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复习回顾
1、一五计划的执行时间?
2、一五年计划优先发展的对象是什么?
3、一五年计划在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方面分别取得哪些成就?
4、一五年计划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5、一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在民主法治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是什么?
(时间、制宪机关、性质及地位)算一算当时3亿农民,要分7亿亩土地和 297万头耕畜,人均可分得耕地多少亩?多少人可分得一头耕畜?7÷3≈2.3(亩)297万 ÷3 亿 ≈ 0.001(头/人)答:人均可分得耕地2.3亩,约1000人可分得一头耕畜。
土改后的问题:土地买卖,农民因各种原因被迫出卖分得的土地;少数农民卷入租佃关系;高利贷重新出现,月息5%—10%,债主全部是中农。
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财产被没收,但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的过程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财产没收显然有失公允,可不没收,他们又存在剥削,显然与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不相吻合。怎么办?
第5课
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 公有制【学习目标】1、识记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以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和政策。 2.知道三大改造的结果和缺点。 3.能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 4.认识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中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学习重点】 三大改造的形式
【学习难点】 三大改造的实质
第一关自学检测 展示自我1、三大改造的起止时间_________________;三大改造指的是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改造。
1953年——1956年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2.三大改造中对农业改造的原因 。
3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
成果: ______年底占全国农民总数96.3%约1.18亿户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影响生
产发展,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4.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__________________ 成果:____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5.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形式:_________政策:__________成果: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6公私合营和平赎买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6、三大改造的意义:到1956年底基本上完成了对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____制转变为__________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______阶段。
7、三大改造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私有社会主义公有初级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第二关合作探究,智慧共享 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想一想
三大改造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课文交待了改造过程当中的弊端,请你设想一下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怎么解决呢?第三关 拓展延伸 一位老人在去世前将三个儿子叫到身边,让他们每人把一根筷子折断。三个儿子都很轻松地做到了。然后,老人把三根筷子捆在一起,让三个儿子再试试。这次,三个儿子都未能折断。从上面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故事中的寓意和土改后农民经营方式的改变有没有相同之处?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农业实现合作化后,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1956年,毛泽东在看农民写给他的丰收报喜信. 1956年北京人民庆祝公私合营.公私合营 所谓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全行业的公司合营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司合营,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年息为5%,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天津市青年资本家宣誓积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乐松生向毛泽东送喜报。第四关 总结提升请尝试用知识网络图总结三
大
改
造社
会
主
义
制
度
基
本
确
立1956年底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农 业手 工 业资本主义
工商 业合 作 社公私合营
赎买政策1)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3)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近现代史上,社会性质发生过哪三次变化?
1.时间:____年至____年
2.内容:国家对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
3.形式:农业_____。
手工业_____。
资本主义工商业____。政策是____。
4.实质:把_____转化为_____。
5.意义:实现了_____的任务。
我国初步建立起____,从此,进入____。
6.不足:存在___,___,___等缺点。强化记忆三
大
改
造1.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学习目标:1.知道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五关 巩固强化2.希望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要完成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调查报告,准备今年6月访问一位经历过“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民,最适合的是( )
A.林大爷(78岁) B.谢伯伯(52岁)
C.田大叔(46岁) D.杜阿姨(38岁)学习目标:1.知道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3.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土地( )
A.从农民所有转变为集体所有
B.从国有转变为农民所有
C.从集体所有转变为国家所有
D.从集体所有转变为农民私有学习目标:1.知道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4.有人问一位被称为“纺织大王”的资本家为什么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时候,他说:“是的,我是一个资本家,但是我首先是一个中国人。”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改造”指的是( )
A.对农业的改造 B.对手工业的改造
C.对养殖业的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学习目标:2.知道什么是公私合营5.陈云在一届人大上发言时说:“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改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次。”陈云所说的这种和平方法是( )
A.开展土地改革 B.建立生产合作社
C.制定一五计划 D.实行赎买政策学习目标:2.知道什么是公私合营6.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 )
A.1949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6年学习目标:2.知道什么是公私合营9.右图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
发展历程示意图。图中A、B、C
三处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正确的
是( )
A.鸦片战争 辛亥革命 新中国成立
B.洋务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大改造完成
C.洋务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 人民公社化运动
D.甲午中日战争 辛亥革命 土地改革完成 学习目标:2.知道什么是公私合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