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教育中心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历史期末检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庆油田教育中心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历史期末检测试卷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7-12 14:24:00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大庆油田教育中心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
初三历史期末检测试卷参考答案
1——30小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A C A A B B C C C C A C B C A A D
题号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D A A C D A D B D A C × √ × √
二、图说历史
26.问题:请你任意选择其中一副图,简单加以评说(2分)
(围绕其中某一事件加以说明,符合历史史实,言之成理即可)
三、辨析题请你找出文中的五处错误,并改正。 (错处在原文中用 画出,并在下面的横线上改正)
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在太平洋地区,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美军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中途岛,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1942年7月,德军进攻苏联南方的战略要地列宁格勒,苏军进行了殊死的抵抗,1943年2月,苏军取得战略胜利,该战役成为二战的转折点。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慕尼黑召开会议,决定成立联合国。为消灭法西斯,1945年8月,美军在日本广岛、东京投下了号称胖子和小男孩的两颗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对日作战。1945年,德国、日本先后签定了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而告结束。
请你找出文中的五处错误,并改正。 (错处在原文中用 划出,并在下面的横线上改正)
波兰 、 珍珠港 、 斯大林格勒 、 雅尔塔 、 长崎
四、材料分析题
32.这是联合国总部前的著名雕塑,其寓意深刻,发人深省。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问题:(8分)
(1)说出人类曾经发生过的与“打结的手枪”主题相反的两个灾难性历史事件。(2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科索沃战争等(只要答出两件战争的事例即可)
(2)在当今世界还有哪些因素会造成“地球破碎”,试举两个例子(2分)
环境恶化、核战争的威胁、恐怖主义、自然灾难等(只要答出两项相关问题即可)
(3)图片三的雕塑已经在联合国总部矗立了半个多世纪了,请你据图片信息,给图片三起一个寓意深刻的名字。(2分)
如:铸剑为犁、折剑为犁、折剑化平等。(写出一个,符合题意即可)
(4)请结合三个雕塑所反映的寓意写一个宣传语。(2分)
如: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等。(符合题意即可)
33.美国、俄罗斯(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是当今世界上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两个大国。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1)“他们一度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者”是在什么时候?(2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2)“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他们正式成为仇者的标志是什么?(2分)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3)“赫鲁晓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经暗示了最终的结局”,最终的结局是什么?(2分)
苏联败下阵来,苏联解体
(4) 从四幅图中你看出美苏之间的冷战带有什么色彩?(2分)
军事对抗色彩
(5)让历史告诉未来,请你就美俄关系的发展前景发表你的见解(包括观点和理由)。(3分)
三种观点:一是和平友好,(1分)原因或理由:人民反对战争,呼吁和平;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需要;彼此力量的互相制约等。(理由充分的任1点得1分,最高不超过2分)二是时有摩擦时有缓和;三是摩擦不断,关系恶化。后两种理由略。(本问评分标准:见解包括观点和理由两部分。观点1分,理由2分,学生根据观点自圆其说可酌情给分。)
五、综合题 (本大题共1小题,共11分)
34.回答科技革命的有关问题。(11分)
(1)第一次科技革命首先发生于哪国?火车的发明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汽车的发明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3分)
英国(1分)
火车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1分)
汽车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1分)
(2)原子能、电子计算机、人造卫星、因特网是哪一次科技革命取得的成就?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2分)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1分)
核心: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1分)
(3)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走进千家万户、与我们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发明是什么?(2分)
电子计算机(2分)
(4)在这一时代,我们青年学生该怎么办?(4分)
(开放性问题,言之成理即可得分,每答对一点得1分,最高不超过4分。)
答案提示:认真学好历史,了解世界发展大势,明确历史责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刻苦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勇于开拓创新,方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把握全球化发展机遇,最终才能实现个人发展和民族复兴的目标。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大庆油田教育中心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
初三历史期末检测试卷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就是继承和发扬先人的传统知识,获取新知识,新信息;而习,就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就是感受、体验知识的魅力和知识力量的过程。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体会“学”的喜悦和“习”的快乐吧。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各题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按题号顺序填在后面的表格里)
1.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境外传递第三站选择在有“革命的城市”之称的圣彼得堡(彼得格勒)举行,我们之所以称它为“革命的城市”,因为它是
A.十月革命的发生地 B.俄罗斯的政治中心
C.俄罗斯的经济中心 D.抗击德国法西斯的前沿阵地
2.1924年,列宁逝世,家住莫斯科的小姑娘尼娜给在国外的父亲写信
告之此事,她在信封寄信人的地址栏上应写的国名是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D.俄罗斯
3.1936年以后,苏联经济政治体制形成,被称为“斯大林模式”,其主要特点是
A.高度集中 B.广泛民主 C.新经济 D.高度自治
4.一战后,在华盛顿会议上与会各国签订的关于中国问题的条约是
A.《九国公约》 B.《凡尔赛和约》
C.《慕尼黑协定》 D.《联合国家宣言》
5.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贴近的是
A.凡尔赛体系 B.罗斯福新政 C.法西斯体制 D.斯大林模式
6.希特勒曾得意地说:“三个国家联合起来了,起初是欧洲轴心,现在是世界的大三角……”,他所说的轴心国集团的缔约国家是  
A.英、法、美 B.德、意、日 C.美、中、苏  D.美、中、英
7.9·11事件发生后,恐怖主义危害人类、破坏和平的罪行激起了国际社会的公愤和反对。然而,历史并非总是如此。当德、意、日法西斯势力横行肆虐,战火蔓延,成为世界公敌的时候,人们却屡屡坐失良机,尤其英法等国实行绥靖政策,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事件是
A.意大利入侵埃塞尔比亚 B.国会纵火案
C.《慕尼黑协定》 D.德国进攻波兰
8.2006年5月27日,吴邦国委员长在俄罗斯进行访问时,参观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的著名战役纪念馆。这一纪念馆应是
A.中途岛战役纪念馆 B.柏林战役纪念馆
C.斯大林格勒战役纪念馆 D.莫斯科战役纪念馆
9.从右图海报中,我们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企图称霸世界
B.协约国集团将很快赢得“一战”胜利
C.盟国的团结是战胜法西斯势力的保证
D.“华沙”组织要求团结一致对抗美国
10.拿破仑与希特勒都是欧洲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两人都曾在哪一次的军事行动中失败?
A.征服西班牙 B.入侵土耳其 C.东征俄国 D.占领埃及
11.1937年,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创作名画《格尔尼卡》,是为了
A.抗议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
B.揭露和批判美国的生活方式
C.揭露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D.表达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12.右图是1942年的一幅战争宣传海报,题名《绞死希特勒》。图中三只手代表着当时对德作战的主要三个国家,这三国是
A.美国、英国、法国
B.英国、法国、苏联
C.美国、英国、苏联
D.美国、法国、苏联
13.右图反映的历史信息与下列哪场战争的结束有关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海湾战争
D.科索沃战争
14.联合国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决定建立这一国际机构的会议是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15. 如图所示,二战后美日欧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变化,
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①从美国一枝独秀到美日欧三足鼎立 ②美国丧失了世界一流经济强国的地位 ③欧共体的建立促使了欧洲的崛起 ④日本上升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6.右图所反映是3月25日27个成员国首脑齐聚德国首都柏林,举行庆祝该组织成立50周年纪念日,并通过《柏林宣言》,,请问这个组织是
A.欧洲联盟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华沙条约组织
D.联合国
17.20世纪70年代初,跃居世界资本主义第二经济大国的是:
A.德国 B.法国 C.英国 D.日本
18.非洲是一块充满希望的大陆。但她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最终摆脱欧洲殖民者长达500年的奴役,其标志性事件是
A.埃及的独立 B.纳米比亚的独立
C.阿尔及利亚的独立 D.埃塞俄比亚的独立
19.近年来,中国、俄罗斯、朝鲜、韩国、美国、日本就朝鲜核问题在北京多次举行六方会谈,由参加谈判的成员国可以反映出
A.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
B.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C.两极对峙的政治格局
D.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20.已故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生前在联合国大会演讲时说“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落下。”这句话是针对
A.巴以问题 B.印巴问题
C.联合国改革问题 D.和平与发展问题
21.下列战争,被称为“非接触性战争”的是
A.科索沃战争 B.伊拉克战争
C.阿富汗战争 D.巴以冲突
22.右图主要反映的是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中
A.电子计算机领域的成就
B.原子能领域的成就
C.现代生物工程技术领域的成就
D.空间技术领域的成就
23.右图所反映的现象最能说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世界贸易走向制度化
C.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D.经济全球化趋向
24.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是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日本
25.张老师就某一国际组织给出了以下三个提示。你认为该国际组织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联合国
C.欧洲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
答 题 卡
一、1—30小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题号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图说历史(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26.下列四幅图,每幅都在诉说一段历史。请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将图片与事件建立正确的联系并回答问题。(6分)
事件:(答案填在上表中)
(1)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图
(2)1999年3月北约轰炸南联盟 图
(3)日军偷袭美军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珍珠港 图
(4)美国纽约世贸大楼遭到恐怖主义袭击(9、11事件) 图
问题:请你任意选择其中一副图,简单加以评说(2分)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4分。27.28.29.30小题每题1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答案填写在上表中;31小题每找出一处错误得1分,改正一处错误得1分,错的请在横线上改正)
27.十月革命后,列宁一直在探索俄国的富强之路。苏联人民在列宁的领导下,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2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独立的印度共和国第一任总理是尼赫鲁
29.1929年第一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在法国举行
30.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产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31.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联合国成立64周年,某校为此举办了历史手抄报展览,张强同学在报中有下列一段叙述,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的叙述中有哪些错误:
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在太平洋地区,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美军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中途岛,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1942年7月,德军进攻苏联南方的战略要地列宁格勒,苏军进行了殊死的抵抗,1943年2月,苏军取得战略胜利,该战役成为二战的转折点。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慕尼黑召开会议,决定成立联合国。为消灭法西斯,1945年8月,美军在日本广岛、东京投下了号称胖子和小男孩的两颗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对日作战。1945年,德国、日本先后签定了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而告结束。
请你找出文中的五处错误,并改正。 (错处在原文中用 划出,并在下面的横线上改正)
、 、 、 、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题,共19分,32小题8分,33小题11分)
32.这是联合国总部前的著名雕塑,其寓意深刻,发人深省。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问题:(8分)
图一:打结的手枪 图二:破碎的地球
图三 ?
(1)说出人类曾经发生过的与“打结的枪”主题相反的两个灾难性历史事件。(2分)
(2)当今世界还有哪些因素会造成“地球破碎”,试举两个例子(2分)
(3)图片三中的雕塑已经在联合国总部矗立了半个多世纪了,请你据图片信息,给图片三起一个寓意深刻的名字。(2分)
(4)请结合三个雕塑所反映的寓意写一个宣传语。(2分)
33.美国、俄罗斯(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是当今世界上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两个大国。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美俄关系一直是世界大国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曾经他们一度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者,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美洲的古巴、亚洲的阿富汗都留下了他们争霸的痕迹。也许在《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的漫画中,赫鲁晓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经暗示了最终的结局,美国如愿以偿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然而,俄罗斯作为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也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军事实力的强大,仍使俄国成为牵制美国的重要力量。
材料二:
图一:《北大西洋公约》签字仪式 图二:《华沙条约》签字仪式
图三:苏联冷战宣传画:华盛顿的“和平鸽” 图四: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
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他们一度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者”是在什么时候?(2分)
(2)“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他们正式成为仇者的标志是什么?(2分)
(3)“赫鲁晓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经暗示了最终的结局”,最终的结局是什么?(2分)

(4) 从四幅图中你看出美苏之间的冷战带有什么色彩?(2分)

(5)让历史告诉未来,请你就美俄关系的发展前景发表你的见解(包括观点和理由)。(3分)
五、综合题 (本大题共1小题,共11分)
34.回答科技革命的有关问题。(11分)
在过去的100多年里,人类发明了火车、汽船、汽车、飞机、电灯、电话、电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人造卫星等。1969年问世、1993年才对公众开放的因特网迅速发展,目前,全球网上用户已达三亿多,计算机网络已经把世界连成了一个“地球村”。
(1)第一次科技革命首先发生于哪国?火车的发明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汽车的发明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3分)
(2)原子能、电子计算机、人造卫星、因特网是哪一次科技革命取得的成就?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2分)
(3)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走进千家万户、与我们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 最具划时代意义的发明是什么?(2分)
(4)在这一时代,我们青年学生该怎么办?(4分)
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
学校
姓名
班级
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 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
多利
提示一 1993年1月1日成立,中国于2001年加入
提示二 前身是关贸总协定
提示三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
学校
姓名
班级
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 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
图B
图A
图D
图C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