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9张PPT。2019高考考纲解读暨复习策略研讨目 录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导向的命题变化考纲考题研究分享 2019高考复习策略主要内容1.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一、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一、生物学科核心素养2.核心素养导向的命题变化 高考评价体系的顶层设计 近两年高考命题改革探索 2019年高考命题走向 2019年高考备考复习建议二、核心素养导向的高考命题变化(一)高考评价体系的顶层设计二、核心素养导向的高考命题变化(二)近两年命题改革探索(体现核心素养考查目标)二、核心素养导向的高考命题变化(三)2019年命题走向二、核心素养导向的高考命题变化巩固2018年命题改革成果,彰显对教学备考和
高校选拔人才的导向性(四)2019高考备考复习建议二、核心素养导向的高考命题变化以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为基准备考复习。3. 考纲考题研究研究《考纲》比对《教材》正确处理《课标》、《考试说明》与教材研究考题特点、感悟命题思想三、研究考纲、真题,掌握考试内容、命题思想 高考试题三、研究考纲、真题,掌握考试内容、命题思想 (一)研究《考纲》比对《教材》,提高针对性三、研究考纲、真题,掌握考试内容、命题思想 (一)研究《考纲》比对《教材》,提高针对性1.理解能力(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
成知识的网络结构。(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
阐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3)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
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知识的理解 例1 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
链不能解开。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
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
B.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
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
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三、研究考纲、真题,掌握考试内容、命题思想 (一)研究《考纲》比对《教材》,提高针对性1.理解能力【说明】本题以“DNA双链不能解开”为关键点,考查考生对“DNA复制、 RNA转录、细胞周期以及癌细胞增殖等”相关性的理
解。要求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
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三、研究考纲、真题,掌握考试内容、命题思想 (一)研究《考纲》比对《教材》,提高针对性1.理解能力例2.下列有关小麦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根吸收矿质元素所需的ATP来源于光合作用 B.根吸收矿质元素所需的ATP来源于呼吸作用 C.根尖表皮细胞对各种矿质元素的吸收量相等 D.各种矿质元素进入根尖表皮细胞需要同一种载体的
协助 【说明】本题考查考生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试题围绕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考察了呼吸作用和跨膜运输的基础知识及其相互联系。三、研究考纲、真题,掌握考试内容、命题思想 (一)研究《考纲》比对《教材》,提高针对性2.实验研究能力(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实验。理解实验
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
并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
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3)具有对一些生物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
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
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三、研究考纲、真题,掌握考试内容、命题思想 (一)研究《考纲》比对《教材》,提高针对性2.实验研究能力例1.下表是根据实验目的,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
果正确的是 本题综合考查了教材还原糖和脂肪的鉴定、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四个实验的目的、使用试剂和实验结果(现象)。体现高考对教材实验中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视。三、研究考纲、真题,掌握考试内容、命题思想 (一)研究《考纲》比对《教材》,提高针对性3.获取信息的能力三、研究考纲、真题,掌握考试内容、命题思想 (一)研究《考纲》比对《教材》,提高针对性3.获取信息的能力(2013年新课标卷)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
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
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
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
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本题当年平均分为 5.29 分,得分率 88.19% 。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于主动运输的理解,难度较低,考生作答情况良好。 三、研究考纲、真题,掌握考试内容、命题思想 (一)研究《考纲》比对《教材》,提高针对性4.综合运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2012全国课标卷) 将玉米种子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
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2)萌发过程中在______
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
在该时间段内每粒种子呼吸消
耗的平均干重为_________mg。
(3)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
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
质,其最大转化速率为_____
mg·粒-1·d-1。26.5 72-96 22 三、研究考纲、真题,掌握考试内容、命题思想 (一)研究《考纲》比对《教材》,提高针对性2018年生物考纲与2017年相比,无变化1.对能力要求表述的调整三、研究考纲、真题,掌握考试内容、命题思想 (一)研究《考纲》比对《教材》,提高针对性2.对考试范围的调整三、研究考纲、真题,掌握考试内容、命题思想 (一)研究《考纲》比对《教材》,提高针对性3.对考试要求的变化五个由Ⅰ级升为Ⅱ级: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3.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4.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5.动物的细胞培养与体细胞克隆;
1个由II降为Ⅰ级:
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4.2019年高考《考试说明》的重大变化及解读三、研究考纲、真题,掌握考试内容、命题思想 (二)正确处理《课标》、《考试说明》与教材的关系1.一是教材有,但《课标》上没有的内容;
2.二是《考试说明》未列入,但教材上有的内容;
3.三是《考试说明》列入了,但教材上没有的内容;
4.四是教材上的阅读材料和小资料,即教材中小字部分内
容的处理;
5.五是课外知识内容的处理,如人教版教材“资料分析”、
“技能训练”、“ 思考与讨论”、 “ 课后练习题”等。三、研究考纲、真题,掌握考试内容、命题思想 (三)研究考题特点、感悟命题思想、掌握考查方式2018高考试生物全国卷Ι试题特点1.命题意图明显,试题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2.内容上,试题注重基础,着重考查主干知识。
3.选材上,试题强调实验,突出了生物学科的特点
4.形式上,试题稳中求变,稳中有新。
5.能力考查,侧重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强调实验设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三、研究考纲、真题,掌握考试内容、命题思想 (三)研究考题特点、感悟命题思想、掌握考查方式2018高考试生物全国卷Ι试题特点2018年湖南省实际参加高考的理科考生有205316名。全体考生Ⅱ卷平均得分约30.64分,得分率约为56.7%。2018年的生物试题难度较2017年有所降低。1.各题抽样得分三、研究考纲、真题,掌握考试内容、命题思想 (三)研究考题特点、感悟命题思想、掌握考查方式2.生物学科双向细目标三、研究考纲、真题,掌握考试内容、命题思想 (三)研究考题特点、感悟命题思想、掌握考查方式2018年理综生物试题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试卷考查主干知识,引导教学回归教材;考查思维能力,引导重视语言表达;考查实验探究,引导加强实验教学。同时,对获取信息、准确规范答题的要求较高,能够较好地考查考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今年考查的知识点相对较为集中,细胞代谢、遗传变异和实验设计等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3个必修模块中,必修1所占分值最高,必修3所占分值最少,见下表:2018高考试生物全国卷Ι试题特点三、研究考纲、真题,掌握考试内容、命题思想 (三)研究考题特点、感悟命题思想、掌握考查方式2018高考试生物全国卷Ι试题特点3.必修教材试题出现频率最高的考点是:核酸与蛋白质
细胞结构
物质跨膜运输
酶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细胞的分化、癌变
伴性遗传与遗传定律
生命活动的调节(动物激素调节、神经调节、免疫调节)
种群、群落 、生态系统4. 2019年高考备考策略建议 二轮复习的基本目标 二轮复习的基本任务 二轮复习的备考策略 三轮复习的备考策略长沙市一中备考方法四、2019年高考复习备考策略建议四、2019年高考复习备考策略建议长沙市一中高三复习的时间安排及任务驱动
四、2019年高考复习备考策略建议长沙市一中高三二轮复习的备考方法①基础关:每个专题复习过程中,课堂小练,做好过关小结。
②命题关:单元测试题先由1至2名教师准备好,然后备课组
教师集体研究。考题一般不用陈题,确保训练的
针对性,对于错题,改变形式继续考查。
③考试关:把训练应考能力放在平日,考前指导,考后总结。
加强把每一次模拟训练都想象成真实高考,注意
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④讲评关:认真批阅试卷,全批全改,统计错题,明确错因,
错题分类讲评,讲思路,讲规律,讲方法。
⑤纠错关:试卷讲评完后,留出至少一节课的时间明确错因,
并把错题改正过来。四、2019年高考复习备考策略建议(一)二轮复习的基本目标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忌讳舍本求末)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四、2019年高考复习备考策略建议(二)二轮复习的基本任务1.一轮复习是逐个知识点的记忆,初步掌握知识
结构;二轮复习是系统的知识网络的记忆,熟
练掌握知识结构。
2.一轮复习的记忆倾向于展开;侧重于点。二轮
复习的记忆倾向于浓缩;侧重于网。
3.一轮复习是“会”—“记”;二轮复习是
“记”—“熟”。第一项任务:形成知识网络系统并强化记忆四、2019年高考复习备考策略建议(二)二轮复习的基本任务第一项任务:形成知识网络系统并强化记忆第二项任务:在系统把握的基础上综合运用 一轮复习的特点是“知识单项”、“跨度小”、 “解题思路较为单一”。能力要求:低----中。
二轮复习的特点是“知识多项”,“跨度大”、“解题思路多变”。能力要求:中----高。四、2019年高考复习备考策略建议(二)二轮复习的基本任务第一项任务:形成知识网络系统并强化记忆第二项任务:在系统把握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第三项任务:提高考生解题的速度及准确性一轮复习侧重于做“对”。
二轮复习既要“对”,又要“快”。为了“快”,必须“准”。为了“准”,必须“熟”、“巧”。
“快”、“准”、“熟”、“巧”缺一不可。四、2019年高考复习备考策略建议(三)二轮复习备考策略1.重视过程、注重方法,构建“大体系、小专题”
知识网络结构四、2019年高考复习备考策略建议(三)二轮复习备考策略2.联系实际,注重应用——高考命题要求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出活题、考能力
——立足于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题,其
试题背景材料新颖,蕴含已知信息和新信息,但严
格不超纲
——突出考查实验能力
——简单应用只涉及某个知识点,综合应用涉及多个知
识点,乃至跨学科的相关知识点四、2019年高考复习备考策略建议(三)二轮复习备考策略3.发散思维,适当拓展——对专题涉及的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要进行适
当地拓展和引申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批判性思考和创新意识
为前提,综合复习尤其重视开拓思维
——实验教学是普遍的薄弱环节,综合复习阶段要予
以足够重视综合复习案例
——细胞癌变的思维导图四、2019年高考复习备考策略建议(三)二轮复习备考策略4.专题训练,“做中学”的过程中促进知识的内化
和能力的提升步骤I——专题训练步骤II——专题讲评步骤III——专题过关 步骤IV——专题补救 步骤V——归纳与总结四、2019年高考复习备考策略建议(三)二轮复习备考策略4.专题训练,“做中学”的过程中促进知识的内化
和能力的提升步骤I——专题训练教师精选能够综合应用知识、强化训练方法、发展提升能力的典型习题,或利用近三年本专题的各地高考真题、经典模拟题编写本专题训练,以“中档题”为主、“难题”、 “易题”搭配合理, 杜绝“偏题”和“怪题”的出现,力求覆盖本专题高频考点和题型,复习本专题前学生做,暴露知识和能力上的缺陷,教师认真批改搜集学生做的过程中存在的知识和能力问题。四、2019年高考复习备考策略建议(三)二轮复习备考策略4.专题训练,“做中学”的过程中促进知识的内化
和能力的提升步骤Ⅱ——专题讲评四、2019年高考复习备考策略建议(三)二轮复习备考策略4.专题训练,“做中学”的过程中促进知识的内化
和能力的提升步骤III——专题过关 针对专题训练学生的问题结合专题讲评后学生的反馈,命制针对性的专题过关检测,以检测专题复习的效果,并判断是否还有知识、能力方面的复习漏洞。步骤IV——专题补救 通过对专题过关检测结果的分析,发现知识、能力漏洞,及时弥补。四、2019年高考复习备考策略建议(三)二轮复习备考策略4.专题训练,“做中学”的过程中促进知识的内化
和能力的提升步骤V——归纳与总结布置任务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知识、典型题目的整理和知识网络的构建。四、2019年高考复习备考策略建议(三)二轮复习备考策略5.用好教材,以“本”为本
教材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高考命题“万变不离其宗”,不仅知识内容来自教材,一些题干或选项关于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的术语也来自教材。例如,2015年第5题考查了朊粒的增殖,这一题的题干信息实际来源于必修2第4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一节(P.69)中的“资料分析”,若在平时教学中忽略了此部分内容,该题对于学生来说就会有较大难度。四、2019年高考复习备考策略建议(三)二轮复习备考策略5.用好教材,以“本”为本
四、2019年高考复习备考策略建议(三)二轮复习备考策略5.用好教材,以“本”为本
四、2019年高考复习备考策略建议(三)二轮复习备考策略6.换个角度重温教材(1)研读教材的正文(包括前言、实验、资料分析、技
能训练、控制变量对比实验等与实验设计相关内容)
①记忆描述事实性知识的术语、数字和符号
②关注经典实验及其研究的方法
③表述概念要素、原理要点、理论观点的主题词、短语
或短句
④图表、文字要真正弄清其含义,深化对相关知识的理
解,充分挖掘教材中隐含的丰富信息,加强对基础知
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准确、深刻理解。四、2019年高考复习备考策略建议(三)二轮复习备考策略6.换个角度重温教材(2)阅读课本中辅助学习资料,深化理解、拓展视野
① “本节聚焦”梳理章节主要内容
②“问题讨论”强化单元知识点
③“为什么?”、“思考与讨论”促使你积极思考
④“想象空间”、“相关信息”、“科学方法”有利
于扩展知识面
⑤“与生活的联系”、“与生产的联系”、“科学.技
术.社会”将相关知识深化和应用
四、2019年高考复习备考策略建议(三)二轮复习备考策略6.换个角度重温教材(3)认真阅读本章小结和课后题
很多教师认为课后题在高一、高二时已经做过,所以复习过程没有必要再做,其实,有些课后题是备考很好的素材,它不但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能反应学生的思维方式
“本章小结”是对本章各小节重点内容的高度概括,通过对“本章小结”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的重点,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所学知识小范围内的系统化,求同存异
四、2019年高考复习备考策略建议(三)二轮复习备考策略7.学生需要做到四、2019年高考复习备考策略建议(四)三轮复习备考策略感谢聆听,
敬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