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重高专训7 电学综合计算
电学计算通常会作为压轴题出现,一般通过实际问题(如电饭煲、豆浆机、变频空调、冰箱、电熨斗、吹风机、饮水机等),综合考查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特点、欧姆定律、电功和电功率等知识点,有时还会与力学结合考查。
1.(2018·江苏南京)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小灯泡标有“6 V 3 W”字样,闭合开关后,当滑片P移至某一位置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此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P1;当滑片P移至某一端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3 A,电压表示数变化了3 V,此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P2,且P1∶P2=5∶6。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B)
(第1题)
A.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 Ω
B.电路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为4.5 W
C.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片P位于滑动变阻器中点位置
D.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由P1变为P2的过程中,小灯泡消耗的功率变化了0.6 W导学号:60303030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设电源电压为U,当滑片P移至某一位置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且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由P=UI可得,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IL===0.5 A,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P1=(U-UL)I=(U-6 V)×0.5 A①
当滑片P移至某一端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3 A,电流表示数减小,说明变阻器接入的电阻变大,此时滑片在最大阻值处,由串联分压规律可知,变阻器分得的电压变大,所以电压表示数增大了3 V,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滑=U-6 V+3 V=U-3 V,此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P2=U滑I′=(U-3 V)×0.3 A②
已知P1∶P2=5∶6③
联立①②③解得,电源电压U=9 V,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滑大===20 Ω,故A错误。灯泡的额定电流为0.5 A,则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0.5 A,电路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P大=UI大=9 V×0.5 A=4.5 W,故B正确。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滑′=U-6 V=9 V-6 V=3 V,此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R滑′===6 Ω,因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 Ω,所以此时滑片P不在中点位置,故C错误。由题意可知,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此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P1,则此时灯泡消耗的功率PL=P额=3 W,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由P1变为P2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增大了3 V,则灯泡两端的电压减小了3 V,则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UL′=6 V-3 V=3 V,此时灯泡消耗的电功率PL′=UL′I′=3 V×0.3 A=0.9 W,则灯泡消耗的功率变化了ΔP=PL-PL′=3 W-0.9 W=2.1 W,故D错误。
2.小明想对小区路灯进行自动化管理,设计电路如图所示。其中光控开关的工作原理是:闭合开关S1,当光照强度降低时,光敏电阻R2的阻值增大,其两端电压也随之变大,当电压达到3 V时,开关S2就自动连接a、c,使路灯L点亮。反之,当光照强度增强到一定值时,开关S2就会自动连接a、b,使路灯L熄灭。
(第2题)
(1)路灯L标有“220 V 40 W”字样,则该路灯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是0.18A。(结果精确到0.01)
(2)光敏电阻R2的阻值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已知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为4.5 V,当光照强度为15 lx时,光敏电阻R2两端的电压等于3 V,请计算定值电阻R1的阻值。
光照强度/lx
5
10
15
20
25
30
光敏电阻R2/Ω
60
30
20
15
12
10
(3)控制电路中的电池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电压会下降,需定期更换,否则会导致路灯比平常天色更暗些才能点亮。请说明理由。
【解析】 (2)查表可知,当光照度为15 lx时,光敏电阻R2的阻值为20 Ω,电路中电流为I===0.15 A,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U1=U-U2=4.5 V-3 V=1.5 V,定值电阻阻值为R1===10 Ω。
(3)因为电池电压下降会导致光敏电阻两端电压下降,串联电路中R1阻值不变,要使光敏电阻R2两端电压达到3 V,光敏电阻R2的阻值必须增大,所以要在光照度更小时才能实现。
3.2017年11月,杭州上城区一幢6层住宅进行了杭州首次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试运行。小明查阅资料,了解到为了安全,电梯都设置了超载自动报警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电路由工作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在工作电路中,当电梯没有超载时,动触点K与静触点A接触,闭合开关S,电动机正常工作;当电梯超载时,动触点K与静触点B接触,电铃发出报警铃声,即使闭合开关S,电动机也不工作。在控制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U=6 V,保护电阻R1=100 Ω,压敏电阻R2的阻值随压力F大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电梯自重和电磁铁线圈的阻值都忽略不计。
(第3题)
(1)在控制电路中,当压敏电阻R2受到的压力F增大时,电磁铁的磁性增强(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2)某次电梯正常运行时,测得通过电磁铁线圈的电流为10 mA,则此时电梯载重为多少?
(3)若电磁铁线圈电流达到20 mA时,刚好接触静触点B,电铃发出警报声。当该电梯厢内站立总质量为1000 kg的乘客时,通过计算说明电梯是否超载?(g取10 N/kg)
【解析】 (1)在控制电路中,当压敏电阻R2受到的压力F增大时,R2阻值减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由I=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电流增大时电磁铁的磁性增强。
(2)电路总电阻R===600 Ω,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特点可知,此时压敏电阻的阻值R2=R-R1=600 Ω-100 Ω=500 Ω,由图乙可知此时压敏电阻所受的压力为F1=6×103 N,故此时电梯载重为6×103 N。
(3)电梯厢内站立总质量为1000 kg的乘客时,电梯受到的压力等于乘客的重力,即F2=G′=mg=1000 kg×10 N/kg=104 N。由图乙可知,当压力F2=104 N时,对应的压敏电阻阻值R2′=100 Ω,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则控制电路中的电流I′===0.03 A=30 mA,因30 mA>20 mA,所以,此时电梯超载。
4.(2017·重庆)如表所示为某电烤箱的铭牌,其中高温挡额定功率模糊不清。如图所示的虚线框内为电烤箱内部的简化电路图,R1和R2均为电热丝(阻值不随温度变化),R2=72.6 Ω,电烤箱开关接1时是低温挡,接2时是高温挡。
(1)求电烤箱在低温挡正常工作10 min电流做的功。
(2)求R1的阻值。
(3)在某用电高峰期,若家庭电路中只有电烤箱在高温挡工作,发现标有“3000 imp/kW·h”的电能表的指示灯闪烁81次共用时2 min,求此时家庭电路两端的实际电压。
××牌电烤箱
额定电压
220 V
额定功率
高温挡
W
低温挡
400 W
(第4题)
【解析】 (1)由P=可得,电烤箱在低温挡正常工作10 min电流做的功W=P低t=400 W×10×60 s=2.4×105 J。(2)由图可知,开关接1时,R1与R2串联,总电阻最大,由P=可知,此时总功率最小,电烤箱处于低温挡;开关接2时,只有R1接入电路,电阻小,由P=可知此时功率大,电烤箱处于高温挡。处于低温挡时,电路的总电阻R===121 Ω,则R1=R-R2=121 Ω-72.6 Ω=48.4 Ω。(3)指示灯闪烁81次,电烤箱消耗的电能W=81× kW·h=0.027 kW·h,工作时间t=2 min= h,则电烤箱在高温挡的实际功率P===0.81 kW=810 W;根据P=可得,此时家庭电路两端的实际电压U===198 V。
5.(2017·四川内江)如图甲所示为测量高于湖水警戒水位的情况的装置原理图。在横截面积为S=5×10-3 m2的长方体绝缘容器的内部边缘左、右两侧的正对面,竖直插有两块薄金属板(电阻不计)并与外部电路连接,容器底部有一个小孔与湖水相通,容器的底部与警戒水位相平,电源电压U=8 V,小灯泡L标有“4 V 2 W”的字样(假设小灯泡的电阻不变),湖水的密度ρ=1.0×103 kg/m3。两金属板间的湖水电阻R与容器内水柱的高度h的倒数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请回答:
,(第5题))
(1)湖水水位比警戒水位高出多少时,小灯泡正常发光?
(2)当进入容器内的水达到m=5 kg时,容器内的湖水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大?导学号:60306031
【解析】 (1)由图甲知,灯泡、电流表、容器中水串联在电路中,由P=UI可得当灯泡正常发光时电路中电流I=I额===0.5 A,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容器中水的电阻R====8 Ω,由图像可知,当R=8 Ω时,h-1=0.4 m-1,所以h=2.5 m,则湖水水位高于警戒水位2.5 m时,小灯泡正常发光。(2)当进入容器内的水达到m=5 kg时,容器中水的体积V===5×10-3 m3,所以容器中水的深度h′===1 m,所以h′-1=1 m-1,由图可知此时容器中水的电阻R′=20 Ω,由I=可知灯泡电阻RL===8 Ω,所以此时电路中电流I′=== A,由P=I2R可得容器内湖水消耗的电功率P′=I′2R′=×20 Ω≈1.6 W。
6.(2018·山东烟台)在某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利用蓄电池(电压为24 V)、电压表(量程为0~15 V)、校准电阻R0、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100 Ω)等器材,设计了一种测定油箱内油量的方案(如图甲所示),选配合适的校准电阻值,能够使油箱装满汽油,滑动变阻器的触片在某一端时,油量表示数为最大值(即电压表示数达到最大值),油箱中的汽油用完,滑动变阻器的触片在另一端时,油量表示数为零(即电压表示数为零)。
(1)校准电阻除了可以校准表盘,还有什么作用?校准电阻的阻值为多少?
(2)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的变化范围是多少?
(3)另一个小组的小红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请你从能耗的角度分析这种方案的优点。
(第6题)
【解析】 (1)由题知,电源电压U=24 V,电路中若没有校准电阻R0,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24 V,超过了电压表量程0~15 V,电压表会被烧坏,所以校准电阻R0串联在电路中,除了可以校准表盘,还起到分压的作用,能避免电压超过电压表量程而损坏。当油箱装满汽油,由图甲知,滑片在下端,此时变阻器连入阻值最大,电压表示数达到最大值15 V,所以电路中电流I=I0=IR===0.15 A,所以R0的阻值R0====60 Ω。
(2)当油箱装满汽油,变阻器连入阻值最大时,电路中电阻最大,电源电压一定,由P=知整个电路功率最小,电路最小功率P最小===3.6 W。
当汽油用完时,滑片在另一端,即在上端,此时只有R0接入电路中,电路功率最大,P最大===9.6 W,所以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的变化范围是3.6~9.6 W。
(3)由图乙知,滑动变阻器始终以最大值串联入电路中,电压表示数UV=IR滑,能反应测量的变化情况,且电路中电阻始终处于最大值,由P=可知电路中功率最小,由W=Pt可知,同样时间内电路消耗的电能最少,所以图乙的电路设计可以节能。
7.(2017·浙江温州)某同学为学校草坪设计了一个自动注水喷淋系统,其电路设计如图甲所示。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U1=12 V,R0为定值电阻,RF为压敏电阻,电磁铁线圈电阻忽略不计;压敏电阻RF放置于水箱底部(如图乙所示),其阻值与压力有关,阻值随水位变化关系如表所示。工作电路包括注水系统和喷淋系统,其电源电压U2=220 V;圆柱体水箱底面积S=0.4 m2。当水箱内的水位上升到2 m时,通过电磁铁线圈的电流Ia=0.1 A,衔铁恰好被吸下,注水系统停止工作,此时电流表示数I1=1 A;当水位下降到1 m时,衔铁恰好被拉起,注水系统开始给水箱注水,此时电流表示数I2=2 A。
水位/m
0.25
0.50
0.75
1.00
1.25
1.50
1.75
2.00
2.25
压敏电阻RF阻值/Ω
300
200
125
90
70
65
62
60
59
(第7题)
(1)当水箱内水位达到2 m时,控制电路中压敏电阻RF的功率为0.6W。
(2)当水箱内水位下降到1 m时,通过电磁铁线圈的电流Ib为多少?
(3)已知喷淋系统一直给草坪喷水,每秒钟喷水恒为0.001 m3;注水系统工作时,每秒钟给水箱注水恒为0.005 m3。求相邻两次开始给水箱注水的这段时间内,工作电路消耗的电能。导学号:60306032
【解析】 (1)由图可知,控制电路中R0、RF、电磁铁线圈串联,由表中数据知,当水箱内水位达到2 m时,RF=60 Ω,控制电路中电流Ia=0.1 A,所以RF的功率PF=Ia2RF=(0.1 A)2×60 Ω=0.6 W。
(2)当水箱中水位为2 m时,控制电路电流Ia=0.1 A,RF1=60 Ω,此时R总1===120 Ω,则R0=R总1-RF1=120 Ω-60 Ω=60 Ω。
当水箱中水位为1 m时,RF2=90 Ω,控制电路中总电阻R总2=RF2+R0=90 Ω+60 Ω=150 Ω,通过电磁铁线圈的电流Ib===0.08 A。
(3)注水系统从水位1 m开始注水到2 m,注水总体积V总=0.4 m2×(2 m-1 m)=0.4 m3, 需要时间t1==100 s;
水位从2 m下降至1 m需要的时间t2==400 s。
注水系统与喷淋系统同时工作时,工作电路电流做功W=U2I2t1=220 V×2 A×100 s=4.4×104 J。
喷淋系统单独工作时,工作电路做功W′=U2I1t2=220 V×1 A×400 s=8.8×104 J。
工作电路消耗的电能W总=W+W′=4.4×104 J+8.8×104 J=1.32×105 J。
8.(2018·江苏镇江)国家规定燃气灶须安装熄火自动保护装置,在意外熄火(如汤水溢出)时,装置能自动关闭气路。如图甲所示为小华设计的模拟装置示意图,电源电压U=6 V;当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I≤0.02 A时,衔铁K被释放从而关闭气路(未画出)启动保护,反之打开气路;线圈电阻不计;热敏电阻Rt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乙①所示。
(1)停止加热(意外熄火)后,随着Rt温度降低,线圈中电流将变小。
(2)在调试装置时,需满足以下两个条件:①装置启动保护时Rt的温度不高于80 ℃;②为防止意外熄火后燃气泄漏的时间过长,装置启动保护时Rt的电功率应不超过0.06 W。为满足上述条件,求电阻箱R接入电路阻值的范围。
(3)调试完成后,若仅将Rt更换为图线②所示的热敏电阻(两只热敏电阻的吸、放热本领相同),小华发现装置启动保护的灵敏度会降低,你认为其中的缘由是:随着熄火后Rt温度降低,图线②所对应的热敏电阻要比图线①所对应的热敏电阻需降温至更低的温度才能启动保护,因此灵敏度降低。
导学号:60306033
甲 乙
(第8题)
【解析】 (1)停止加热(意外熄火)后,随着Rt温度降低,由图乙中图线①知,Rt的阻值增大,根据I=知,线圈中电流将变小。
(2)装置启动保护功能时,电路中的电流I=0.02 A,设此时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为R1,温度为80 ℃时,Rt=100 Ω,此时电路的总电阻R总===300 Ω,则R1=R总-Rt=300 Ω-100 Ω=200 Ω。
为防止意外熄火后燃气泄漏的时间过长,装置启动保护时Rt的电功率应不超过0.06 W,设此时电阻箱的阻值为R2,此时电路中I=0.02 A,Rt的最大电功率为0.06 W,所以Pt=I2Rt′=0.06 W,即(0.02 A)2×Rt′=0.06 W,解得Rt′=150 Ω,此时电阻箱的阻值R2=R总-Rt′=300 Ω-150 Ω=150 Ω,所以,电阻箱R接入电路阻值的范围为150 Ω≤R≤200 Ω。(3)由图乙可知,随着熄火后Rt温度降低,若仅将R1更换为图线②所对应的热敏电阻,要比图线①所对应的热敏电阻降温至更低的温度才能启动保护,因此灵敏度降低。
9.(2018·浙江温州)如图甲所示为某型号豆浆机示意图,将黄豆和清水放入杯体,经过如图乙所示“三次加热、二次打浆”的工序,可制作可口的豆浆。
(第9题)
(1)若豆浆机“加热”时功率为1000 W,“打浆”时功率为200 W,则按图乙工序完成一次豆浆制作,需消耗多少电能?
(2)为了防止豆浆过少导致“干烧”和豆浆过多导致“溢浆”,小明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La、L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电磁铁,Ra和Rb分别是安装在“防溢浆”水位和“防干烧”水位下方的压敏电阻,其阻值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只有当豆浆液而处在“防干烧”和“防溢浆”水位之间时,电热丝才能工作。(假设电磁铁对衔铁的吸引力不会随距离的改变而改变,不考虑衔铁的弹力和重力)
①当液面高度为h0时,闭合电路中的开关S,电磁铁La吸住衔铁,此时压敏电阻的阻值分别为Ra′和Rb′,请比较两者的大小关系:R′a<R′b。
②已知压敏电阻Ra的阻值随液面高度h的变化曲线如图丁所示,请结合Ra的变化曲线画出压敏电阻Rb的值随液面高度h变化的大致曲线,并在图中横坐标上标出“防干烧”水位h1和“防溢浆”水位h2。
导学号:60306034
【解析】 (1)由图乙可知,加热时间t1=8 min+2 min+5 min=15 min=900 s,打浆时间t2=0.5 min+0.5 min=1 min=60 s,由P=得,豆浆机加热消耗的电能W1=P1t1=1000 W×900 s=9×105 J,豆浆机打浆消耗的电能W2=P2t2=200 W×60 s=1.2×104 J,则完成一次豆浆制作需消耗的电能W=W1+W2=9×105 J+1.2×104 J=9.12×105 J。
(2)①当液面高度为h0时,闭合电路中的开关S,电阻Ra′、Rb′分别与电磁铁La、Lb串联后再并联,电磁铁La吸住衔铁,说明电阻Ra′所在支路的电流较大,根据R=可知,电阻Ra′所在支路的电阻较小,因为La、L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电磁铁,即线圈电阻相同,所以此时压敏电阻Ra′<Rb′。②当杯体内液面高度h<h1时,豆浆机处于“防干烧”状态,即电热丝所在电路不工作,此时压敏电阻的阻值Ra′<Rb′,电阻Ra′所在支路的电流较大,电磁铁La吸住弹性衔铁,动触点与静触点分离;当杯体内液面高度h1≤h≤h2时,豆浆机正常工作,即电热丝或电动机所在电路工作,此时压敏电阻的阻值Ra′>Rb′,电阻Rb′所在支路的电流较大,电磁铁Lb吸住弹性衔铁,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当杯体内液面高度h>h2时,豆浆机处于“防溢浆”状态,即电热丝或电动机所在电路不工作,此时压敏电阻的阻值Ra′<Rb′,电阻Ra′所在支路的电流较大,电磁铁La吸住弹性衔铁,动触点与静触点分离。据此画出压敏电阻Rb的阻值随液面高度h变化的大致曲线。
10.(2018·重庆)为了探究平衡木的受力特点,喜爱体操的小薇设计了一个平衡木模型。整个装置如图甲所示,AB可绕支点O无摩擦转动,C处固定一竖直硬杆,硬杆的底部安装了压敏电阻片R,R所在的电路放在了硬杆内(整个装置除硬杆以外其他部分的重力均不计),且AB=5 m,OA=BC=1 m,电源电压恒为3 V,硬杆底部R的阻值随地面对它的支持力F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整个装置放在水平地面上,AB始终处于水平平衡状态,当重360 N的小薇站在A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 A。求:
(第10题)
(1)小薇在A点时,C处受到硬杆的拉力。
(2)小薇在A点时,地面对硬杆底部R的支持力。
(3)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3 A时,小薇距A点的距离。
导学号:60306035
【解析】 (1)小薇在A点时,杠杆平衡,杠杆受小薇对A点的压力和硬杆对C点的拉力,其中OA=1 m,OC=AB-OA-BC=5 m-1 m-1 m=3 m,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G人·OA=F拉·OC,即360 N×1 m=F拉×3 m,解得F拉=120 N。
(2)小薇在A点时,电流表的示数I=0.1 A,由I=可得,此时压敏电阻的阻值R===30 Ω,
(第10题解①)
由图乙知,当R=30 Ω时,地面对硬杆底部R的支持力为60 N。
(3)小薇在A点时,硬杆受到的力如解图①所示。
由力的平衡条件和前面数据可得,硬杆的重力G=F支+F拉=60 N+120 N=180 N。
当I′=0.3 A时,由I=可得,压敏电阻的阻值R′===10 Ω,由图乙知,当R=10 Ω时,地面对杆的支持力F支′=300 N。
(第10题解②)
由于F支′>G,所以可知此时杠杆对硬杆产生的是压力,如解图②所示。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杠杆对硬杆的压力F压=F支′-G=300 N-180 N=120 N,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硬杆对杠杆的支持力FC=F压=120 N,设此时小薇到支点O的距离为L,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C·OC=G人·L,即120 N×3 m=360 N×L,解得L=1 m,所以小薇应在支点O的左侧1 m处,则此时小薇到A点的距离s=OA+L=1 m+1 m=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