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池县2008—2009学年度下期八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川教版)
(全卷共6页,满分100分,90分钟完卷)
题号 一 二 总分 总分人
题分 50 50 100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1、 单项选择:答案填在下表对应处(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 )1.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标志是
A.《共同纲领》的通过 B.新中国的成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公布 D.土地改革的完成
( )2.解放初期,率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朝鲜军民一道抗击美国侵略的司令员是
A.彭德怀 B.朱德 C.周恩来 D.邓小平
( )3.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化三改造”。“三改造”是为了
A.实现公私合营 B.建立合作社 C.建立人民公社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 )4.1958年党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左”的错误严重泛滥,其主要表现是
①高指标 ②瞎指挥 ③浮夸风 ④共产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 )5.文化大革命中,为后来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的是
A.九一三事件 B.四五运动 C.二月抗争 D.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 )6.下列各项,属于右图所示会议公报内容的是
A.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C.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 )7.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是
A.坚持改革开放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经济建设为重心 D.坚持党的领导
( )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其核心是
A.民主集中制 B.解放思想 C.实事求是 D.改革开放
( )9.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实行的经济方针是
A.以市场经济为主的政策 B.单一的国有经济为主的政策
C.以计划经济为主的政策 D.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政策
( )10.下表反映了安徽凤阳县粮食生产三年跨了三大步,这种变化来自于
年 代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粮食产量 5.02亿公斤 6.7亿公斤 7.15亿公斤
A.乡镇企业的发展 B.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
C.人民公社制度的实行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11.下表是1979年—1997年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年增长率的比较,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被誉为“世界经济的奇迹”,造成这种“奇迹”的主要原因是
国 家 美 国 英 国 法 国 德 国 意大利 日 本 中 国
增长率 2.5 2.1 2.0 2.2 2.1 2.9 9.8
A.新中国的成立 B.改革开放
C.人民公社制度的实行 D.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 )12.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点是
A.发展高科技术 B.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
C.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 D.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边疆稳定
( )13.我国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
A.《共同纲领》 B.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14.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经历了四次重要的会议,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 )15.新中国成立后,为使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事务,实行的是
A.修建青藏铁路 B.放宽政策,搞活经济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扶持少数民族摆脱贫困致富
( )16.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成功解决了港澳问题,对台湾的政策不同于港澳地区的是
A.设立特别行政区 B.社会经济制度长期不变
C.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利 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 )17.右图香港问题的形成和解决,说明
A.《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仍然有效
B.中英《联合申明》宣布1997年中国对香港行使主权
C.“一国两制”的重大国策
D.维护主权是否完整的根本,取决于综合国力的是否强大
( )18.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
国的合法席位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国际地位提高
B.我国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增强
C.中美建立了外交关系
D.第三世界国家和其它主持正义国家的支持
( )19.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提出了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一国两制 D.独立的、不结盟的、全方位的和平外交政策
( )20.我国为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重大举措是
A.改革开放 B.加入WTO
C.申办29届奥运会成功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21.高科技“863”计划的实施,我国载人飞船已三次成功进入太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国家的标志是
A.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 B.1980年第一枚洲际导弹试验成功
C.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D.2003年神舟五号成功升空和返回地面
( )22.被人们赞誉为:“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和“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的我国科学家是
A.袁隆平 B.钱学森 C.王大珩 D.容国团
( )23.第三次科技革命最突出的核心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当今,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青少年学生上网成瘾,深陷虚拟网络世界不能自拔。对此,同学们进行了深入讨论,正确的是
①网络是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②网络对青少年是一种毒害
③可拓展视野,丰富知识 ④正确引导,应趋利避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24.1999年,党和国家决定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是
A.九年制义务教育 B.免除学费和杂费
C.扫除青壮年文盲 D.提高民族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
( )25.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当今,已成为人们就业的主要渠道是
A.国家公务员 B.国有事业
C.国有企业 D.私营个体等非公有制经济
得分 评卷人
2、 综合题(共50分)
26.(16分)回顾我国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特征是以民主代替专制、以法治代替人治、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利代替以君主为代表的封建贵族特权,以工业化代替传统农业,不断地推进我国现代化。
请回答:
(1) 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和法制化。哪个事件开启了近代化中国政治民主化(1分)和经济现代化?(1分)1953年,我国提出了“一化三改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这里的”一化“是什么?(1分)我国已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的标志是什么?(1分)
(2) 什么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创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1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什么?(1分)制定这个宪法的机构是什么?(1分)
(3)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部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叫什么?它诞生的意义是什么?(1分)它规定我国的根本社会制度是什么?(1分)这3制度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1分)
(4) 民主法制建设是不断巩固、完善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是在什么时期?(1分)这个时期结束的标志是什么?(1分)哪个时期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又成果突出,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1分)这个时期开始的标志是什么?(1分)
(5) 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有什么关系?(1分)
27.(13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
请你以“建国后我国农村政策的变化”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并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 政策变化:
(1)1950年,我国在农村开展 运动,1953年,国家决定对农业进行 改造。(2分)
(2)1958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发动了 和 运动。(2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逐步实行 。(1分)
(二)分析比较:
(1)1958年,农村人民公社给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是什么?(2分)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政策的改革对农业生产影响是什么?(2分)
(3)上述两种农村政策的不同影响,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2分)
(三)得出结论:
请你提出对今后我国调整农村政策应遵循原则的建议。(2分)
28.(21分)电影《18个手印》讲述的是20多年前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户聚集一起,在一份实行“包产到户”的合同书上庄严的留下了自己的手印,我国掀起了农村改革的浪潮。农村改革带动了城市改革,经济特区的建立,城市的开放,我国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格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在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主要是为什么?(2分)
(2)我国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1分)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是什么?(1分)
(3)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形成的?(4分)
(4)请你谈谈对外开放的认识。(2分)
(5)在改革开放中,面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1979年3月,邓小平提出的什么为中国的改革开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1分)1992年南巡讲话提出了哪三个有利于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3分)
(6)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内容是什么?(3分)
(7)邓小平“一国两制”的重大成果是什么?(2分)
(8)“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曲中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主要领导人是谁?(2分)
岳池县2008—2009学年度下期八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历史答案
一、单选题:
1.A 2.A 3. D 4.C 5.B 6.A 7.B 8.C 9.D 10.D
11.B 12.B 13.D 14.D 15.C 16.D 17.D 18.A 19.A 20.B
21.D 22.A 23.C 24.D 25.D
二、综合题:
26.(1)①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 ②洋务运动; ③国家工业现代化; ④一五计划的完成
(2)①辛亥革命; ②《临时约法》; ③参议院
(3)①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大法;反映了人民的意志,代表了各民族的利益;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纲领(任答一点即可); ③社会主义制度; ④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4)①化大革命时期; ②碎“四人帮”; ③改革开放时期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④一届三中全会。
27.(一)(1)土地改革; 社会主义
(2)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1)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极大地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适合国情的政策,促进经济的发展;不适合国情的政策,阻碍经济的发展;政策措施要适合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任意一点即可)
(三)(答出以下任意一方面的符合题意的相近意思即可得分)
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来促进农业的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农业的科技水平,实施大机器生产,彻底解放农村的生产力;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业发展等。
28.(1)实行改革开放,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2)①国有企业; ②是国有经济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的经济大厦。
(3)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
(4)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给我国带来了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5)①四项基本原则; ②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6)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7)港澳回归;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正确道路,成为我国的重大国策;对实现台湾的统一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任意一点即可)
(8)毛泽东、邓小平。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