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透镜和视觉 导学案(无答案) (3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节 透镜和视觉 导学案(无答案) (3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3-05 09:23:25

文档简介

第6节 透镜和视觉
第1课时 透镜




    本课时是在前面学完了光的折射后,要求学生进一步学习透镜的基本知识,为后面学习透镜的成像规律、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奠定基础,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
 ②了解透镜的主光轴、焦点、焦距。
 ③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②通过学习获得平行光的方法,提高逆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①通过观察透镜对光的作用,体验到透镜的奇妙,产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②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教学重点
 透镜对光的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重难点处理策略 
  通过具体体验、讨论、读图过程,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探究点一 认识透镜
[情景展示]
[问题探究] 通过观察你知道左右两类透镜的区别吗?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左边的透镜中间厚、边缘薄,这类透镜叫凸透镜;右边的透镜中间薄、边缘厚,这类透镜叫凹透镜。经过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二 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情景展示1]
[问题探究] 通过作图你有什么启示?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光通过三棱镜两次折射后会由薄向厚偏折。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继续探究] 由此你能对凸、凹透镜对光的作用作出猜想吗?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凸透镜对光可能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可能有发散作用。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展示2]
[问题探究] 通过探究,请说出凸、凹透镜对光的作用是什么?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一点,这个点叫焦点,凸透镜有两个焦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作焦距。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的一点也为焦点,为虚焦点。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在认识凸透镜的基础上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让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研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倒正、大小与物体位置的关系,进一步理解虚像、实像的概念。
 ②能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感受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①通过尝试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乐于将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②通过实际操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难点
 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重难点处理策略 
利用探究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凸透镜成像规律,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探究点一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情景展示]
[问题探究] 探究凸透镜成像时,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为什么要处于同一高度?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探究凸透镜成像时,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要大致处于同一高度,只有这样才能使像成在光屏中央,便于观察。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继续探究] 通过探究你获得的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什么?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当u>2f时,在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当u=2f时,在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等大的实像;当f[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二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情景展示]
[问题探究] 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凸透镜?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情况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情况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情况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课时 眼睛




本节课主要包括眼睛的构造、成像原理,眼睛的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等内容。它是 “透镜及其应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了透镜的初步知识、照相机成像原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等科学知识。本课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清物体的。
 ②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特点及其矫正方法。
 ③树立保护眼睛和用眼卫生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创设思考和回答、交流和讨论问题的机会和条件,培养学生的信息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①树立将科学规律、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②通过小组活动,促进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培养团结协作和科学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眼睛的结构,知道眼睛是怎样看清物体的。
教学难点
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特点及其矫正方法。
重难点处理策略 
通过课本图片、模型,熟悉眼睛的构造,进而引出成像原理,讲解眼睛的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探究点一 眼睛的结构及视觉形式
[情景展示1]
[问题探究] 通过以上探究,你知道眼睛的结构吗?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由眼球壁及其内容物组成,眼球壁的结构分外膜、中膜和内膜三层,外膜包括角膜和巩膜;中膜包括虹膜(上有瞳孔)、睫状肌(可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和脉络膜(有遮光、形成暗室的作用);内膜主要是视网膜,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眼球的内容物包括晶状体、房水和玻璃体。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展示2]
[问题探究] 眼睛是如何观察到物体的呢?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外界物体发出或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最后到达视网膜。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视网膜上有很多感光细胞,这些细胞受到光刺激后发出信息,信息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而形成视觉,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继续探究] 眼睛是如何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呢?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眼睛通过睫状肌改变晶状体的形状,使我们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当我们看近处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大,近处物体
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近处物体;当我们看远处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变薄,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小,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远处物体。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二 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
[情景展示]
[问题探究] 通过以上探究,你对近视眼了解了哪些?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近视眼表现:看不清远出的物体。近视的原因主要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来自远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前,使物像模糊不清。我们可以借助相应的凹透镜,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上。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三 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
[情景展示]
[问题探究] 通过以上探究,你对远视眼了解了哪些?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远视眼表现: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远视的原因主要是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的后面。要矫正远视,可配戴相应的凸透镜,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能偏折而聚焦在视网膜上。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