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1专题一第2课教学案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统治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必修1专题一第2课教学案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统治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7-23 14:2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高一历史教学案  第二节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统治
班级: 姓名: 学号:
内容标准: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特点。
【知识结构】 灭六国,统一天下
背景:秦的统一  北击匈奴,夺回河套
统一岭南和西南夷
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皇帝制度——至高无上
中央: 三公九卿制
(专制主义中央   朝议制度
集权制度的建立)  建立: 地方: 废分封,行郡县
思想文化专制:颁布挟书律、焚书令
【基础知识回顾】
(一)、“六王毕,四海一”
1、“六王毕”: 前230-前221年,秦始皇相继攻灭东方六国, 意义:结束了数百年的割据混战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
秦实现统一的条件有哪些?①商鞅变法侠秦国国力增强;②灵活运用“远交近攻”的对外战略;③人民渴望统一,顺应中国历史统一的必然趋势; ④秦始皇个人的雄才大略;根本条件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四海一” 21世纪教育网
秦始皇开拓疆域的措施:
①、北方:打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修筑“直道”;筑长城
②、南方:修灵渠,南征百越,统一岭南地区,置郡县。——岭南地区开始归属中央
③、西南:将“西南夷”纳入版图  ——西南夷地区开始归属中央
意义: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诸侯混战局面;②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③对周边地区施行政治控制,不仅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的形成。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一)目的:巩固政权和国家的统一。
(二)措施:1、确立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度:
皇权独尊: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确立“皇帝”称号;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
皇帝至上: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皇位世袭:“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2、中央官僚机构:
①中央设置三公九卿: 三公:A、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为“百官之长”。B、御使大夫:“掌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C、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事务,但秦始皇实际并未任命太尉在,而是自掌军权。
九卿:指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和少府这九个部门的长官。了解他们的职能:如“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 ——《史记·秦始皇本纪》 问:你认为谁最有可能向始皇告密?
秦朝三公九卿制的特点:三公之间分工明确,互相牵制,大权最后集中在皇帝手中。
三公九卿制度对秦朝的影响:
A、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以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成为皇帝裁决的依据。
B、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可以减少君主专制制度下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
C、但是秦始皇晚年,推行极端的君主专制,朝廷大臣参与议政的制度遭到破坏。
②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三公九卿” 分工严密,各司其职,而又互相牵制,任何人无法独揽大权,最终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保证皇权不至旁落。
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将作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
3、朝议制度:“朝议”是在君主专制的前提下,中央丞相、御史大夫等讨论军国大事以供皇帝作为参考的形式。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是在君主专制下减少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但其作用是有限的,主要取决于皇帝的个人素质。
4、颁布焚书令、挟书律。 评价:根本目的是加强思想专制,巩固中央集权①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加强集权 ②钳制了人的思想,破坏了古代文化 ③是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④是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
5、秦朝的地方行政体制:废分封制,行郡县制。
(1) 郡→县(道)→乡→里→亭。
(2)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郡设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兵事)、监御史(负责监察)。
(3)县隶属于郡。设置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同级地方行政机构称为道。
(3)县级以下有乡里两级基层地方行政机构,还有负责地方治安的“亭”。
(4)特点和意义:A、郡县制的设置形成了中央直接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B、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C、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5)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
分封制 郡县制
划分标准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以地域为划分基础
与中央关系 诸侯有一定的独立性,封位世袭 直属中央,官员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影响 地方容易出现割据 地方服从中央,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重点难点】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条件和影响
条件:(1)思想来源——法家思想的形成和传播;(2)实践条件——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实力,并证明法家思想的可行性;(3)经济根源——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私有制的形成;(4)政治前提——秦王赢政灭六国,实现了国家统一。
影响:A、对秦朝影响:①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②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经济;③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④中央集权的使用失度,引起暴政,导致秦朝的灭亡。
B、对后世影响:  具有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经历代封建王朝的调整与补充,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的主要政治制度。
C、中央集权对今天我国政治改革有何启发?
坚持中央集权领导 ,但必须发扬民主集中制,防止个人独裁专断。充分发挥中央集体领导的政府效能,加大改革开发的力度和经济的发展。发扬民主政治、加强法制建设、以法治国、体恤民情、人文关怀。
【典型例题】21世纪教育网
1.下列是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阅图后回答问题。
中央     地方
皇 御史大夫 奉常、郎中令 郡守 县令 乡 里
丞相 宗正、太仆 郡监 县丞
帝 太尉 卫尉等九卿 郡尉 县尉
请回答:
(1)依据示意图,概括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中权力的集中方向。(2)根据示意图和所学知识,概括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中存在的矛盾。(3)根据所学知识,归纳中央集权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优缺点。
参考答案:(1)地方权力向中央集中;中央权力向皇帝集中;最终皇帝掌握全国一切大权。
(2)中央集权制度中存在皇帝与中央官员间矛盾、中央与地方间矛盾、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间矛盾(或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中央机构中存在中央官员间矛盾;地方机构中存在各地方官间矛盾、上下级间矛盾、官员与平民间矛盾等。
(3)优点:A、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B、加强全国范围内的经济文化等的交流;C、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一般能够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发展;D、遇有自然灾害,可以调动全国人力和物力救灾、减灾;E、能够迅速增强国力等。
缺点:A、把全国的权力掌握在一个人手中,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容易造成中央决策失误,导致全国范围的大灾难;B、权力的过分集中也容易形成暴政;C、不利于调动中央、地方等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等。
2、简答题:为巩固秦朝的统治,秦始皇进行了哪些政治改革?说明西周和秦朝对地方统治的主要不同。
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自称皇帝,建立皇帝制度;建立和完善中央行政机构;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度。  不同:西周在地方实行分封制,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
【强化巩固】
1、废除分封,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 )
A.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     B.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C.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     D.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
2、下关于赢政定“皇帝”称号不正确的是( )
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     B.表明赢政要效法古代有道明君
C.是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然结果   D.体现了专制主义倾向
3、分封制相比,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
A.皇位时代相传,以稳固“家天下”的基础  B.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皇帝掌握从中央地方的人事大权      D.为提高威权而神化皇权
4、秦始皇在中央机构中设太尉一职,但只是虚设其位,并未任命任何人担任,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皇帝掌握全国政务,加强中央集权 B.皇帝直接控制全国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
C.缺乏可委以此重任的优秀人才     D.秦朝短命而亡,未及任命
5、秦朝时期,郡的监御使主要负责( )
A.收取赋税 B.征发兵役 C.管理军事 D.监察郡守
6、秦朝的郡县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制度,其依据主要在于(  )
A.郡县长官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   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
7、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
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8、秦始皇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三公,其直接目的是( )
A.确立皇权至高无上  B.削弱地方势力 C.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D.防止大臣专权
9、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指
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   B.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
C.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最基本的原则  D.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
10、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
11、秦朝时期,郡的监御史主要负责 ( )
A、收取赋税 B、征发兵役 C、管理军事   D、监察郡守21世纪教育网
12、秦朝郡县制适应封建集权政治的需要,最主要是在于 ( )
A、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B、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 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不得世袭
14、秦朝的下列措施能否定商周时期“世卿世禄”制度的是 ( )
①郡县制 ②三公九卿制 ③皇位继承制 ④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A、①②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秦朝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 ( )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皇帝任免
16、推行郡县制有利于巩固秦朝的统一,是因为这一制度 ( )
A、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B、提高了政令执行的效率
C、便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D、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
17、秦朝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的主要意义是 ( )
A、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 B、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C、巩固了统一,维护了社会的安定 D、促进了封建经济的繁荣
18、秦朝监理国家监察事务的中央官职是 (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廷尉高考资源网
19秦始皇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组成中央政权机构,其直接意图是 ( )
A、确立皇权至高无上 B、将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 C、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D、防止大臣专权自恣
答 案
1-5 ABBBD 6-10 DADDB 11-15 ADBAD 16-20 CCBC
16、 (1)根本职能: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2)主要特点:法律严密,规定广泛;体现了法家思想,刑罚严酷残暴。
(3)它是秦王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维护了新兴的封建生产关系,这具有历史进步性;但秦律过于残酷,使阶级矛盾不断激化,造成秦朝很快灭亡。 www.
结束了长期分裂
扩大了统一规模
标志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多元一体)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巩固。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