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八单元 一战后的经济发展与民族独立运动 单元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八单元 一战后的经济发展与民族独立运动 单元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04 19:4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 一战后的经济发展与民族独立运动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列宁曾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就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验做出判断。”列宁为此进行的比较成功的“实验”是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D.建立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2.苏联的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有所不同,它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其主要目的是( )
A.使苏联经济不依赖于资本主义国家 B.追求发展的速度和效益
C.重工业更有利于国计民生 D.增强苏联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列宁曾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导致这一错误的根本原因是( )
A.扩大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范围 B.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很快就会灭亡
C.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D.帝国主义仇恨苏俄,对其实行经济封锁
4.20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资本家可以在苏联经营企业,这主要(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十月革命的胜利 D.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5.1917年3月,俄国发生了( )
A.十月革命 B.二月革命
C.农奴制改革 D.自由民权运动
6.二月革命发生时,布尔什维克党的力量和影响还比较小,但到十月革命时,它已得到了民众广泛的支持,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布尔什维克党( )
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政治目标深得民心
B是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C.掌握了国家政权和军事力量
D.提出的关于“和平”“面包”的口号深得人心
7.对于苏联创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某种经济政治体制,有学者认为:从富国强兵的角度来说,成绩是辉煌的,但从社会的全面发展来说,是不成功的。该体制是指( )
A.战时共产主义体制 B.工业化体制
C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20世纪3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遭受经济大危机之时,哪一个国家却从落后的农业国逐渐变成工业强国( )
A苏联 B波兰 C.印度 D.中国
9.下列属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贡献( )
A揭开了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B给英国经济造成了一定打击
C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和民族自信
D.彻底完成了印度的独立大业
10.有人这样描写一位伟人:“他有宗教家仁厚的胸怀,革命家雄浑的魄力,凭着一把盐,几部纺织机…成为顶天立地的“圣雄”,他是( )
A.凯末尔 B.威尔逊 C.甘地 D.列宁
11.《甘地在法庭上的书面声明》中记载:“愚见认为,与邪恶不合作正如与善良合作一样,都是一种责任……既然邪恶只能靠暴力来维持,那么对邪恶不予支持,就需要完全戒除暴力。”甘地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 )
A.号召印度人民开展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B.废除了哈里发制
C.打击寡头势力,确立中央集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
D.迫使英国政府有条件地承认印度独立
12.下列不属于凯末尔改革的措施的是( )
A.实行政教分离
B.推行世俗化改革
C.限制主要农产品的生产,销毁过剩的农产品,由政府给予农场主补偿
D.发展民族经济,兴办近代工业企业
13.1929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14.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成功”主要体现在( )
A.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B.使美国经济缓慢地得到恢复
C.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D.加强了中央集权
15.假如时间可以倒流,让你生活在1932年,你可能在中国、苏联和英国分别看到的景象是( )
A.中国发生战乱,苏联正在执行第四个五年计划,英国遭受经济危机之苦
B.中国发生战乱,苏联在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英国正在推行罗斯福新政
C.国民党“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正在进行,英国遭受经济危机之苦
D.中国爆发五四运动,苏联在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英国在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
材料二

斯大林格勒的拖拉机厂 俄国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请回答:
(1)邓小平说的“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6分)
(2)从材料二的两幅图中,可以看出苏联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期间确立了什么经济建设路线?(6分)
(3)“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指的是什么?(4分)
(4)这种“模式”的特点有哪些?(4分)
17.(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宗主国忙于互相厮杀,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它们的民族工业得以乘隙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壮大起来,成为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的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帝国主义国家还从殖民地大量征兵,这就促使殖民地的人民熟悉了军事技术装备和革新的机械,他们反过来又利用学到的本领去反对殖民统治者。列宁说:“帝国主义战争也唤醒了东方,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了国际政治生活。”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出现民族解放运动的客观原因。(10分)
(2)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出现了什么重要的民族民主运动?(5分)
18.(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在1935年5月6日成立了工程振兴署,实施了一系列公共工程,以提供更多的以工代贩机会。项目标准是要有使用价值、属于劳动密集类型,为工人提供的工资高于教济标准但低于私人部门的工资水平。按照这一标准,政府确定了机场道路等基础设施、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植树造林、农村电气规划、城市规划和城区改造以及文化艺术活动等,并成立专门的以工代赈机构,包括公共工程署、民用工程署、工程振兴署和全国青年总署等进行管理。在整个新政期间,政府通过这些工程为包括非熟练工人、毕业的高中生与大学生、失业的艺术家等在内的各种人员创造了各种类型的工作机会约900万个,美国也由此修筑了上千座机场、上万个运动场、800多家校合和医院等。
一摘编自高世样、张军扩《罗斯福新政及对中国的启示》
请回答: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制定相关“项目标准”的原因及项目安排的特点。
第八单元 一战后的经济发展与民族独立运动 单元测试答案
1-5 BACBB
6-10 DCACC
11-15 ACCCC
16.(1)实施新经济政策。因为新经济政策从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2)农业集体化、社会主义工业化。
(3)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4)经济上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用行政命令的方法管理经济,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政治上党政不分,权力过于集中,民主法制被忽视。
17.(1)帝国主义力量在战争中受到削弱;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帝国主义国家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统治客观上为当地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五四运动。
18.原因:尽可能多地为失业工人提供就业岗位,避免失业者依赖政府救济,保证对私人企业的劳动力供应。
特点:将克服危机的短期需要与促进经济发展的长远计划相结合。(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