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光和颜色 导学案(无答案) (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节 光和颜色 导学案(无答案) (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3-05 09:21:58

文档简介

第4节 光和颜色
第1课时 光源、光的直线传播




  本节课主要介绍“光源”“光的直线传播”。通过“光源”插图,帮助学生认识许多物体能发光和“光源”的定义;通过探究实验活动,引导学生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并启发学生用其他材料设计实验,来进一步验证光的直线传播。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光源。
 ②理解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③知道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记住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3×108 m/s。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思考、上网查阅资料等,了解光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②经历探究光在空气中和水中沿直线传播规律的过程,重点培养学生设计实验(主要是显示光路)的能力。
 ③学会用“光线”描述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学习用作图法分析影子等光学现象的成因。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①通过观察和探究,使学生养成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其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的规律。
教学难点
 ①解释简单的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②光传播与声传播的区别。
重难点处理策略 
列举生活实例,让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理解光源的定义、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突出重点,设计探究活动突破难点。
探究点一 光源
[情景展示]
[问题探究] 你能说出以上发光物体的共同特征吗?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都能自行发光。科学上把自身会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以上物体都是光源。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二 光的直线传播
[情景展示1]
[问题探究] 通过以上探究你能总结出光的传播路线是怎样的吗?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为了形象地表示光的传播情况,常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这样的线叫作光线。(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模型法)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展示2]
[问题探究] 通过以上探究你能总结出什么结论?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小孔成像的条件是孔要小。小孔成像现象说明光在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继续探究] 浓密的树荫下的光斑为什么是大大小小的圆形呢?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光斑是太阳的像,由于孔离地面的距离不同,因此光斑的大小不同。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三 光速
[情景展示]
[问题探究] 百米赛跑时,为什么终点计时员要在看到起点发令枪冒烟时就开始计时,而不是听到声音才开始计时?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每秒达3×105 km,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稍慢一些,但可近似认为相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的,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的。天文学上常用光在一年里传播的距离即光年来计量天体间的距离。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 光的色散、物体的颜色和看不见的光




本节课主要学习光的色散、物体的颜色和看不见的光,通过探究实验活动,引导学生对光的色散、物体的颜色和看不见的光等知识进一步学习,并启发学生产生用科学知识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白光是由七种单色光组成的。
 ②知道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③知道光的三原色及颜料的三原色。
 ④知道看不见的光。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光的色散实验,了解实验是研究科学问题的重要方法。
 ②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学习处理信息的方法。
 ③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不透明物体和透明物体颜色的成因。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会现实世界的绚丽多彩和美好,更加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热爱世界。
 ②通过亲身体验,感悟实验方法对学习科学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①光的色散现象和物体的颜色。
 ②可见光和不可见光的特点及应用。
教学难点
 ①物体颜色的判断。
 ②不可见光的特点。
重难点处理策略 
通过探究实验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光的色散、物体的颜色和看不见的光的特点,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探究点一 光的色散
[情景展示1]
[问题探究] 通过探究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我们把不能再分解的光叫作单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作复色光。早在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就做过这样的实验:他让太阳光穿过一条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彩色光带中的颜色是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的,从而发现了光的色散现象。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展示2]
[问题探究] 你知道彩虹是如何形成的吗?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彩虹是太阳光穿过悬浮在空中的小水珠时发生色散形成的。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二 物体的颜色
[情景展示]
[问题探究] 当太阳光透过纸板的圆孔,照到白纸上,先后将红、蓝、绿三种透明的塑料薄膜蒙在纸板的圆孔上,你在白纸上会分别看到哪些颜色?此实验说明什么?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在白纸上会分别看到红、绿、蓝三种颜色。此实验说明透明物体只能透过与它颜色相同的光,因此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人们发现,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彩,因此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作光的三原色。彩色电视机画面上丰富的色彩就是由光的三原色混合而成的。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三 看不见的光
[情景展示]
   
[问题探究] 红外线和紫外线各自有什么特点?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在光的色散实验中,如果将温度计放在彩色光带的红光外侧时,温度计的示数会上升。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