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1.2三亚落日教案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在我国的南部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叫做三亚。(出示中国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三亚?板书:三亚落日
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是观看日出的好地方,而我们今天要欣赏的是“三亚落日”,在三亚看到的落日是怎样的呢?
二、检查预习情况。
出示词语: 赤朱丹彤 溅出 收敛 光芒 硕大无比 玫瑰
涨溢 一盏 蘸 椰子树 摇曳 搔着 醉醺醺
⑴指名读。 ⑵齐读。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同时弄清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预习了课文,你还懂得了些什么?
三、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具体描绘三亚落日美景的?(第3—4自然段)
2、这样,可以把课文分为几个部分?
四、精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画出最能概括全文的句子。 (板书:真有诗意)
2、你是怎么理解“真有诗意”的?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⑴学生试读。
⑵说说哪些词句在朗读时应特别注意?(真有诗意、美妙绝伦、一点也不……逊色)应读出怎样的感情?
⑶范读、齐读。
五、精读第二段。
过渡: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那三亚是怎样一个地方呢?
1、自由读第2段,说一说三亚是怎样一个地方?
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很美。(板书:热带风情)从字里行间都可以看出作者非常喜爱三亚的热带风光。
2、课文中写三亚美丽的热带风情,写到了哪些景物? (海水、蓝天、椰树、海滩。)
3、课文中是怎样描绘这些景物的?
4、三亚的海那么蓝,鸥那么白,树那么齐,沙那么亮,这样美丽的景色在你的面前,你的心情如何呢?(喜爱、由衷赞美)
5、指名读,请读出这种喜爱之情。
6、指导背诵。
六、作业
1、抄写词语。
2、练读一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齐读第一、二段。
二、精读第三段。
过渡: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在这样的地方看落日,的确“真有诗意”,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夕阳滑落的景象。
1、自由轻声读3、4自然段。
思考:两个自然段描绘了几幅日落的画面? 板书:像孩童、像灯笼、像跳水员。
2、在这三幅画面中,你最喜欢哪一幅?把它选出来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3、讨论评读要点。
【第一幅】
⑴突出场面热烈壮观;
⑵抓住绘色、描形、摹态的重点词语,感悟孩童形象以及海天一色的奇观;
⑶体会作者喜爱之情。
【第二幅】
⑴这时的太阳和第一幅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
⑵投影出示:
①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②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火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a.比较这两个句子,说一说哪个好,好在哪里。(第二种写法好,用比喻的方法,把夕阳的颜色美和形状美具体、形象地写出来了
b.齐读这一句。
⑶突出太阳的顽皮。
⑷理解“硕大无朋”: 硕:大;朋:比。大得没有可以与之相比的。形容极大。
⑸抓住大海颜色的变化“原色——玫瑰色”,体会景色的优美。(理解“涨溢”:水流上涨泛滥)
⑹突出太阳的轻快、敏捷。
【第三幅】
⑴投影出示:
①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落下去了。
②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a.这两句写法有什么不同?第二句好在哪里? (把夕阳落下的情景写得十分细致,而且写活了,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b.指名读这一句话。
⑵太阳入水悄无声息,水波不惊,消失得那么自然,要读出一种平静之美。
4、作者在写夕阳滑落的情景时还写了“我”是怎样看落日的,找一找有关语句。 (“不敢眨眼”、“生怕”、“瞪大双眼”)
5、为什么要写这些?(突出作者对三亚落日景象的赞赏和惊叹,同时也从侧面突出了落日的美妙绝伦。)
6、读到这儿,同学们知道三亚落日的全过程吗? 交流:收敛光芒→慢慢下沉→顽皮地蹦跳→悄然地入水
7、日落是个完整的过程,想不想把这三幅画面完整地欣赏一遍?再读三、四自然段。
8、看到这么美的日落景象,我们不得不发出赞叹。 齐读第五自然段。
9、背诵第三段,愿背哪一节就背哪一节。
三、总结课文。
三亚的落日是那么美丽,作者描绘的语言是这样美好,你们想不想来赞美它呢?
四、作业 :背诵三四自然段。
【板书设计】
2、三亚落日
像孩童
真有诗意 像灯笼
像跳水员
?
第三课时
一、填字成词。
美妙()() 玉()银() 赤朱()() ()大无朋
()()无声 水波不() ( )为一体
二、划出不正确的拼音。
树冠(guan guan) 似乎(shi shi) 玫瑰(gui gui) 涨(zhang zhang)溢
玉屑(xie xiao xue)银末 悄(qiao qiao)然无声 兴(xing xing)许
海 上 日 出 巴金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这个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
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么?
1、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出一个表示时间短的词语:转眼间,这样的词还有须臾 、顷刻间、一瞬间、刹那间
2、短文的二、三两节向我们有顺序地描述了日出的过程,请你找出有关词语填空:
描写时间变化的词语:(转眼间)——(过了一会儿)——(到了最后)——(一刹那间)
描写颜色变化的词语:(一片浅蓝)——(一道红霞)——(真红,没有亮光)——(红得非常可爱)——(深红,发出夺目的亮光)
3、把最后一句话改成陈述句: 这真是伟大的奇观。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 惊叹、赞美的感情 。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大自然是奇妙而美丽的,迷蒙的晨雾,江南的细雨,神奇的日出,奇妙的落日……而每到黄昏,太阳西沉,落日又是怎样的美丽?大家想不想去看看落日的美景呢?今天,陈老师就带大家到三亚去看一看黄昏特有的景象,一定会让大家美不胜收的。
二、学习第一段
(过渡)在三亚看落日很有诗意,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让人回味无穷。
1、轻声读课文,画出概括全文内容的一句话。 讨论交流。[板书:真有诗意] 你是怎么理解“真有诗意”的?
2、指导朗读第一节:指导读好“真有诗意”、“美妙绝伦”、等词语。(要求读出喜爱、赞美之情)
三、精读第二段
(过渡)在三亚看落日怎么有诗意么呢?三亚是个怎样的地方?
1、【出示三亚风光图】自由读这一段,图文结合,想一想:你从这一段中读懂了什么?
2、集体交流。[板书:热带风情]
(1)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三亚很美?找出有关语句。
交流归纳出海、椰子树、细沙的色彩美和形状美,椰子树的姿态美和白鸥、椰子树的动态美。
(2)结合课文对白鸥、椰子树和细沙的描写,展开对三亚神奇而又瑰丽画面的想象。
(3)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的喜爱之情?
(4)三亚的海那么蓝,鸥那么白,树那么秀,沙那么亮,怎能不让人喜欢至极呢?能用读来表现你的喜爱吗?
四、精读第三段
1、自由读第3、4节,体会太阳滑落前与滑落时景色的不同。
2、交流
(1)在第3节中,作者把太阳比作什么?(像孩童)
【投影出示】“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
思考:哪些地方写出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想象夕阳的“孩童”形象及海天一色的奇观。 指导感情朗读,读出对这种景象的无限喜爱之情。
(2)读第4节,画出描写夕阳滑落时的语句。 (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在海面蹦跳轻快入水)
a、【出示投影】“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写出了夕阳的颜色美和形状美,更加具体形象。) 指导朗读
b、【出示投影】“我瞪大了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众人道了‘再见’。”
[板书:像跳水员]
想象夕阳滑落的情景,指导朗读。
(3)作者还写了“我”是怎样看落日的找出语句,想一想为什么这样写?
3、有感情地朗读本段,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
4、指导背诵第三段。
五、总结课文
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饱含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之情。齐读课文,再次体会三亚落日的神奇景观。
六、作业:背诵课文。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