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课件(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课件(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04 08:1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
义工
商业
合作社
赎买政策
全行业
公私合营










1956年底
形式、政策
行业
你信吗?
你信吗?
东方红一号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1956-1976)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
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
速发展的需要
第二对主
要矛盾
落后的农业国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
工业国的要求
第一对主
要矛盾
我国的实际情况
人民的要求(或需要)
1.探索中的良好开端
(1)时间、地点:

(2)概况:
(3)为什么说中共八大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中共八大当时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制定的任务符合当时的国情
1956年,在北京召开
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中共八大
2.探索中的重大失误
(1)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958年,人民日报元旦献词《乘风破浪》
材料一: “此件印发军委会议各同志,超过英国,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七年,只需要两年到三年,两年是可能的。——《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1)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在农业和工业上的表现有哪些呢?
A.大跃进
深耕细作产量高,
一棵玉米冲云霄;
彩云栓住玉米腰,
吓得月亮弯了腰。
河北省安国县娄底乡卓头村小麦亩产5103斤。
河南省西平县和平农业社,亩产小麦7320斤。
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一颗“早稻高产卫星”是每亩36900多斤。
广西环江县红旗人民公社放的一颗“中稻高产卫星”亩产130000多斤!
河北徐水县正计划放几颗“高产卫星,一亩山药120万斤!一颗山药500斤。
——1958年《人民日报》
(亩产稻谷13万斤是个什么概念呢?把这些稻谷摊放在一亩地里,足有20多厘米多高!合每平方米195斤)
农业——虚报产量
大炼
钢铁
为 实 现 钢 产 量
1070 万 吨 而 奋 战!
以 钢 为 纲 ,
全 面 跃 进!
工业
——大炼钢铁
  “大跃进”的主要表现为大办工业、农业,
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这种完全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的盲目蛮干,
不但会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国
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真是进了共产主义了”
反正干多干少晚上食堂都吃的一样
共产风
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形式是越大越公越好,在生产关系的变革上盲目求快求纯。
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脱离我国国情,脱离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广大群众与干部的觉悟程度,挫伤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越大越公:规模大,公有制程度高)
1959年10月至1960年4月,信阳地区的大批农民饿死,称之为信阳事件。当时信阳地区所属的18个县市,有15个县市出现了大批农民非正常死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急于求成,
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②自然灾害严重
导致了什么后果?
——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启示:
(3)国民经济调整
①表现:
②成效:
七千人大会
这次会议对推动国民经济全面调整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
2.探索中的重大失误
天灾
人祸
人民公社化运动
自然灾害严重
“大跃进”
总路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反映了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1959-1961年国民经济困难
调整(八字方针)
毛泽东认为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都将存在资产阶级,并企图复辟资本主义,这是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他要求全党对阶级斗争问题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号召千万不能忘记阶级斗争。
——摘自《文化大革命简史》
毛泽东认为当时的中国应优先解决什么问题?
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抓阶级斗争
由此可见,导致文革的原因是什么?
毛泽东对形势的错误判断
清华红卫兵宣传破四旧
1.原因:
2.时间:
毛泽东对形势的错误判断,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1966年夏——1976年10月
3.动乱局面
毁文物
烧古籍
拆匾额
拆寺庙 斗和尚
(1)红卫兵运动
大字报满天飞
3.动乱局面
3.动乱局面
(2)批斗“走资派”
在火葬单上,刘少奇的名字被改为“刘卫黄”,共和国主席成了“无业”游民。
批斗文学人士
周小舟 (1966年12月25日,湖南省委书记) 阎红彦 (1967年1月8日,云南省委书记) 陈昌浩 (1967年7月30日 原红四方面军总政委)
刘少奇 (1969年11月12日,共和国主席) 彭德怀 (1974年11月29日,元帅) 贺龙 (1969年6月9日,元帅)
刘盼遂(1966年,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语言学家) 杨朔 (1968年8月3日,中国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主任,作家) 李广田(1968年11月2日,云南大学副校长,作家) 周瘦鹃(1968年,现代作家) 刘绶松夫妇(1969年3月16日,武汉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教授) 吴晗 (1969年10月11日,北京市副市长,历史学家)狱中自杀,死前头发被拔光 ……
文革中非正常死亡的政界及社会名流人物
4.结束
(1)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毛泽东、周恩来机智地粉碎了这次政变
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飞机仓皇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九一三事件)
4.结束
——“四人帮”
(“文革”结束的标志)
(2)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欢庆粉碎“四人帮”
审判席上的“四人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刘少奇曾经说过: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谁罢免了我国家主席?要审判,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 “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
十年文革中,红卫兵运动最初是走上街头破四旧,在“造反有理”的口号下,很快发展到抄家、打人、砸物等全国内乱的局面,文革整了1亿人,非正常死亡773万人。无数优秀文化典籍被付之一炬,大量国家文物遭受洗劫,知识分子、民主人士和各级干部遭到批斗。
十年“文化大革命”我国经济损失5000亿元之多,而1949—1979年的基建投资总共才6000亿元。这就是说文革消耗了建国后的大部分的能量。职工平均工资下降4.9%;农民平均收入没有增加,许多农民甚至连温饱都难保证。
文革死亡人数:官方的统计数字是:“总的估计,因大量冤假错案受到诬陷、迫害和株连的达到一亿人以上。”
5.影响
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重大历史问题的决议》
6.启示和教训
①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必须坚定不移的把工作中心转到
经济建设上来
②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阶级斗争要作科学的分析
③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④必须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 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钢铁
油田
新兴工业
(电子、原子能、航天)
交通
水利和生物
2.模范人物
1.成就
是一次严重失误,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文化
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