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集体备课课时教案
学段:小学 学科:语文 年级(册)一 年级下册
课题
10.端午粽
主备人
授课教师
备课组
成员
课型
新授
课时
2
授课时间
学习内容
10.端午粽
二次备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13个生字,会写“午、节、叶、米”四个生字,认识“立”“米”“矢”等偏旁。
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认读13个生字,会写“午、节、叶、米”四个生字,认识“立”“米”“矢”等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
教 学
重 点
识记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 学
难 点
了解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
教法
引导教学法
学法
自读自悟,质疑、解疑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课前预习
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导
入
新
课
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课件展示端午节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
(1)师生共同欣赏视频,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气氛。
(2)导问:说一说在端午节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里,人们都会做什么。
三环六步学案
二次备课
学
习
过
程
一、明确目标
1、认读生字,学会正确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自主学习
1、要求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2、要求学生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圈画出生字。
三、小组研讨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画上“○”,生词画上“”,看看哪些同学把课文读得又快又好!
2.检查生字、生词认读情况。
(1)师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2)师出示生词卡片认读。
3.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这几个自然段写了有关粽子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呢?
4.学生自读课文。
四、质疑点拨:
指导学生书写生字——真。
(1)观察生字结构,总结书写规律,学习书写。
(2)巧记生字:笔画中横最多,中间三横才封口。
五、 总结归纳:
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认识了哪些生字宝宝?
六、检测达标
1.选择正确的读音。
端(dān duān) 午(wú wǔ)
粽(zònɡ zhònɡ)
2.我会口头组两个词。
端 ( )( )
粽 ( )( )
七、作业
1、书写生字
2、朗读课文
扩展备课
词语模仿秀。
又黏又甜
又 又
又 又
板书设计
19.我会写生字笔顺。
真:
分:
豆:
第二课时
导
入
新
课
认读词语
开火车读课文。
三环六步学案
二次备课
学
习
过
程
一、明确目标
体会四季的变化和特点,了解小蜗牛爬的慢的特点。
二、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小组研讨
(一)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呢?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把不会读的词和句子用“~~~”划出来。
2.全班交流词句的正音。
3.师教读,指名“小老师”带读。
4.讨论交流:这一段写了有关端午粽的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5.回答交流。
(1)指名读第3自然段。
(2)指名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3)练习用“除了……还有……”说话。
2.学习第4自然段。
(1)启发谈话:人们端午节吃粽子为了什么呢?
四、质疑点拨:
外婆包的粽子花样很多,结合课文说一说外婆包的粽子有哪些种类。
五、总结归纳:
每年端午节我们都会吃粽子,今天通过学习《端午粽》,我们不仅“品尝”了美味香甜的端午粽,还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每当我们吃美味香甜的粽子时,不要忘记缅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六、检测达标:
我会填表示颜色的词。
的糯米 的枣
的苹果 的梨
的桃花 的竹叶
七、作业:认真完成课后作业。
扩展备课
回忆自己家端午节包了什么粽子,谁包的,用的什么原料,味道如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