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老王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老王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3-04 18:12: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 老王
知 识 积 累
字音字形
愧怍(zuò) 攥着(zuàn) 滞(zhì)笨 伛(yǔ)偻 眼翳(yì) 骷髅(kū lóu) 荒僻(pì) 取缔(dì) 惶恐(huáng) 塌败(tā) 绛紫色(jiàng)
蹬(dēng) 绷(bēng) 肿胀(zhàng) 镶嵌(xiāng) 侮辱(wǔ)
词语释义
镶嵌:某物被嵌入大框中。 滞笨:呆滞笨拙。
愧怍:惭愧。 塌败:塌陷破败。
荒僻:荒凉偏僻。 惶恐:惊慌害怕。
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 扶病:带着病(做某件事)
伛偻:弯(腰)曲(背)。 眼翳:眼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骷髅:干枯无肉的死人头骨或全副骨骼。
内容主旨
这篇散文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又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表现了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给予的关心、同情和尊重。本文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社会应该以人道主义精神来关心不幸者。老王的“善”体现在:愿意给我们家送冰块,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在去世的前一天,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老王的“苦”体现在:生活艰难,孤苦伶仃,生理上的缺陷,谋生手段苦。
重点难点
“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中的“镶嵌”一词表达了什么意义?老王像僵尸的这段肖像描写有什么作用?作者的善良、老王的善良分别表现在哪些地方?
写出了老王身体僵硬不灵活,病得很重,没有活力。一是突出其贫病交加的悲惨;二是衬托他的人品,临死前仍不忘报恩,还人情。作者的善良有许多表现: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尽管老王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作者的善良还表现在关心老王生活,老王将三轮改成平板三轮,生意不好做,作者关切地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作者的女儿也像她一样善良,知道老王有夜盲症,送给他大瓶鱼肝油。老王的善良也有许多表现:愿意给我们带送冰块,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中 考 对 接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一次,他撞在电杆(gān)上,撞得半面肿怅,又青又紫。
B.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zhuàn)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C.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sǎn)成一堆骨头。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D.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dá)的话,啄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
2.(2018·兰州)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是生命之源。在文学创作中,灵感来源于水的作品经久不息。
B.好朋友遇到困难,他却爱莫能助,不能施以援手,内心感到十分遗憾。
C.一些家长曲解了学习的目的,将考上大学当作孩子上学的不二法门。
D.他的演讲抛砖引玉,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引发了现场听众的热烈讨论。
3.(2018·凉山州)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同学们热心的帮助下,使小明改掉了许多坏毛病。
B.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并表决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C.能否摆正心态,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D.4月8日,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题为《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的演讲。
4.对下列句子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外貌描写)
B.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语言描写)
C.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动作描写)
D.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心理描写)
5.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杨绛的学生这样评价她:无事,决不惹事,有事,决不怕事。
B.读宋词,往往会读出感伤、哀怨、忧思……等情感。
C.你参加了《翰墨飘香》主题书法大赛了吗?获得了第几名?
D.纸质书、电子书,手抄本、印刷本,书的载体、形式变了,喜欢阅读应不拘泥于是什么书。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偏重于抒情言志,诗歌的情感往往寄托在鲜明独特的意象上,通过意象营造出生动感人的意境
B.《老王》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是女作家、翻译家杨绛,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等。她在叙事散文《老王》中记叙了与老王的交往经历,表达了她对老王深切的愧怍之情,也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可贵的自省精神。
C.古代跟年龄相关的称谓很多。如“垂髫”,指小孩;“花甲”,指六十岁的老人;“加冠”,指年已十六的男子。
D.《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
二、阅读提升
(2018·柳州)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人为什么要善良
鲁西西
在我家附近,有一个小小修车铺。我第一次去大叔那里补胎,他干完活,满手油污地立在那里,对我说:好了。
我问,师傅,多少钱?他说:“4块。”
我忍不住惊讶,在这城市,这种脏累的活,时间成本和店租成本,收费却这么低廉。
他老婆闻讯而来,纠正道:“5块。”
大叔不高兴地扭过头,冲他老婆说:“我说4块就4块!”
他老婆说:“你每次都这样!”战火仿佛一触即燃。
不想看两口子因为一块钱而吵架,我连忙喊:“你们不要吵啦!”丢下5块钱跑了。
后来我都把车推到他店里修,等待的时候,就会观察他的店面。不足10平方,供一家三口做生意、吃饭、阁楼上睡觉。条件很艰苦。
有一次,他修车的时候,我坐在旁边看他修。我才发现他有一只手的手指不太灵活,仔细一看,发现他的四个手指齐齐断过,是重新接过的。
可是,大叔每次修车,要的价格都是那么低。补胎5块,调整刹车5块,家里收到的小书架,抱下来请他帮忙拼装仍是5块。我常常在想,他一天要赚多少个5块才能维持他的生活呢?我真的情愿多给他一些,但是我从来没有这么做。
有一年春节,他回江西老家过年,我发现他回来以后搬到隔壁更小更偏僻的店面。
我向他买了充电器,用了几个月,充电器被我弄坏了。
我带着旧的充电器跑下去,对他说:“师傅,买个充电器。这个坏了,给你。”(我是想把坏的那个给他,好让他回收卖一点钱。)
不料,他看了一眼坏的充电器上的字,然后对我说:“你这充电器超过保质期有几天了。不过我还是给你换个好的吧?”我把钱递给他。他不肯收,他说:“不要钱,我帮你换了。”
那一刻,我心里非常非常的感动。为什么一个这么贫穷的人,仍然愿意对陌生人心怀着慷慨。愿
意给予。他明明比我更需要钱。
我愣在那里,但我没有拒绝他的好意。只不过是几十块钱,但是我就是愿意承他的情,接受这份庞大的、震撼我内心的善意。
只是后来,我每次去他店里买东西,都是尽量选最贵的。有一次我的车坏了,需要更换刹车零件。他告诉我,店里的刹车零件从20块到100块,价格不等,问我要哪一种。我不假思索地选择了100块的。因为我以为贵的东西,他赚的利润可以高一些。
事实上,他的价格总是比外面要便宜。
有一天,车在半路上爆胎了,我不想在就近的修车店处理,就气喘吁吁地推到他的店里,花了半个小时,搞得我汗流浃背。我心里有个可笑的想法,想要让他多赚点。我把车放他店门一扔,交待师傅“我一会儿再回来拿”。等我洗完澡再下来,发现车还没修。我就吃惊地问:“师傅,怎么还没有修啊?”
两口子笑呵呵地站在门口冲我说:“因为要换胎,价钱高,没有经过你同意哪敢换啊。”
我认真地对他说:“师傅,我永远相信你的人品,你觉得怎么修就怎么修,要多少钱就多少钱。”这是我第一次当面赞美他。
真正的善良是大叔这样的人。他的善良,会让我也想做个善良的人。
对于一个善良的人来说,我想,我所能做的最大善良,就是坦然接受对方的给予的善意。呵护这份善意,不轻易同情与施舍,让善良的人用他们安心而体面的方式赚钱。
(摘自2018年《青年文摘》,有改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的“我”用自己的方式屡次帮助修车的大叔。请概括“我”帮助大叔的三件事以及这样做的原因。
8.请根据括号里的提示对文中画线的语句进行品析。
(1)我说4块就4块!他老婆说:“你每次都这样!”(品析句中加点的词,从中可以看出大叔是个怎样的人?)
(2)只不过是几十块钱,但是我就是愿意承他的情,接受这份庞大的,震撼我内心的善意。(如何理解“只不过”几十块钱,“我”却说是“庞大的”善意?)
9.如果把文章的标题“人为什么要善良”换成“人要善良”,你觉得好吗?为什么?
10.请结合文章说说人为什么要善良。
三、综合运用
11.(2017·泰安)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做题。
尽管社会飞速发展,但是雷锋精神依然不会过时。雷锋无限忠诚、乐于助人、积极向上、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他是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坚守道德高地的时代英雄。
50多年来,雷锋精神始终与我们同在。对于那些质疑、恶搞、丑化雷锋一样英雄人物的歪风,我们要坚决说“不”!
“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英雄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更是凝聚起人民群众向心力的关键所在。对英雄尊重与否,体现一个民族认知水平、理性能力的高低。有英雄而不敬重,无疑是自毁精神长城,是民族风骨的自我矮化。捍卫英雄,是当代人___________的使命,每一个青少年都___________。我们要让雷锋精神在祖国大地蔚然成风。
①在文中两处横线上分别填上一个四字短语(或成语)
②读了上面的文字后,你有什么感想,请写出一段话。(不超过50字)
作为新时期的青少年、未来祖国建设的主力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练笔
12.我们身边也可能有许多的“老王”……让我们把关注的眼光悄悄投射在这些普通的人身上,把滚烫的热情倾注在这些善良的人们心间,让我们以善良去体察善良,彼此温暖身心,让世界多一些真挚和温情。写一篇关于爱心的文章,100字左右。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 解析:A.不正确,“肿怅”的“怅”应为“胀”;B.不正确,“zhuàn”应为“zuàn”;D.不正确,“啄磨”的“啄”应为“琢”.
2.B 解析:A.使用有误,经久不息:经过长时间停不下来。所以该成语不合语境。C.使用有误,不二法门:原为佛家语,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所以该成语使用有误。D.使用有误,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属谦敬错位,是错误的。
3.D 解析:A.缺主语,删除“使”;B语序不当,“通过并表决”改为“表决并通过”;C.两面对一面的问题,删除“否”。
4.D 解析:D.有误,这句话是作者的叙述并不是老王的心理活动。
5.D 解析:A.“无事,决不惹事,有事,决不怕事”是一个并列复句,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应用分号,所以应改为“无事,决不惹事;有事,决不怕事”。B.省略号就表示“等”“等等”,省略号和“等”字,都可表列举省略,两者用一即可,不能同时使用,所以此句中省略号与“等”同时使用是错误的。C.根据此句中说话人提出的“获得了第几名”这一问题,可知说话人已经知道对方参加了《翰墨飘香》主题书法大赛,所以第一处问号应改为“,”。D.正确。“纸质书、电子书”与“手抄本、印刷本”从不同角度来说“书”,所以中间用了“,”
6.C 解析:“加冠”,指年已二十的成年男子。
7.把坏的充电器送给他换刹车零件选择价位高的买特意推车走半小时,把车扔在他店里修原因:想让他多赚点钱(或:让他用安心而体面的方式赚钱)
8.(1)示例:“就”字写出毋庸置疑(或:无可辩驳,不容商量,下定决心,强调)语气。“都”暗示这个收费标准向来如此(或:说明对别人也如此,说明一直是这样)。这两个加点词可以看出大叔是一个诚实守信(或:说一不二,不贪婪,实在,质朴)的人。
(2)示例:“只不过”指对于“我”来说钱的数量少,然而,“这么贫穷的人,仍然对陌生人心怀着慷慨,愿意给予”这种贫穷中的高贵异常可贵,所以说这份善意是“庞大的”。9.示例一:我觉得不好。因为原标题用设问的方式引人深思,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或:用和读者讨论的口吻,显得更亲切),而换成新标题则没有这样的效果,显得生硬。示例二:我觉得不好。因为新标题直接点明中心(或:明确表达作者的观点,对读者起到一定的告诫、勉励作用),原来的标题没有这样的效果,显得态度模糊。
10.示例:“他的善良,会让我也想做个善良的人”,善良能让更多人成为善良的人。“我每次去他店里买东西,都是尽量选最贵的”(或“我”选择贵的刹车零件买),善良会收获更多来自他人的善意,手留余香。“我永远相信你的人品”(或“我”把车放心地扔在大叔店里修),善良会收获别人的信任。“我所能做到的最大的善良,就是坦然接受对方给予的善意。呵护这份善良,不轻易同情与施舍,让善良的人用安心而体面的方式赚钱”,善良会让善良延续下去。
11.①义不容辞 责无旁贷
②我们要学习并弘扬雷锋(英雄)精神,捍卫英雄,抵制、摒弃一切污损英雄精神的行为,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