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清远市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04 22:32: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东省清远市2018—2019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2019.1
本试卷共6页,共37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有地方分权体制……”文中“西周的创制”是指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内外服制度 D.中央集权制
2.“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郡县制
A.标志着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B.其行政区划被沿用至民国时代
C.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D.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3.古代中国有一种官职,没有固定的治所,每年八月巡视所辖区域,“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这一官职的职责是
A.征收地方赋税 B.管理地方行政 C.监察地方政治 D.掌管地方军事
4.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大体可归荐举之列。从理论上说,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但是,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其初衷的反面,其中的原因是它们
A.都对荐举者缺乏有效的约束 B.都将选官范围定为世家子弟
C.都把才德作为选官标准 D.都始终把门第作为选官标准
5.2018年10月30日,金庸先生与世长辞,《天龙八部》是金庸作品中的佼佼者,它涉及到了北宋与当时少数民族政权的辽、大理、西夏、吐蕃对峙的情况。书中曾提到宋朝的中央机构是“二府三司”请问“二府”指哪两个机构的合称
A.三省长官和枢密院 B.中书门下和枢密院
C.三司使和枢密使 D.平章政事和枢密使
6.下列两则材料分别对应的朝代是

A.汉朝、清朝 B.唐朝、元朝 C.唐朝、清朝 D.宋朝、元朝
7.“万历年间,利玛窦在澳门登陆后惊讶地发现,这个古老而遥远的东方之国原来就是柏拉图的“理想国”。他告诉西方人一件重大的事实:“他们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也就是一般叫做哲学家的人来治理的”。利玛窦感慨的“事实”主要得益于
A.君主制 B.内阁制 C.行省制 D.科举制
8.在唐代,一切政令由宰相拟定,送皇帝画赦:在宋代,宰相向皇帝上劄子(用来上奏,或启事的一种文书),先得皇帝统一或批改,再正式拟旨:明代,则一切诏令,皆出皇帝亲旨,大学士只替皇帝私人帮忙,全部决策权在皇帝。由此可见,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是
A.皇帝可直接章承六部职能 B.丞相渐为皇帝的私人秘书
C.君相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 D.皇权向高度集权方向发展
9.某历史课堂正在探究“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下列材料不能作为其有力证据的是
A.刻有被放逐人员名字的陶片 B.爱琴海地区贸易图
C.古希腊城邦的分布图 D.古希腊地理环境的材料
10.在苏格拉底看来,雅典民主制的最大弊端就是“外行治国”,即听任国家的命运由丝毫不懂政治知识的普通民众去摆布。他主要针对的是雅典民主政治中的
A.公民大会制 B.差额选举制 C.抽签选举制 D.公民政治
11.罗马法分为公法与私法,私法调整的是个人之间的关系,公法是限制、规定公权力,国家公权力不能进入私权利或私人法律关系空间,在司法领域仅仅发挥保障私权的功能即可。这说明
A.罗马法十分完备 B.罗马法私法比公法更重要
C.罗马法注重调整民事关系 D.罗马法维护平民利益
12.19世纪初,德意志各邦国使用的货币曾达到6000种,从柏林到瑞士,要经过10个邦国,办10次手续,换10次货币,交10次关税,沿途缴纳的关税,甚至超过了所运货物的价值。这一现象说明当时德意志地区
A.统一时机不成熟 B.统一市场孕育不成熟
C.宗教改革不成功 D.邦国执政阶级不一致
13.“当会议桌上发生争论时,德意志帝国的军官们总是在开口前把一把左轮手枪摆在桌面。”“别的西方国家有一支军队,德意志的军队有一个国家。”这表明近代德国政治制度
A.专制主义色彩 B.军国主义色彩
C.民族主义色彩 D.民主主义色彩
14.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过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
A.国会的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 B.总统可自行建造缉私船
C.国会的这项法案由最高法院裁决 D.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
15.钱乘旦在《第一个工业化社会》中说到“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议会复杂的程序是他们相互制约的工具。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为工业化社会所淘汰。”后来淘汰这种制度的事件指
A.“光荣革命” B.《权利法案》
C.责任内阁制形成 D.1832年议会改革
16.鸦片战争前,制约英军航行作战的关键是其对中国沿海缺乏地理认知和准确的海图,为此,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在中国沿海展开大范围水文调查,而这一行为并没有受到清军的干扰。这说明
A.清政府缺乏近代海权观念 B.晚清政府盲目自信
C.英国的殖民扩张准备充分 D.中英军事实力悬殊
17.下表是关于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的战争赔款与支出军费统计数据,而1840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约为4000万两,据此合理的认识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破坏程度更低
B.赔款减少缓解了清政府的财政窘境
C.清政府对国防军事建设的资金投入停滞
D.清政府的财政体系面临崩溃的局面
战争费用 战争赔款 支出军费
第一次鸦片战争 1960万两 约4000万两
第二次鸦片战争 1600万两 约4000万两
18.“中国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成了一个强大的革命。”(摘自1853年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文中的“革命”
A.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B.得到了列强的支持
C.有科学的革命理论指导 D.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19.1895年《马关条约》中规定:“中国认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国,故凡有亏损其独立自主体制,即如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决。”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结束了中国与朝鲜间的外交关系 B.废除清朝与朝鲜间的不平等条约
C.使朝鲜成为真正独立的民族国家 D.使日本清除了清朝在朝鲜的影响
20.“瓜分豆剖燃眉急,扶清灭洋树大旗。”该诗句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南昌起义
C.台湾军民反割台 D.义和团运动
21.1919年6月16日,日本外务大臣严厉谴责美国驻日大使莫里斯,说中国的学生运动是由美国支持的。日本国内媒体在此前也报道说,英美特务煽动学生反日,利用运动扩大他们的市场。这说明五四时期
A.列强在中国利益冲突激烈 B.中国军民的反日情绪高涨
C.中国革命得到英美的支持 D.日本对中国革命严厉镇压
22.圣西门、傅立叶等思想家和实践家们曾提出建立一个公平的社会组织,他们的主张
A.根本上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B.是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大同思想的发展
C.基于工业革命形势下的贫富分化而提出
D.实践了启蒙思想家们所倡导的理性思想
23.《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下列关于巴黎公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巴黎公社”的建立与民族矛盾的激化有关
B.“巴黎公社”的建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政权
D.材料中的“新政治制度”是指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
24.长征开始时,红军主要领导人硬是坚持带上所有的办公用具和文件,但就是没有想到带上对行军最重要的地图。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他们
A.长征过程中不忘日常党务工作 B.缺乏实际指挥军事战争经验
C.情况太危急没来得及全面考虑 D.受共产国际指挥不了解国情
25.右图是一幅关于抗日战争的漫画。对此漫画所表达的主题,理解准确的是

A.表明全面抗战必胜信念 B.歌颂国军取得首战告捷
C.歌颂八路军取得首战告捷 D.表明日本侵华计划成功
26.下表为1949年美国《时代》周刊有关中国的政治类报道的倾向性统计表,这主要反映出
日期 标题 主要内容 倾向性
1949.1.10 Sugar—CoatedPoison 蒋介石期待和平 ●
1949.1.10 Now that the Kettle IS Ours 共产党将进入北平,如何治理北平 △
1949.1.24 High—Flying Terms 在和平解决北平问题上,共产党设定期限 △
1949.4.18 City of Victory 同共两党和谈失败 △
1949.4.25 Ultimatum 共产党放弃和平,选择战争

1949.6.27 Window—Drcssing 共产党推行民主政治 ▲
1949.7.18 A Few Truths 美国对蒋介石失去信心 △
(注:●国民党正面报道:△共产党负面报道:▲共产党正面报道)
A.美国对蒋介石逐渐丧失信心 B.解放战争胜利开展
C.意识形态影响报道的客观性 D.美国放弃扶蒋反共
27.毛泽东在评论新中国某制度时称“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该制度最可能是
A.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革命委员会体制
28.著名少数民族歌手简表
歌手 民族 歌 手 民族
阿里郎组合 朝鲜族 布仁巴雅尔 蒙古族
乌兰图雅 蒙古族 阿朵 家族
土降央卓玛 藏族 彝人制造 彝族
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同胞在艺术殿堂中获得认可,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保障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 B.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
C.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D.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
29.1959年台湾外交部发文:今后凡对外提及大陆时,改“红色中国”“共产党中国”为“中共政权”提及自己时,将“自由中国”改称“中华民国”。这些提法的改变反映出其
A.坚持“一个中国”立场 C.发出了谋求两岸和解的信号
B.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D.响应了“一国两制”的方针
30.2018年10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港珠澳大桥的开通仪式,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澳门和珠海的桥隧工程,港珠澳大桥的顺利完工并通车从根本上反映
A.中国的桥梁建设领先于世界 B.有利于香港、澳门和内地的交往
C.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 D.“一国两制”的实践推向更大成功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全选对得3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的得1分,其余情况不给分)
31.两千多年前,秦汉帝国和罗马帝国雄踞欧亚大陆东西两端。它们都面临管理巨大版图和众多人口的问题,两者采取的指施相似之处有
A.都采取有效手段,加强地方治理 B.都制定万民法,扩大公民权
C.都颁布法律,巩固统治 D.都重用贵族,实行分封制
32.北宋初年,一方面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另一方面,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这些举措客观上
A.改变了唐末以来地方割据局面 B.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增强了对抗外敌的军事实力 D.加重了国家财政的负担
33.在解释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时,列宁这样写道:“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材料中“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分别指
A.没有乘胜追击敌人 B.法国资本主义仍处于上升时期
C.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D.缺乏统一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指导
34.俄国1917年爆发了两次革命:一次二月革命,一次是十月革命。这两次革命除了各自的特色外,还有其共同之处
A.斗争手段相同 B.革命的主力相同
C.革命所追求的目标相同 D.革命的任务相同
35.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构成了新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其中包括
A.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两制” D.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两题,第36题15分,第37题10分,共25分)
36.(15分)作为一种理性选择,政治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是妥协、让步、宽容与和解的艺术,政治的奥秘之一就是妥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二 以南京临时国会为中心舞台,惜阴堂为幕后磋商场所,南北通过谈判、妥协与法制程序,终于完成了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移。有学者将此称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我看是恰如其分的。我们看到,辛亥革命政权转移等一切重大政治议题,都经过了国会,没有打大仗,减少了流血,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摘编自袁刚《国会和辛亥革命》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法国的民主历程中斗争方式的转变,说明其变化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英国光荣革命中的“光荣”?
(3分)并概述中国版“光荣革命”的特点及其法律成果。(6分)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 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情况(1921年—1949年)
会议 时间 地点 介绍
一大 1921年 上海嘉兴 建党;通过党纲、宣言;强调与第三国际的联系。
二大 1922年 上海 制定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三大 1923年 广州 讨论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问题。
四大 1925年1 上海 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
五大 1927年4 武汉 批评了陈独秀错误,但对无产阶级如何争取领导权,如何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及建立革命武装未能作出回答。
八七会议 1927年8月 汉口 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六大 1928年6 莫斯科 认真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解决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与革命性质问题,提出了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
遵义会议 1935年 遵义 纠正错误军事路线,改组中央领导机构,毛泽东回到中央领导岗位。
七大 1945年 延安 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确定了毛泽七大毛泽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春 延安 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转移到恢复和发展生产,并提出革命胜利后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全会主义的任务。
——来源: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数据库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中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广东省清远市2018—2019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A B B D D A C
题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B A D A D A D D
题目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C B B A C C B A D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全选对得3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的得1分,其余情况不给分)
题目 31 32 33 34 35
答案 AC AD BD AB BD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两题,第36题15分,第37题10分,共25分)
36.(1)从暴力革命走向妥协或从对抗走向妥协(2分)
变化原因: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大革命后法国社会陷于动荡;工业进程缓慢。(答出1点给2分,任答2点给4分)
(2)“光荣”是指“不流血”或和平方式实现政治变革。(3分)
特点:以国会为中心;谈判协商与法制程序相结合;通过和平方式结束君主专制制度而代之以民主共和政体。(答出1点给2分,任答2点给4分)
法律成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分)

37.(10分)
示例一
论题: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日益走向成熟(2分)
论述:中共一大提出要打倒资产阶级,但二大结合中国实际修改了奋斗目标,提出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建党初期以城市工人运动为重心,根据形势发展,四大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表明对中国革命有了进一步认识;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通过八七会议和六大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发动武装起义并将革命重心转移到农村,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遵义会议上妥善处理好党内矛盾和分歧;在抗日战争中提出全民族抗战路线并取得抗战的伟大胜利;在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党提出了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6分)
结论:中国共产党从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出发,坚持实事求是,根据时局的变化不断调整方针、政策和策略,由幼稚走向成熟,领导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分)

示例二
论题:中共会议地点的变化反映了民主革命历程的曲折。(2分)
论述:上海是近代中国工人阶级集中的地方,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前两次大会都在此举行,确定把开展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任务之一;三大在广州召开,确立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的方针;国民革命失败,八七会议确立中国革命重心转向农村,中共六大在莫斯科举行,对以后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使革命形势转危为安,长征胜利结束后,延安成为革命新局面的中心,指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6分)
结论:民主革命时期历次党全国大会地点的变化都与时局相关,根据时局不断调整党的任务和方针以适应新的革命需要,反映了中国革命的艰难和曲折历程。(2分)

示例三
论题:会议内容影响了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2分)
论述:中共一大决定党的工作重心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但由于力量悬殊,工人运动民失败告终,使中共在三大确立了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决定,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由于国民党叛变革命,导致大革命失败,中共八七会议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使中国革命重心转向农村,从而找到了一次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道路,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6分)
结论:民主革命时期中共根据时局不断调整党的任务和方针以适应新的革命需要,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说明中共会议内容影响了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2分)
(观点2分;理由6分,其中答出1点可得2分,答出3点即可得6分;结论2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PAGE



1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