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件(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件(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3-04 10:0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4*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青藏铁路:被誉为“天路”的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克服了世界级困难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于1958年开工,1984年交付营运;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通车运行,比预期提前一年。知识备查我会读yāo ráoxièsuìzáowēi écháméizhēnɡ nínɡchěnɡchěxīnxiàoqǐn字词学习妖 娆械峨媒狰扯凿狞薪效巍逞寝词 语 解 释从上到下没有一点彩色,非常素洁。
顾不上吃饭,忘记了睡觉。形容勤奋专心。
比喻无济于事,解决不了问题。
文中指气候恶劣,不给人们任何预防和躲避时间,一场冰雹就突如其来地袭击了筑路大军。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记叙了在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的条件下,建设者们用智慧和力量终于将______________的事,歌颂了西部建设者们__________________,他们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历史,书写了不朽的传奇诗篇。自然环境恶劣施工条件异常艰苦风火山隧道贯通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整体感知再读全文,理清文章层次。第一部分( ):开篇点题,这句话既是筑路大军的____,也是文章的行文____。
第二部分( ):写__________的开凿及其在________中的重要地位。12、3誓词线索风火山隧道青藏铁路第三部分( ):写筑路大军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部分( ):写风火山隧道胜利贯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910、11困难,征服了风火山克服重重青藏铁路不断向前延伸,胜利在望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课文解读 青藏铁路是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的铁路;是穿越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铁路;是一条______________的铁路。需要克服无数困难才能修成“世界屋脊”青世界上海拔最高藏高原造福广大人民 通读课文,说说在修建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难以控制隧道施工温度。温度太低混凝土无法凝固增温冰岩遇热融化,洞壁塌滑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狂风大作,乌云压顶,冰雹。胸闷气短,头晕眼花。 建设者们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呢?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科技人员昼夜在隧洞里实地观察,发现冰岩温度变化的规律。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困难一:难以控制隧道施工温度。反复观测分析实验昼夜实地观察 科技人员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实验、攻关,经过两百多次的失败,世界上第一座大型高原制氧站建成了。充足的氧气沿着长长的管道,源源不断地送进隧洞里。困难二: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实验攻关世界上第一座两百多次的失败大型高原制氧站充足的氧气 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比喻
拟人 生动形象地表达了筑路大军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征服风火山后的自豪、喜悦之情。 有一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了很多次,找出这句话,联系上下文,细细体会,并说说这句话对文章结构起什么作用?把铁路修到拉萨去!1.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开门见山】 这是筑路大军的誓词,充分反映了建设者们排除万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着精神。2.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面对着困难,他们说出了这句话,显示了筑路大军在困难面前不惧怕,不后退的决心。【承上启下】3.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充分表现了筑路大军战胜困难后的喜悦,他们信心满怀、斗志昂扬,又将投入到开凿隧道的战斗中。【过渡】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一咏三叹,铿锵有力,气势恢宏。表现了筑路者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照应前文】 一条长长的“铁龙”,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跨过巍峨的昆仑山,将通过这里,穿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达雪域圣城——拉萨。这就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这就是造福广大人民的青藏铁路。思考:建设青藏铁路有什么重要意义? 建设青藏铁路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在新世纪之初作出的战略决策,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对加快东西部往来和青藏两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族团结,造福各族人民具有重要意义。 难怪一些西方媒体预言:中国人要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这样的隧道绝无打通的希望 结合全文可以知道在海拔4905米的风火山上,冻土层、冰岩都是“世界级”难题,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难怪西方媒体如此预言。这句话强调了工程任务艰巨,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衬托出西部建设者们的勇敢、实干与创新精神。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誓师出征——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开篇点题
开凿隧道——银装素裹 严阵以待——互相映衬
困难重重——冻土区 恶劣天气 极度缺氧
全线贯通——胜利贯通 遥遥在望——照应开头吃苦耐劳无私奉献板书设计 本文记叙了在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的条件下,建设者们用智慧和力量终于将风火山隧道贯通的事,歌颂了西部建设者的智慧与力量,以及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自然环境恶劣件异常艰苦课堂小结施工条青藏铁路之最1.青藏铁路线上最长的“以桥代路”工程——清
水河特大桥。
2.我国最大的高原铁路铺架基地——青藏铁路南
山口铺架基地。
3.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唐古拉车站。
4.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昆仑山隧道。
5.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风火山隧道。拓展延伸一、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色欲流 夜以( )日( )山峻岭 银装素( )
天高气( ) ( )寝忘食杯水车( ) ( )头盖脸翠继崇裹爽废薪劈随堂练习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________和________轮番向这支队伍进攻。风火山一带经常________。刚刚搭好的150平方米的保温大棚,一夜之间被大风____得________。新建的发电机房,屋顶的铁皮瓦竟________。刚才还是______
__,转眼之间________,大大小小的冰雹________地砸下来。恶劣天气极度缺氧狂风大作撕扯七零八落里不翼而飞晴空万乌云压顶劈头盖脸三、类文阅读。西 藏 祖国的西藏,山河壮丽,资源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西藏是个高原,那里有无数的高山,珠穆朗玛峰海拔近九千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高原上的天空经常透蓝透蓝的。那光洁的蓝天,像琢磨得十分光滑的蓝宝石,又像织得异常精致的蓝缎子。看上去,它好像离你很远,怎么也不能接近,又好像离你很近,只要一举手就可以摸到。 高原上不但有许多高山,也有好些湖泊。有的湖大得像海一样,一眼望不到边。近处,挨着湖的是墨绿色的密密丛林;远处,连着天的是终年不化的皑皑雪峰。这些一块倒映在清澈的湖水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西藏高原森林资源丰富。据估计,光是茂密的地方的森林就有55万亩。森林里的大树很多,有的树直径竟达3米。用这么粗的树干做成独木船,一条船就可以载三四十人。 高原的物产,有珍贵的毛皮,有熊掌、鹿脯等稀有食品。还有雪莲、鹿茸等珍贵药材。
西藏的地下矿藏正在为四化建设出力。煤、铁、铅、盐……源源不断走进工厂,走进农村,走进人民的生活中。
高原上有广阔的草原,如云的羊群在绿茵茵的草毯上游动,丰盛的牧草哺育着成片的牛群和马群。高原上还有土壤肥沃的平原,青稞熟了,人们跳起欢乐的舞蹈,喜庆丰收。1.文章的开头与结尾一段起什么作用?
2.文章从哪几方面来介绍西藏?前后照应,点明中心。(1)风景优美;(2)物产丰富;(3)人民勤劳。 西藏人民是勇敢、勤劳的人民。他们热爱自己的土地,热爱伟大的祖国,在党的领导下,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打扮自己的家乡,使它变得更加美丽可爱。课下搜集有关西部大开发的资料,并与同学们分享。
学完本课,你有什么感悟?你有什么话想对这些建设者们说?把你的感悟与想说的话写下来。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