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1.1《孔子和老子》复习学案(岳麓版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1.1《孔子和老子》复习学案(岳麓版必修3)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7-23 14:3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一单元复习(学案)
第1课 孔子和老子
编者:邬德发(深圳市高级中学皇御苑学校历史高级教师)
△课标要求:1、了解孔子 2、知道老子
一、孔子
1、孔子的历史地位:他是春秋时期的 家、 家、 家,是 学派的创始人
2、孔子思想的核心: 和
所谓“仁”, 就是“ ” ,它要求统治者体察 ,反对 和任意 , 它要求人们“己所不欲, ”等,这有利于调整 关系和稳定社会 ,建立 社会。
孔子主张 “克己复礼”, 所谓“礼”,就是西周的 制度,这体现了孔子政治思想中 的一面
3、孔子的政治主张:为政以 ,要求统治者爱惜 ,用 “ ” 教化百姓。
4、孔子对待鬼神的态度(天命观): ,把探讨和解决 人世间 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
教育对象:“ ”
4、孔子的教育思想 教学方法:“ ”
学习方法:
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 ,缓和
5、孔子思想的影响 在当时未被统治者 和
后来被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
“ ”是万物的本原
朴素的 思想
政治主张:“ ”
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 的人
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属于孔子思想内容的是 ( )
① “仁者,爱人” ② “无为而治” ③ “兼爱” ④ “克己复礼”
A ①②④ B ①④ C ①③ D ①②
2、下列言论,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 ( )
A 以爱人之心和谐社会与调解人际关系 B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C 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D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3、下列对孔子的“仁”和德政的理解,正确的是 ( )
①主张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②具有古典人道主义性质
③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④维护奴隶制,反对社会变革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4、“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 )
A 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 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 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 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5、下列孔子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是 ( )
A “仁”和“礼” B “仁”和“德治” C “克己复礼” D “忠恕”之道
6、孔子“正名”主张的主要内容是 ( )
A 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
B 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以求得人民的拥护,使其统治名正言顺
C 要求东周统治者承认强大的诸侯国的霸主地位,使它们号令诸侯名正言顺
D 给世间万物确定稳定的名号
7、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表明他提倡 ( )
A 启发诱导 B 有教无类 C 因材施教 D 诲人不倦
8、以下观点不属于老子主张的是 ( )
A “无为而治” B “守静” C “忠恕”之道 D “天法道,道法自然”
9、《老子》中记载:“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段话体现了老子的 ( )
A 辩证法思 B “无为而治”的思想
C “天法道,道法自然” 的思想 D 以柔克刚的思想
10、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精华部分是 ( )
A 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B 小国寡民的理想 C 唯物主义思想 D 朴素辩证法思想
二、非选择题:
1、结合孔子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试分析其政治思想的积极性与保守性。
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
①其“仁”的思想包括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暴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对抑制统治者的暴政,缓和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的作用,对现代所提倡的人本理念也具有借鉴作用。
②其“礼”的思想,意在“克己复礼”,维护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具有保守性。
2、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哲学辞典》中称颂孔子:“我全神贯注的读了他的这些著作,我从中汲取了精华……”有西方学者直接认为“孔子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守护神。”孔子思想不仅是法国大革命的动因,更成为西方“平等、仁慈、博爱”观的源泉。在这里孔子的哪些思想令西方思想家如此痴迷?
①“仁者爱人” ②“为政以德”
第一单元复习(学案)
第1课 孔子和老子
△课标要求:1、了解孔子 2、知道老子
一、孔子
1、孔子的历史地位:他是春秋时期的 思想 家、 政治 家、 教育 家,是 儒家 学派的创始人
2、孔子思想的核心: 仁 和 礼
所谓“仁”, 就是 “仁者爱人” ,它要求统治者体察 民情 ,反对 苛政 和任意 刑杀 , 它要求人们“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等,这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和稳定社会秩序,建立和谐社会。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 所谓“礼”,就是西周的 等级名分 制度,这体现了孔子政治思想中 保守 的一面
3、孔子的政治主张:为政以 德 ,要求统治者爱惜 民力 ,用 “德” 教化百姓。
4、孔子对待鬼神的态度(天命观):敬鬼神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 人世间 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
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 ”
4、孔子的教育思想 教学方法: “ 因材施教 ”
学习方法: 实事求是, 反复复习, 学思结合等
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 暴政 ,缓和 阶级矛盾
5、孔子思想的影响 在当时未被统治者 重视 和 采纳
后来被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 主流
“ 道 ”是万物的本原
朴素的 辩证法 思想
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 ”
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 宇宙本源 的人
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属于孔子思想内容的是 (B)
① “仁者,爱人” ② “无为而治” ③ “兼爱” ④ “克己复礼”
A ①②④ B ①④ C ①③ D ①②
2、下列言论,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 (A)
A 以爱人之心和谐社会与调解人际关系 B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C 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D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3、下列对孔子的“仁”和德政的理解,正确的是(C)
①主张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②具有古典人道主义性质
③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④维护奴隶制,反对社会变革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4、“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B)
A 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 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 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 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5、下列孔子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是 (B)
A“仁”和“礼” B“仁”和“德治”
C“克己复礼” D “忠恕”之道
6、孔子“正名”主张的主要内容是 (A)
A 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
B 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以求得人民的拥护,使其统治名正言顺
C 要求东周统治者承认强大的诸侯国的霸主地位,使它们号令诸侯名正言顺
D 给世间万物确定稳定的名号
7、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表明他提倡 (C)
A 启发诱导 B 有教无类 C 因材施教 D 诲人不倦
8、以下观点不属于老子主张的是 (C)
A“无为而治” B“守静” C“忠恕”之道 D“天法道,道法自然”
9、《老子》中记载:“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段话体现了老子的 (A)
A 辩证法思 B “无为而治”的思想
C “天法道,道法自然” 的思想 D 以柔克刚的思想
10、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精华部分是 ( )
A 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B 小国寡民的理想 C 唯物主义思想 D 朴素辩证法思想
二、问答题:
1、结合孔子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试分析其政治思想的积极性与保守性。
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
①其“仁”的思想包括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暴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对抑制统治者的暴政,缓和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的作用,对现代所提倡的人本理念也具有借鉴作用。
②其“礼”的思想,意在“克己复礼”,维护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具有保守性。
2、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哲学辞典》中称颂孔子:“我全神贯注的读了他的这些著作,我从中汲取了精华……”有西方学者直接认为“孔子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守护神。”孔子思想不仅是法国大革命的动因,更成为西方“平等、仁慈、博爱”观的源泉。在这里孔子的哪些思想令西方思想家如此痴迷?
①“仁者爱人” ②“为政以德”
哲学思想
思想主张
二、老子
历史地位
哲学思想
思想主张
二、老子
历史地位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