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一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一课件(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3-04 10:02: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回顾·拓展一内容一:对西部的认识与感受。
内容二:《草原》《白杨》这两篇课文
的写法特点。
内容三:学习中的其他收获。? 交流内容内容一:
蒙蒙:我知道西部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共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面积约686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2%。西部地区战略位置重要,资源丰富,潜力巨大。? 交流展示 珂珂:西部有许多名胜古迹,如敦煌的莫高窟、拉萨的布达拉宫等。西部自然风光也很美丽,如黄果树瀑布、西双版纳、大理风光等。 慧慧:我知道陕西省的凤县是中国的花椒之乡。“大红袍”是享誉国内外的产品,被称为“凤椒”。2005年1月,国家林业局正式将凤县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 秀秀:西部有许多闻名中外的特产,如新疆哈密的哈密瓜、吐鲁番的葡萄、库尔勒的香梨等等。内容二:
蒙蒙:《草原》一课最主要的写法特点是情景交融,作者在描写草原风光时,处处流露出感叹、赞美之情,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直抒胸臆。如,“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第一次见到草原时的惊喜、赞叹和离开时的留恋之情,溢于言表,流于笔端,将独特的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 珂珂:《白杨》一课在写法上的突出特点是托物言志,借物喻人。以白杨的品格来比喻、暗示西部建设者的品质。如爸爸在介绍白杨树的特点时表现了白杨树的精神:一是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坚强执著。这既是白杨树的内在品质,也是建设者身上特有的奉献精神,听从祖国安排,无怨无悔地扎根边疆,建设边疆。这正是人与树的神似之处,也是借物喻人的连接点。内容三:
秀秀:本组课文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句子,我学会了怎样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可以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体会句子的意思,还可以通过弄清句子中的重点词、中心词、关键词或个别字的意思来加深对句子的理解。如,“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这是借物喻人的典型句子。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时,我先联系前文,通过默读第1—3自然段,体会到白杨树的生长环境相当恶劣。然后抓住句中的重点词“哪儿……哪儿……”展开联想,白杨树还可能生长在什么地方。通过上述方法,我知道白杨树性格坚强,生命力顽强,不择环境、地势,这样就理解了句子的意思。浪 淘 沙
[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著有《刘梦得文集》。? 作者简介 弯弯曲曲的万里黄河挟带着泥沙,狂风劲吹,波涛滚滚,巨大的水势如同来自天边。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古诗大意? 我的积累乌 衣 巷
[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是一个传说,写字的人因疏忽,在写《凉州词》时漏掉了一个字,危急时刻急中生智,妙用标点,化诗为词,使慈禧转怒为喜,连声称妙,从而保住了全家性命。? 说内容(原文见教材20页) 故事表现了写字人的才思敏捷,“趣”在妙用标点,化诗为词。原诗和改编的词都表达了戍边士兵的思乡之情,都朗朗上口。不同的是,原诗读起来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而这首“词”则多了一些委婉曲折之意。? 品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