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0课 鸦片战争
预习学案
[课标要求]
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2、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南京条约》、《天津条约》,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难点:两次鸦片战争的的背景、失败原因和影响。
[自主探究]
一、鸦片战争
(一)爆发原因
1、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和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表格。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对比表:
中 国 英国
总体状况 危机四伏 高速发展
具体表现 经济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财政困难 完成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高速发展,疯狂争夺世界市场
政治 强化 ,政治腐败 确立了
军事 军备废弛 船坚炮利
外交 殖民扩张
思想 愚昧无知 思想解放
2、请结合教材回答: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那些危害?
面对鸦片肆虐,清政府的态度是如何变化的?
虎门销烟的原因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请同学思考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二)鸦片战争的过程(请同学们结合自己整理)
(三)鸦片战争的结果《南京条约》(把握其特点、内容)
(四)鸦片战争的影响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原因:(1)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
2、经过:
3、结果:清政府被迫再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4、影响:
讲授学案
[重难探究]
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年,柏金汉(英国资产阶级代表)公开演说:“中国有庞大的人口,其人富有积极的消费的性格,如果把那个国家的市场开放给自由贸易商人,则英国货物在那个市场上的销量将比其余全部世界的总销量还要大。”
(1)市场”、货物“销量”对英国资产阶级意味着什么?你从中得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由于鸦片的进口而“漏银”,“以中国有用之财,填 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日复一年,年复一年,臣不知伊于胡底。”
——引自黄爵滋的奏疏
材料三 从吸食者来说。“其初不过纨绔子弟,习为浮靡”,“嗣后上自官府缙绅,下至工商优隶,以及妇女、僧尼、道士、随在吸食,置办烟具,为市日中。”
——引自黄爵滋的奏疏
(2)请结合材料分析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二、中英两国之间的鸦片战争,英国远道而来,中国在本土作战,请结合教材53页解析与探究回答为什么中国战败?
(1)客观原因:
(2)主观原因:
(3)根本原因:
(4)主要教训:
三、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
比较项目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战争原因
战争性质
战争过程 主要侵略国家
侵略时间
侵略范围 主要在长江以南沿海
战争危害和影响 领土破坏 割香港岛
主权丧失 主权开始丧失
与世界市场的关系 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社会影响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开始觉醒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加深,请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兴起洋务运动
[拓展延伸]
清代鸦片战争时期有人作有这样的谣谚:“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人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三三里。我所闻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从上面的谣谚看,鸦片战争时期,人们对毒品已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为什么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毒品仍有一定的市场 我们应当怎样做
[课堂小结]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较快 -----------对外侵略扩张 ------------扩大侵略权益
(中国封建制度腐朽衰败)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检测学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鸦片战争前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卖给中国的主要商品是呢绒、棉布等,中国卖给英国的主要商品是茶叶、生丝和药材等。主要表明 ( )
A. 中国物产十分丰富 B. 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C.中英两国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 D. 中英两国经济互补
2、下列各项最能反映出“大皇帝君临万国,恩被四海,无论内地外夷均系大皇帝百姓”这段话含义的是( )
A.清朝统治者愚昧无知 C.清朝对外实行开放政策
B.清朝中国势力遍及世界各地 D.统治者依旧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
3.中国近代开始查禁烟毒的主要原因是( )
A.烟毒严重伤害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 B.鸦片走私造成中国关税损失巨大
C.鸦片走私威胁的到清政府的统治 D.鸦片影响国防力量的稳定
4、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在(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最大影响是( )
A.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开始发生变化
D.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变化
6、鸦片战争对中国而言是正义的战争,但却是英国获胜。从历史发展趋势的角度来看,这主要表明( )
A.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新兴的资本主义
B.综合国力的强弱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条件
C.战争性质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D.战争的结果是与作战方针有直接的联系
7、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位于最北和最南的是( )
A.烟台、淡水 B.营口、琼州
C.营口、汕头 D.天津、淡水
8、 “这次战争的结果之一是通商口岸的开辟,由东南沿海到整个沿海,由整个沿海深入内地。”这次战争是指(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马克思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B.以战争作为主要侵略手段
C.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D.增开商埠,扩大商品的输出
10、下列现象不是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
A.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
B.列强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个省
C.部分中国人产生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主张
D.中国各阶层人士展开了不同形式的救亡图存斗争
二、材料解析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输入中国鸦片数量激增情况统计:1799年为4000多箱;1820年~1824年7889箱;1825年~1829年为125476箱;1830年~1834年煤为20331箱;1835年~1837年25445箱;1838年~1839年为40200箱。
材料二 中英贸易情况简表
年代 中国商品出口总额(元) 英国商品出口总额(元) 鸦片走私总额(元)
1821 14 757 132 13 693 213 2 235 780
1823 17 814 260 10 119 655 12 185 100
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对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激增情况阅读,谈谈鸦片战争前出现这种现象的历史根源。
(2)、根据材料二,你认为19世纪初期,在中英正当的贸易中,两国各处于什么状况?鸦片走私在中英贸易中起了什么作用?
(3)、从中你获得的认识是什么?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迨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集》
材料二 凌青(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联合国大使,林则徐的后人)1990年讲话:……一百五十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 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全国禁毒展览漫画读本》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林则徐上书中,认为鸦片有哪些危害?
(2)结合生活中的有关知识回答鸦片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3)材料二中“光辉的一幕”指哪一历史事件?
(4)材料三的图表说明什么?面对这种状况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做?
参考答案
讲授学案:
一、(1)高额的利润;根本原因是世界资本主义向外扩张,开拓殖民地和海外市场。
(2)白银大量的外流,给清政府带来财政危机;吏治腐败;军队战斗力低下;危害人的身心。
二、(1)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鸦片战争时,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处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生产力发达,制度先进,军备优良,战争准备充分。
(2)主观原因:清王朝的腐朽落后。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军备废弛、经济落后等。
(3)根本原因: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社会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4)主要教训:封闭所以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必须思变,思变才能崛起。
三、
比较项目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战争原因 都是为打开中国市场
战争性质 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战争过程 主要侵略国家 英国 英、法
侵略时间 1840-1842 1856-1860
侵略范围 主要在长江以南沿海 从沿海一直到内地
战争危害和影响 领土破坏 割香港岛 割九龙司
主权丧失 主权开始丧失 主权进一步丧失失
与世界市场的关系 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进一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社会影响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开始觉醒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加深,请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兴起洋务运动
检测学案:
1-5 CDCAB 6-10 ABACD
11. (1)、正当中国清朝衰落之时,经过工业革命发展的英国正处于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为了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英国利用有毒的鸦片作为武器掠夺中国的白银。(2)、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英国处于入超地位。改变了中英正当贸易的状况。中国自出超变为入超;使中国白银外流、银贵钱贱,引起了一系列社会矛盾的变化。(3)、英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而选用了鸦片贸易,鸦片战争是英国蓄谋已久的罪恶战争,同时证明了“落后就要挨打”是一条历史的真理。
12.(1)鸦片对吸食者个人有害,更重要的是危及清王朝的统治。
(2)鸦片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含有大量的吗啡和尼古丁,毒性很大,久吸上瘾且不易戒除。它可使人体力衰竭,精力消耗,意志萎靡,以至丧失生命。
(3)“光辉的一幕”指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4)近年吸毒人员呈上升趋势。面对这种状况,社会各界都要关心支持禁毒事业,我们青少年应当“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同时作为一名合格公民有义务检举、揭发违法犯罪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