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阳高中08-0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惠阳高中08-0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4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7-27 13:4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东惠阳高级中学2008—2009学年度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文科历史试卷
一、客观题:(本大题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用动力的革命是指
A、铁器时代的到来 B、牛耕的出现
C、灌溉事业的发展 D、铁犁的运用
2、古代中国城市的商业活动突破了地域和时间限制是在
A、汉 B、唐 C、宋 D、明
3、中国人最早使用铁器可以追溯到
A、夏商 B、春秋 C、秦汉 D、隋唐
4、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经说过,他航行的目的是“为上帝和皇帝陛下服务,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并像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其中“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是指
A.给土著人带去资产阶级人文思想 B.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
C.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 D.使土著人皈依天主教
5、下列政策中哪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健康发展
①重农抑商 ②海禁 ③闭关锁国 ④采用白银为主要流通货币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6、唐代改革的生产工具是:
A、直辕犁 B、曲辕犁 C、翻车 D、铁犁
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
A.农村?? B.沿海地区?? C.城市?? D.国营经济
8、以下哪些是国家设立的经济特区
①深圳 ②珠海 ③厦门 ④上海浦东 ⑤汕头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9、新航路的开辟带来的影响有
①欧洲的主要商路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②欧洲同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③欧洲金银价格下跌,物价暴涨 ④欧洲封建制度得以巩固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
10、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首先开始于
? A.工业?? B.农业?? C.商业?? D.股市
11、罗斯福新政与传统的资产阶级统治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缓和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B.国家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保护资本主义的自由竟争???????? D.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12、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其中日本经济发展模式是
A.政府主导型经济 B.社会市场经济
C.混合市场经济 D.计划指导型经济
13、我国封建社会,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形式是:
A、购买 B、转让 C、继承 D、土地兼并
14、南北朝时期我国发明的炼钢法是:
A、块炼钢 B、灌钢法 C、用煤炼钢 D、用木炭炼钢
15、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 
①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 ②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③“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④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16、官营手工业在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中占有优势,以下不属于它的主要特点的是
A.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大规模的作坊生产  
B.主要生产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和武器  
C.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D.主要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  
17、我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①形成于战国时期 ②长期保持了社会的稳定 ③是封建社会传统的经济政策 ④在封建社会中始终发挥着积极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明朝实行禁海政策,长期闭关锁国的根本原因是  
A.“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不需要与外国交流   
B.是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产物  
C.清政府害怕外国人支持汉人进行反清斗争   
D.造船技术落后,不适应远洋航海  
19、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海洋是   
①大西洋 ②印度洋 ③北冰洋 ④太平洋  
A.①②③ B.④①③ C.①④② D.④②①  
20、蒸汽动力的出现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有  
①使工厂摆脱了水力条件的限制 ②促使工业化速度加快 ③促使工厂由集中走向分散 ④带来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1、20世纪之交,石油工业的迅猛发展和陆空交通工具的重大发明有赖于 
A.发电机的发明 B.内燃机的发明 C.蒸汽机的发明 D.飞艇的发明  
22、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茶叶和生丝的出口量猛增。这一现象说明的实质性问题是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茶叶和生丝日益商品化 D.生产茶、丝获利多,并逐渐掌握自己的命运  
23、被称为“海上的马车夫”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西班牙 D、荷兰
24、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外商企业的刺激 B.洋务运动的影响  
C.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D.明清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  
25、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是在 
A.“一战”期间 B.洋务运动时期 C.戊戌变法期间 D.辛亥革命时期  
26、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的第一条建铁路是 
A.淞沪铁路 B.京汉铁路 C.京张铁路 D.唐胥铁路  
27、19世纪90年代,天津武举李福明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官府见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李福明去官府讲理,结果被扣上“私设磨房”、“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武举功名,“交刑部治罪。”面粉厂被迫关闭。这则材料说明民族工业
A.发展迅速 B.受到本国封建势力的压制
C.内部管理不善 D.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
28、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唱遍大江南北,歌中唱道:“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下列情景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A.一对新人身着西服、婚纱在外滩拍照 B.恋爱中的男女在咖啡馆、电影院约会
C.一群爱国学生在街头巷尾发抗日传单 D.张先生在网上紧张查看股市走势行情
29、美国财政部长福勒曾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令福勒引以为豪的事件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B.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签订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D.世界贸易组织成功运作
30、《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与《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公布的数据相比:跨国公司增加了2000家,国外分支机构增加了10万家。这表明:
A.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B.经济本土化趋势加强
C.世界统一趋势加强????? D.单极格局趋势加强
31、下列各项中,合作水平最高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是:
A.欧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东盟 D.亚太经合组织
32、“当其他人在编写游戏规则时,一个外向型的中国绝不能袖手旁观。”这句话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态度。经过长达15年的艰苦谈判,中国终于在2001年底正式加入:
A..世界贸易组织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银行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33、1878年,爱迪生在报上预告一项新发明,结果煤气公司的股票猛跌,因为这意味着普遍使用的煤气灯将要被淘汰。这项新发明是
34、右图是1929-1933经济危机期间,美国修建的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该工程是一项水坝、水电站、航运、防洪兼有的水利系统。美国政府修建这一工程的直接目的是
A.该地区水患严重,根治水患迫在眉睫
B.解决就业问题,从而扩大消费,刺激生产
C.国家在危机期间也不能放弃大型工程的修建
D.制造繁荣景象以增加美国人民反危机的信心 
35、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 ?B.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受到挑战
C.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始终是对立的 D.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
36、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他主张欧洲联合的目的是
A恢复欧洲在世界上的中心地位 B恢复欧洲人在世界上的优越感
C增强欧洲同美苏抗衡的力量 D.增强欧洲摆脱美国的控制
37、二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是:
①世界银行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③关贸总协定④布雷顿森林体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8、下列哪次会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39、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建立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国民经济的恢复 D、一五计划的完成
40、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是( )
A.《点石斋画报》 B.《申报》 C.《小说林》 D.《新小说》
二、主观题:(本大题共三个小题,总分40分,其中41题10分,42题14分,43题16分)
41、阅读以下材料(10分)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概括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2分)
(2)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其政治保障和劳动力条件是如何形成的?(3分)
(3)材料中蒸汽机是由谁改良后广泛应用于生产的?举两例说明蒸汽机在交通方面的成功应用。(3分)
(4)受工业革命的影响,当时盛行什么经济思想?该经济思想的创立者是谁?(2分)
42.阅读下列图表和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共14分)
材料一: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地点
创办人
企业名称
上海
方举赞
发昌机器厂
南海
陈启沅
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
朱其昂
贻来牟机器磨坊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但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
回答:
(1)材料一中民族企业与明代“机房”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2分)
其分布地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2分)
(2)根据材料二,说说为什么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而到20年代中期又衰落下去?(4分)
(3)从张謇企业的历史命运,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认识?(2分)
(4)扼要概括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近代的发展历程。(4分)
43、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亚太地区、欧洲和北美地区均出现了一些大的区域性经济集团。(16分)
(1)请你各举一例:区域性经济集团组织和世界性贸易组织,(4分)
(2)谈谈你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之间关系的认识。(6分)
(3)面对经济全球一体化,你认为中国应采取什么措施?(6分)
广东惠阳高级中学2008—2009学年度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文科历史试卷
答题卡

41、(1)

(2)

(3)

(4)

42、(1)




(2)






(3)

(4)



43、(1)
(2)
(3)
高一期末考试文科历史答案:
一、客观题:
1--5 BCBDD 6--10 BADCD 11—15 BDDBB 16—20 DABCC
21—25 BBDDA 26—30 CBDAA 31—35 AACBC 36—40 CACBB
二、主观题:
41.(1)直接原因:市场的需求。(2分)
(2)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资产阶级革命)、圈地运动。(3分)
(3)瓦特;汽船和蒸汽机车。(3分)
(4)自由主义思想;亚当?斯密(2分)
42.(1)不同点:明代“机房”主要为手工劳动,民族企业是机器生产。(2分)
特点:近代民族企业多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2分)
(2)迅速发展的原因:辛亥革命的推动;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衰落原因: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加大对华经济侵略。(2分)
(3)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2分)
(4)19纪纪七十年代产生;甲午战后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形成春天;国民政府时期艰难曲折。(4分)
43、答案:
(1)举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世贸组织等。(4分)
(2)认识:从根本上说,都是现代化科技发展、世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 从整体上看,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将是全球化的一个阶梯。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经济全球化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终归宿。二者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同时存在,并行发展。(6分)
(3)利用WTO成员身份,积极争取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减少不利因素;运用国际惯例,不断增强我国经济的竞争力;依据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加强经济结构调整;营建一个和平稳定的国内、国际环境。(6分)
本试卷由21世纪教育网http://www.21cnjy.com/供稿,下载更多教学资源,请登录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