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静夜思人教(部编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静夜思人教(部编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3-03 20:4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课时教案
学段:小学 学科:语文 年级(册)一 年级下册
课题
8.静夜思
主备人
授课教师
备课组
成员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授课时间
学习内容
8.静夜思
二次备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9个生字,会写“思、床”等7个生字,认识新偏旁“匕”。
过程与方法: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诗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
重 点
运用多种方式识字、记字;把古诗读正确、流利,并背诵下来。
教学
难 点
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教法
朗读教学法
学法
读中感悟,讨论、交流相结合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课前预习
借助拼音读古诗,画出生字。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看谁最聪明。
2.多媒体课件出示: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谜底:月亮)
三环六步学案
二次备课




一、明确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思、床”等7个生字,认识新偏旁“匕”。
2.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诗文。
3.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二、自主学习
1、学生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记住生字的读音,要读出感情。(读几遍后教师检查,指名读) 2.出示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3.学生认真听朗读录音,用心感受古诗的美。
4、交流识字方法。
三、小组研讨
1.小组学习讨论:说一说有哪几个字是自己认识的,不认识的的字借助拼音自学,并读读自制生字卡片,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互教互学。
2.指名学生一句一句读诗文。注意正音,指导读好 “ 床、 光、望、乡”的后鼻音。
3.同桌互相读一读,争取人人把诗文读准、读顺。
4.这些字都会读了,古诗是不是也能读正确呢?
(1)指名读古诗,其他学生认真听,准备给同学正音。
(2)读后正音。
四、质疑点拨:
朗读古诗,了解大意
1.读古诗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停顿)
2.出示画有停顿符号的诗句,让学生在书上标一标。
3.师范读,学生练读。
4.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小组讨论交流,
5.相机理解“霜”:你在哪儿见过霜?
6.师范读诗文,想想此时你似乎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7.听古诗,谈感受。
五、 总结归纳
《静夜思》这首诗,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
六、检测达标
1.说说加点字的意思。
(1)“举头望明月”中“举”的意思是:提出( )兴起( )抬起( )
(2)“低头思故乡”中“思”的意思是:想办法( )思念( )希望( )
七、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背诵《静夜思》。
扩展备课
搜集关于思念家乡的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