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的锈蚀与防护》同步测试
下列四支试管中,铁钉锈蚀最快的是( )
A. B. C. D.
“珍惜资源、爱护环境”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相关做法错误的是( )
A.我国稀土金属储量世界第一,可以任意开发利用B.研发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避免因直接焚烧而造成大气污染C.利用二氧化碳捕捉技术,减少因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D.改造城市排水管网,实现雨水和生活污水的分流处理与利用
如图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周后观察。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b管中铁钉不会锈蚀B.该实验说明铁锈蚀与空气、水有关C.L端与R端液面高度仍然保持一致D.若将a管中的水改为食盐水能加快铁的锈蚀
炼铁的原料主要是( )
A.废钢铁、焦炭、石灰石 B.铁矿石、焦炭、生石灰C.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D.铁矿石、煤、生石灰
以下是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试管中的铁钉最先生锈,水面附近的部分锈蚀最严重B. 甲、乙、丙三根铁钉都不会生锈C. 甲和丙可对比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氧气D. 甲和乙可对比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水
今年,公共自行车出现在我市市区,如图是该车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标示部件所用材料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_(写元素符号)。(2)自行车上喷涂的油漆,除了美观外,主要作用是防锈,其原理是______。车篮使用铝合金,不仅轻便,而且还耐用,原因是______。(3)从化学的视角分析,作为市内交通工具的自行车与汽车相比具有的有点是______(写一点即可)。
参考答案
1.【答案】D【解析】A.铁钉只与水接触,不易锈蚀; B.铁钉只与水接触,不易锈蚀; C.铁钉与水和氧气充分接触,发生锈蚀; D.铁钉与水、氧气充分接触,且有氯化钠这种盐的存在,加快了铁钉的锈蚀速率。
2.【答案】A【解析】A.我国稀土金属储量世界第一,但是要合理开发,不可任意开采,浪费资源,故错误; B.农作物秸秆直接焚烧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所以要研发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避免因直接焚烧而造成大气污染,故正确; C.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所以利用二氧化碳捕捉技术,可减少因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故正确; D.改造城市排水管网,实现雨水和生活污水的分流处理与利用,有利于防止水体污染与水的综合利用,故正确。 故选:A。
3.【答案】C【解析】A.b中是干燥的空气,铁钉不与水接触,不会生锈,故A正确; B.b中铁钉只与空气接触,没有生锈,而a中铁钉与水和空气同时接触会生锈,说明铁钉生锈需要与水和空气同时接触,故B正确; C.a中铁钉生锈消耗氧气,会导致a中的压强变小,b中的压强大于a,故L端会上升,R端会下降,故C错误; D.食盐能加快铁的锈蚀,故将a管中的水改为食盐水能加快铁的锈蚀,故D正确; 故选:C。
4.【答案】C【解析】由于炼铁的主要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空气不用准备,只需设法鼓入高炉即可。 故选:C。5.【答案】A【解析】
A.由铁的锈蚀条件可知,甲试管中的铁钉既与氧气接触,又与水接触,所以甲试管中的铁钉最先锈蚀,且水面附近的部分锈蚀最严重,故正确; B.由A选项分析可知,甲试管中的铁钉发生了锈蚀,而乙试管中的铁钉只与水接触、丙试管中的铁钉只与氧气接触,均没有发生锈蚀,故错误; C.丙试管中的铁钉只与氧气接触,没有锈蚀,甲和丙可对比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水,故错误; D.乙试管中的铁钉只与水接触,没有锈蚀,甲和乙可对比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氧气,故错误。 故选:A。
6.【答案】Al(或Fe);隔绝氧气与水;密度小、耐腐蚀;有利于保护环境【解析】(1)铝合金中含有金属元素铝,不锈钢中含有金属元素铁;故填:Al(或Fe);(2)自行车表面喷漆能防锈,是因为隔绝了氧气和水,铝的密度小,所以轻便;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合金比较耐用;故填:隔绝氧气与水;密度小、耐腐蚀; (3)使用自行车比汽车减少了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故填:有利于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