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1课《开运河 创科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第1课《开运河 创科举》教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8-06 16:0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题:开运河 创科举
执行时间:2005年4月21 日 总第 1 个教案
课标要求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包括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等问题,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学情分析 教材对隋初经济的繁荣写得比较概括,难以使学生感受和理解;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要引导初一的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去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新课导入1、回顾南北朝政权更替史实。2、教师可讲述“隋炀帝赏琼花”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导入新课新课讲述一:隋朝统一南北1“隋朝的建立”可由教师讲述,但切勿补充过多史料。2讲述“隋朝的统一”,教师可制作一幅揭贴式地图,展现“北周与陈对峙→隋与陈对峙→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的演变,帮助学生形成应有的空间观念。在此基础上, 3讲述“隋初经济的繁荣”,可分为两个步骤,先展现“繁荣”的表现,再探究“繁荣”的原因。教师补充资料:唐朝建国20年时,隋朝的库藏还没有用尽。隋朝仓库的丰足在我国历史上是少见的。二:大运河的开凿   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引导学生看书、议论、作答,使学生对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这也为下面讨论“开通大运河的作用”做准备。1.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提问:“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引导学生看书、议论、作答,使学生对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这也为下面讨论“开通大运河的意义”做准备。2.大运河开凿的意义隋朝大运河,与长城一样是古代世界最雄伟的工程之一。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 三、科举制的创立1.隋朝创立科举制没有士族制度和九品中正制的相关知识,学生难以理解隋唐时期选官方式变化的进步意义。教师不必细致介绍这两个制度,但可以点明:魏晋以来,做高官的基本条件是:本人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要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的推荐。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不能做高官,选拔官吏的实权也没有控制在朝廷手中。科举制度与以往选官制度的本质区别,在于普通读书人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官府的考试,这样就扩大了选官的范围。选拔官吏的实权,也就转移到朝廷手中。 2.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 学习这一目时,可以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直接组织学生讨论隋唐科举制度的影响。注意引导学生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社会矛盾、社会风气与习俗等方面分析,从对外国、对后世以至今天影响的角度分析,从科举制度与唐朝繁荣的关系角度分析,注意提示学生运用从具体的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方法,言之有据地分析问题。   课堂小结a、温故知新b、畅想天地c、畅想天地 复习提问南北朝的分裂局面是怎样结束的?阅读提问 引导学生理解隋统一全国的重大意义:结束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七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讨论:隋朝为什么能够统一南北?引导学生探究“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 ”可从课文中找,也可互相议论,大体上可归纳出两点: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讲“繁荣景象”重在感受,讲“繁荣原因”重在理解,都不需让学生记忆。“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唐朝诗人说: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谈谈你的理由。想一想科举制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联系起来,在社会上产生了什么影响?小结练习1、温故知新科举制给一般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谈谈你对读书做官的看法。2、畅想天地比较隋朝和秦朝,看看它们有哪些相似的地方。3、畅想天地仔细观察《隋运河》图,对照《中国政区图》,试着找出大运河经过现在的哪些省(市)。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