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文档属性

名称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4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7-12 14:1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让我们一起走进
第十五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筠连三中
屈 定清朝后期,清政府被迫与帝国主义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1919年5月4日中国爆发了一次彻底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主要口号:
”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还我青岛”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不平等 不独立 无自主权近代中国外交的基本特征:新中国建立后的外交又如何呢?第十五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二)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1、建国初期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毛泽东提出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原则(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另起炉灶:
否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对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要重新审查处理,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我们的国家就好比一个家庭。屋内太脏,必须得清理,好好的整顿,等屋里干净了,有秩序了,再请客人进来!建国后第一年中有十七个国家与中国建交:
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朝鲜、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德意志、阿尔巴尼亚、越南、印度、瑞典、丹麦、缅甸、瑞士、芬兰(另有八个国家承认中国)一边倒:就是宣布新中国倒向社会主义一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扶蒋反共 助蒋内战)对新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外交孤立 、军事打击2、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外交成就请阅读教材P76小字部分,了解中苏建交的基本史实 时间:
新条约:
意义:1949年10月2日1950年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保障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推动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背景:
时间:
人物:
内容:
意义:中印谈判中国的西藏问题1953年底周恩来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1954年 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 缅甸总理吴努会面。周恩来访印时在机场受到印度总理尼赫鲁的欢迎 两国总理重申指导两国关系的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使用这一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使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与安全的坚实基础。
——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1954年中印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被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
成为以后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在中国、印度、缅甸三国的积极倡导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了重大的意义:(二)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1、万隆会议的召开(看教材P78大字,了解万隆会议的基本史实) 时间:
地点:
参会人物:
中国的代表:
会议的性质:
会议讨论问题:1955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众多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周恩来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与的亚非国际会议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2、“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和“万隆精神”背景:
人物:
影响:帝国主义国家的挑拨离间、污蔑中国想对邻国搞“颠覆”活动周恩来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促进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有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没有改变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却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你怎样理解呢?1955年4月24日晚上,万隆会议举行最后一次全体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参会国家一致通过《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会议又在热烈的掌声中拉上帷幕。万隆精神:体现了亚非各国人民反对殖民主义、种族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要求亚非国家之间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精神,这种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知识要点跟踪:
1.人物:①新中国成立时,_________宣告了我国外交政策。
②识上图,印度总理_________欢迎中国总理_________到访。
③中国总理_________与缅甸总理_________发表了联合声明,阐明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2.地点:①1953年,中印就两国在_________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
②1955年,周恩来出席在_________ 召开的_________会议。
3.时间:①_________年,中国同苏联等17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②_________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_________年,周恩来到访印度和缅甸。
④万隆会议召开是在_________年。
毛泽东尼赫鲁周恩来周恩来吴 努西藏印度尼西亚万隆1950195319541955课后作业:根据本课所学,请说说周恩来主要的外交活动?谢谢观赏筠连三中
屈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