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指南针》 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6 《指南针》 课件(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3-03 22:39: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一侧红来一侧蓝,
扁扁身体两头尖,
打开盖子看一看,
能够知道北和南。猜谜语指南针(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老的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四大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指南针就是四大发明之一。 很早以前,人们在寻找铁矿时,发现了一种能吸铁的矿石,他们把这种矿石叫做磁石。 指南针的历史
司南→指南鱼→罗盘→指南针

古人利用磁石的特性来制成指南工具。最早出现的指南针叫司南,战国时已普遍使用。司南
地盘是青铜做成的,内圆外方,中心圆面磨得非常光滑,以保证勺体指示方向的准确性。中心圆外围依次布列八卦、天干、地支和二十八宿,共计二十四个方位。
地盘中心的小勺是用整块的天然磁铁磨成的,磁铁的s极磨成司南的长柄,勺头底部是半球面,非常光滑。这就是我国祖先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指示方向的仪器,叫做司南。其中,“司”就是“指”的意思。 司南的南极、北极在哪里?为什么要放在光滑的铜盘上?1、司南的南极在勺柄前端,北极在与勺柄相对的勺子前端。
2、放在光滑的铜盘上主要让它能灵活转动,自然停在南北方向上。司南的使用方法使用时先把地盘放平,再把司南放在地盘中间,用手拨动勺柄,使它转动,等到司南停下来,勺柄所指方向就是南方。
这种勺形司南直到八世纪时仍在使用。各式各样的指南鱼指南鱼
到了宋代,人们掌握了制造人工磁体的技术,又制造了指南鱼。
指南鱼是把薄钢片剪成鱼形,长二寸,宽五分,鱼的肚皮部分凹下去,使鱼像船一样能浮在水面上。再把鱼和天然磁铁放在一起,由于磁铁的吸力,钢片受磁感应也具有磁性。
这种人工传磁方法制成的指南鱼比使用司南方便多了,只要有一碗水,把指南鱼放在水面上就能辨别方向了。
指南鱼是一个经过磁化的,是鱼形同时又是船形的钢片,让它像船一样漂浮在水面上指示南北。指南鱼水浮式指南针水浮式指南针是磁化了的钢针穿在灯草上,很轻的灯草使钢针浮在水面上指示南北。罗盘 经过长期的改进,人们又把钢针在天然磁铁上磨擦,钢针也有了磁性。人们学会了这种人工制作磁铁,就制成了磁针,把磁针放在一个盛水的、边上标有方向的盘子里。磁针浮在水上,能自由旋转,静止时两端分别指向南北方向。这种指南仪器比司南进了一步,比较好制作,也更灵敏。人们把这种指南仪器叫做水罗盘,也叫罗盘。后来,人们又把磁针和方位盘组合在一起,制造了叫做罗盘的定方向的仪器。
在没有使用指南针以前,把握航向靠的是白天看太阳,晚上看星星月亮。如果遇见连续阴天,航船就很容易迷失方向,偏离正确航向。指南针解决了阴天里无法辨别方向的难题,所以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有了罗盘,航海就不容易迷失方向了。★指南针或指北针的名称视其指针尖端之朝向而定。
指针的尖端(红色那端)朝向北方,称为指北针;
指针的尖端(红色那端)朝向南方,称为指南针。中国古代的指南针指南针现在的指南针小巧灵活多了。请你说说这八个方位间的关系。NENNENWWSWSSE请你观察指南针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主要由小磁针、支架、方位底盘、外盒等部分组成。怎样使用指南针? 答:将指南针放水平,等磁针静止下来时,轻轻转动方位底盘,使磁针的南北极与方位底盘标明的南、北相重合。这时,指南针方位底盘的东、西、南、北便是实际的东、南、西、北方向了。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坐在教室里上课,我们的脸朝着哪个方向。
看看教室的大门朝着什么方向。
这节课你们都学习到了什么呢?我们懂得了: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由我国传到欧洲并传到世界各地,对人类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它是利用磁铁能指示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方向的仪器。
指南针与我们的生活、社会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