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7课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课标内容]
 ①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②讲述戚继光抗倭的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条件、目的、概况、影响;开发南洋;倭寇;戚继光抗倭。
 ①引导学生识读《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②通过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张骞出使西域,培养学生比较、理解问题的能力。
③引导学生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使学生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使学生初步学会多角度、多方位、客观、全面地分析问题。
 ④采用课堂讨论、想象等方式,探究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及戚继光抗倭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在地图上指、描或演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历史想象能力。
 ②引导学生收集关于郑和、戚继光的资料,作为小故事的素材,提高学生收集历史资料的能力的语言表达能力。
 ③鼓励学生向地理教师请教,了解郑和下西洋的时间及到达国家的自然条件、风土人情等,以增强各学科知识的联系,拓宽知识面。
 ④要求学生讲述戚继光抗倭的故事,使之正确认识戚继光抗倭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史上的重要地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人民不畏艰难、敢为人先的精神。
 ②学习戚继光抗倭事迹,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③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明朝时期,我国对外交往既有友好合作的一面,也有反侵略的一面,从而全面认识明朝对外关系的基本特征。
 [重点和难点]
 重点:郑和下西洋
 难点:如何全面地辩证地评价郑和下西洋
 [教学方法]
 采用故事法、讨论法、列表举例法
 [教学过程]
 要求学生预习,并收集郑和、戚继光的有关资料。
 课 前引导:明朝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对内不断强国化皇权,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随着明朝政权的巩固以及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外交 上,也展开了一系列重大活动,这些活动既有友好交往的一面,也有反抗侵略的斗争。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事件。
 导入新课
 一、郑和下西洋
 1、条件和目的
 2、概况
 3、意义和影响
 二、戚继光抗倭
 1、倭寇及其危害
2、戚继光抗倭
 [课堂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课内习题,教师辅导。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