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1956-1976)
1.了解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总路线”
的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
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
3.知道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先进人物的卓越
贡献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
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
速发展的需要
第二对主
要矛盾
落后的农业国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
工业国的要求
第一对主
要矛盾
我国的实际情况
人民的要求(或需要)
1.探索中的良好开端
(1)时间、地点:
(2)概况:
(3)为什么说中共八大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中共八大当时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制定的任务符合当时的国情
1956年,在北京召开
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中共八大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是探索中的良好开端
2.探索中的重大失误
(1)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958年,人民日报元旦献词《乘风破浪》
材料一: “此件印发军委会议各同志,超过英国,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七年,只需要两年到三年,两年是可能的。——《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1)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是否正确?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指明了党的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
片面强调“快”,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在钢产量等方面)赫鲁晓夫同志告诉我们,15年后,苏联可以超过美国。我也可以讲,15年后,我们可能赶上和超过英国。……在15年后,在我们阵营中间,苏联超过美国,中国超过英国。
——毛泽东1957年11月18日在莫斯科
“左”倾错误
①表现:工业上,大炼钢铁;农业上,虚报产量
②后果: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1959至1961
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③评价: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
况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在农业和工业上的表现有哪些呢?
A.大跃进
深耕细作产量高,
一棵玉米冲云霄;
彩云栓住玉米腰,
吓得月亮弯了腰。
跃进产量高
农业上:虚报产量
大炼
钢铁
为 实 现 钢 产 量
1070 万 吨 而 奋 战!
以 钢 为 纲 ,
全 面 跃 进!
工业
——大炼钢铁
“大跃进”的主要表现为大办工业、农业,
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这种完全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的盲目蛮干,
不但会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国
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真是进了共产主义了”
反正干多干少晚上食堂都吃的一样
共产风
加入人民公社后,人们敞开肚皮享受着不花钱的饭菜,有人说:“真是进了共产主义了。”
饭后上工,社员在地里拿工具懒洋洋地什么都不干,邻居大婶还说:“别那么卖力了,反正干多干少晚上食堂吃的都一样。”
特点是“一大二公”。
大:规模大。
公:公有化程度高。
1958年 毛泽东召提出了把小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有计划地适当地合并为大型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议。
毛泽东说:"还是办人民公社好,它的好处是,可以把工、农、商、学、兵合在一起,便于领导。
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形式是越大越公越好,在生产关系的变革上盲目求快求纯。
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脱离我国国情,脱离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广大群众与干部的觉悟程度,挫伤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越大越公:规模大,公有制程度高)
1961年全面调整
“大跃进”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自然灾害等
严重经济困难
“左”的错误
1959年10月至1960年4月,信阳地区的大批农民饿死,称之为信阳事件。当时信阳地区所属的18个县市,有15个县市出现了大批农民非正常死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急于求成,
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②自然灾害严重
导致了什么后果?
——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启示:
(3)国民经济调整
①表现:
②成效:
七千人大会
这次会议对推动国民经济全面调整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
2.探索中的重大失误
天灾
人祸
人民公社化运动
自然灾害严重
“大跃进”
总路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反映了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1959-1961年国民经济困难
调整(八字方针)
毛泽东认为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都将存在资产阶级,并企图复辟资本主义,这是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他要求全党对阶级斗争问题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号召千万不能忘记阶级斗争。
——摘自《文化大革命简史》
毛泽东认为当时的中国应优先解决什么问题?
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抓阶级斗争
由此可见,导致文革的原因是什么?
毛泽东对形势的错误判断
清华红卫兵宣传破四旧
1.原因:
2.时间:
毛泽东对形势的错误判断,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1966年夏——1976年10月
3.动乱局面
毁文物
烧古籍
拆匾额
拆寺庙 斗和尚
(1)红卫兵运动
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等人组织中央文革小组,他们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江青
张春桥
陈伯达
康生
毁文物
烧古籍
拆寺庙 斗和尚
各地出现打砸抢事件,学校停课,工厂停工。
砸校牌
毛泽东在天安门8次接见红卫兵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毛主席发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中国政府组织大量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在农村定居和劳动的群众路线运动
批斗刘少奇
在火葬单上,刘少奇的名字被改为“刘卫黄”,
共和国主席成了“无业”游民
刘少奇被迫害致死
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飞机仓皇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九一三事件)
林彪反革命集团
张春桥
“四人帮”
江 青
姚文元
王洪文
(“文革”结束的标志)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欢庆粉碎“四人帮”
审判席上的“四人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刘少奇曾经说过: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谁罢免了我国家主席?要审判,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 “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
十年文革中,红卫兵运动最初是走上街头破四旧,在“造反有理”的口号下,很快发展到抄家、打人、砸物等全国内乱的局面,文革整了1亿人,非正常死亡773万人。无数优秀文化典籍被付之一炬,大量国家文物遭受洗劫,知识分子、民主人士和各级干部遭到批斗。
十年“文化大革命”我国经济损失5000亿元之多,而1949—1979年的基建投资总共才6000亿元。这就是说文革消耗了建国后的大部分的能量。职工平均工资下降4.9%;农民平均收入没有增加,许多农民甚至连温饱都难保证。
文革死亡人数:官方的统计数字是:“总的估计,因大量冤假错案受到诬陷、迫害和株连的达到一亿人以上。”
5.影响
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重大历史问题的决议》
6.启示和教训
①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必须坚定不移的把工作中心转到
经济建设上来
②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阶级斗争要作科学的分析
③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④必须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 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钢铁
油田
新兴工业
(电子、原子能、航天)
交通
水利和生物
2.模范人物
1.成就
是一次严重失误,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文化
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