上使文章首尾呼应,浑然一体。同时还告诉我们文中叙述的故事并不是一次偶然的巧遇。
“小夜莺”在村口放哨是他的职责,以夜莺的歌声传递信息则是他和敌人进行斗争的特殊方式。这样过了几分钟,德国兵在松树林后边出现了。夜莺还是兴致勃勃地唱着,但是对藏在寂静森林里的人们来说,那歌声已经没有什么新鲜的意思了。讨论“小夜莺”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少年。他天真活泼,还带点顽皮,面对德国法西斯强盗,他大智若愚,把敌人引进了游击队的埋伏圈。他的机智勇敢和爱国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我们要向可爱的“小夜莺”学习。互动反馈心灵感悟我的感悟:
小夜莺的机智和勇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地印象,同时,他的爱国主义精神让我们为之感动。我们要像小夜莺一样,做一个热爱自己祖国的少年。森林越来越密。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树林,穿过杂草丛生的空地,又爬上了长满古松的小山。
这两句话是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地位和行动、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等都具有重要作用。仿写描写环境的句子
示例:
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的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仿写训练有关鸟的诗句
·空庭朝下鹊,密树晚鸣蝉。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连村多绿树,终日啭黄鹂。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语言积累缩写句子。
1.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
2.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3.被冲锋枪打伤的德国兵一个跟一个地倒下。
歌声打破了沉寂。树弯着腰。随堂练习德国兵倒下。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