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导入
西夏
辽(契丹)
北宋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
发展和社会变化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了解契丹族和党项族的兴起和发展,知道契丹政权和西夏政权的建立与发展。
掌握辽宋战争及澶渊之盟、宋夏和战的内容及影响。
认识澶渊之盟、宋夏议和对民族间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学习目标
第一章
崛起与并立(政权篇)
新知讲解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民族
辽
北宋
西夏
10世纪初(916年)
11世纪前期
( 1038年 )
960年
赵匡胤
开封(汴京)
汉族
耶律阿保机
上京 临潢府
契丹族
元昊
兴庆
(银川)
党项族
请同学们阅读p33-34,完成下列表格(2分钟)
崛起与并立(政权篇)
一
起源于
辽河上游
青牛白马的传说—契丹先祖起源
1、民族的崛起之契丹族
有男子乘白马自湟河(今西拉木伦河)而来,女子乘青牛自土河(今老哈河)而来,二者相遇,结为配偶,生八子。他们的子孙繁衍成为八个部落,逐渐发展成为以后的契丹族。
措 施
发展生产,创制文字
影 响
国力不断增强
饱读中原诗书的阿保机命人用300多个汉字作拼音字母,创造出了契丹文字。
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林潢府。
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原属于羌族的一支。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党项羌……其种每姓别自为部落……而拓跋最为强族……畜牦牛、马、驴、羊,以供其食。不知稼薔,土无五谷。
——《旧唐书》
2、民族的崛起之党项族
西夏武士
措 施
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文字。
元昊命大臣野利仁荣创制。三年始成,共五千余字,形体方整,笔画繁冗,结构仿汉字,又有其特点。
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
3、政权的并立
西夏
辽
北宋
第二章
战争与和平(交往篇)
自主阅读P35,完成辽与北宋的关系演变表。(1分钟)
辽太宗
宋太祖
宋太宗
宋真宗
占领幽云十六州,冲突加剧;
保持友好关系,互通使节;
由战争到防御;
澶州之战与澶渊之盟。
宋辽战争的历史渊源?
1、战和关系之辽与北宋
燕云十六州:也叫“幽云十六州”,是五代后唐将领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十六州的总称。
地理位置:大致相当于今北京、天津及河北、山西北部一带。
军事地位:对于北宋来说,是重要的天然屏障,对于契丹来说,占领它则占据了对中原地区的战略主动权。
自主阅读P35,完成澶州之战的军事档案。
1、时间:
2、交战双方:
3、交战地点:
4、关键人物:
5、战争结果:
6、影响:
宋真宗时
辽与北宋
澶州(古称澶渊)
寇准(宰相)、宋真宗
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签订“澶渊之盟”。
小小军事家
寇准
宋真宗
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观点一:我认为宋辽达成澶渊之盟是好事。
观点二:我认为澶渊之盟对宋朝是屈辱的,对宋朝
的百姓也很不利。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你支持哪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提示:1、对北宋来说 2、对辽来说 3、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
(1)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2)对辽来说,“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
(3)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看,澶渊之盟后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双方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这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战争
连年的战争使西夏受到很大损失,人民处于困苦之中
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
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阅读课文36页第一段,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元昊称帝以后,西夏与北宋关系怎样?
2.后来西夏为什么与北宋议和?
3.订立宋夏和约内容是什么?
4.宋夏和议有什么作用?
2、战和关系之西夏与北宋
辽与北宋,西夏与北宋的关系,有什么共同之处?
1.都曾与北宋发生战争,并使双方损失很大。
2.后来都达成和约,北宋给它们岁币,双方贸易发展。
3.都向北宋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政治制度。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想一想?
拓展提高
寻踪辽夏:
在我国现在的五十六个民族中,没有契丹族、党项族,他们是怎样神秘“消失”的呢?
辽
北宋
西夏
民族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辽、西夏与北宋的战争是短期的,和平是长期的,和睦相处是主流。中华民族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课堂总结
1.澶渊之盟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 )
A .辽和西夏 B .北宋和辽 C .北宋和西夏 D .北宋和吐蕃
2.西夏和北宋讲和的原因是( )
A.西夏被北宋打败了
B.宋朝被西夏打败了
C.宋夏连年交战,双方损失很大
D.夏受到辽的威胁,需要联合北宋
B
C
课堂练习
3.宋辽、宋夏和议中共同的内容有( )
A.辽夏向宋称臣
B.北宋割地求和
C.互相禁止边境贸易
D.北宋送给辽夏一定数量的钱财物
4.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D
C
金
辽
北宋
辽
北宋
西夏
辽
北宋
西夏
北宋
辽
西夏
A
B
C
D
西夏
(11世纪前期,党项族,元昊,兴庆府)
辽(契丹)
(10世纪初,契丹族,耶律阿保机,上京临潢府)
北宋
(960,汉族,赵匡胤,开封)
共同开发西北、北方
战→和
战--------------->和
(澶渊之盟)
板书设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契丹皇帝下:共诚信,虔守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资,每岁以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州交。沿边州军,各盛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普书之外,各无所求,必务协同,底存悠久。
(1)材料中“大宋皇帝”是指谁?“北朝”指的是什么政权?
(2)这段话引自哪个盟约?你认为这个盟约的签订在当时有什么影响?
宋真宗
契丹/辽
澶渊之盟
使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加速民族融合。
作业布置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教学设计
课题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单元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学科 历史 年级 七年级
学习 目标 了解契丹族和党项族的兴起和发展,知道契丹政权和西夏政权的建立与发展。 掌握辽宋战争及澶渊之盟、宋夏和战的内容及影响。 认识澶渊之盟、宋夏议和对民族间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重点 正确认识宋辽、宋夏的关系;认识到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必然。
难点 正确认识宋辽、宋夏的关系;认识到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必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先出示四幅电视剧照,让学生猜猜他们饰演的都是哪个朝代的人物?然后再展示《辽、北宋、西夏形势图》 学生思考后进行简单回答 通过同学生熟知的电视剧照的方式导入更生动有趣
讲授新课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一、崛起与并立(政权篇) 请同学们阅读P33-34,完成下列表格(2分钟)政权名称?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民族 辽 北宋 西夏 民族的崛起之契丹族(1)教师通过PPT向同学们展示“青牛白马的传说—契丹先祖起源” (2)提问学生“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登基后采取的措施和影响” 2、民族的崛起之党项族 (1)教师通过PPT向同学们讲述党项族的相关情况 (2)提问学生“党项族首领元昊登基后采取的措施” 3、政权的并立 教师通过PPT向同学们展示西夏、辽、北宋的关系 二、战争与和平(交往篇) 1、战和关系之辽与北宋 (1)自主阅读P35,完成辽与北宋的关系演变表。(1分钟)辽太宗 宋太祖 宋太宗 宋真宗 教师提问学生“宋辽战争的历史渊源?”并通过PPT讲述幽云十六州的重要性(2)自主阅读P35,完成澶州之战的军事档案。 1、时间:宋真宗时 2、交战双方:辽与北宋 3、交战地点:澶州(古称澶渊) 4、关键人物:寇准(宰相)、宋真宗 5、战争结果: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签订“澶渊之盟”。 6、影响: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3)教师提问“如何评价澶渊之盟?你支持哪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提示:1、对北宋来说 2、对辽来说 3、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 ) (1)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2)对辽来说,“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 (3)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看,澶渊之盟后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双方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这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2、战和关系之西夏与北宋 (1)阅读课文36页第一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元昊称帝以后,西夏与北宋关系怎样? 战争 后来西夏为什么与北宋议和? 连年的战争使西夏受到很大损失,人民处于困苦之中 宋夏和约内容是什么? 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 宋夏和议有什么作用? 宋夏边界贸易兴旺(2)想一想? 辽与北宋,西夏与北宋的关系,有什么共同之处? 1.都曾与北宋发生战争,并使双方损失很大。 2.后来都达成和约,北宋给它们岁币,双方贸易发展。 3.都向北宋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政治制度。三、拓展提高 寻踪辽夏: 在我国现在的五十六个民族中,没有契丹族、党项族,他们是怎样神秘“消失”的呢? 学生齐读目标 学生阅读课文,并自主完成 1、民族的崛起之契丹族(2)学生阅读课文后进行简单回答2、民族的崛起之党项族(2)学生阅读课文后进行简单回答 二、战争与和平(交往篇) 1、战和关系之辽与北宋(1)(2)学生阅读课文,并自主完成 (3)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 战和关系之西夏与北宋(1)学生阅读课文,并自主完成 (2)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 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以及适时链接图片和史实资料,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帮助学生感知历史,化解重难点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和历史思辨的能力。
课堂小结 民族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辽、西夏与北宋的战争是短期的,和平是长期的,和睦相处是主流。中华民族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板书
辽
北宋
西夏
辽(契丹)
(10世纪初,契丹族,耶律阿保机,上京临潢府)
西夏
(11世纪前期,党项族,元昊,兴庆府)
辽(契丹)
(10世纪初,契丹族,耶律阿保机,上京临潢府)
北宋
(960,汉族,赵匡胤,开封)
战--------------->和(澶渊之盟)
北宋
(960,汉族,赵匡胤,开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