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6主题4 综合实验活动 酿制米酒(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6主题4 综合实验活动 酿制米酒(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3-05 20:45: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综合实验活动 酿制米酒 课堂互动讲练课前自主学案探究整合应用综合实验活动 
酿制米酒知能优化训练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了解使用淀粉酿制米酒的反应原理和工艺。
2.学会测定米酒中总酸量和总酯量的方法。1.古代酿酒
我国古代人民很早就学会了酿酒。根据我国史书记载,古代酿酒工艺包括谷物的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等基本过程。经过蒸煮的原料发酵后,再经过滤,滤去酒糟,得到酒液。现代酿酒工业就是以此为基础,不断改进酿造工艺而逐步发展、完善的。课前自主学案自主学习蒸煮发酵过滤储酒民间还以______为原料,用______发酵酿制米酒(又称酒酿、醪糟)。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流传至今。米酒味香微甜,酒精含量______,含有多种维生素、 ________、 _________等营养成分,具有活血、祛风湿等功效。糯米酒曲不高葡萄糖氨基酸思考感悟
1.分离沸点不同但又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常用什么方法?必不可少的玻璃仪器有哪些?
【提示】 蒸馏法;酒精灯、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尾接管、锥形瓶。二、在家中酿制米酒
1.称取1 kg糯米,______后,用凉水______12 h,以手指能捏成粉末为好。
2.沥去水,把糯米放在蒸锅里____________,使米粒无白心,不黏、不烂为好。
3.将蒸熟的糯米饭盛放在洁净干燥的面盆里,用筷子将糯米饭挑松,冷却至30~35 ℃ 左右。将10 g ______研成粉末,加入少量温开水或冷开水调成浑浊液,分______加入糯米饭中,搅拌均匀,使饭分散成粒状。洗净浸泡蒸熟、蒸透酒曲数次4.把完全拌匀酒曲的糯米饭倒进洁净、用开水烫过(作用是灭菌、加热容器)的容器中,轻轻压实,在中间留有一个直径1~2 cm、深入底部的_______,再在糯米饭表面撒一点酒曲粉;然后将容器盖好,放在30~35 ℃的环境中保温2天(必要时用装有温水的热水袋加热),发酵基本完成后,即制得米酒。
5.注意观察酿制过程中的现象,及时记录。小圆孔思考感悟
2.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剂萃取水溶液里的某物质时,静置分层后,如果不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水层”,试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
【提示】 取一支小试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慢慢放出少量液体;往其中加入少量水,如果加水后,试管中的液体不分层,说明分液漏斗中下层是“水层”,反之上层是“水层”。自主体验解析:选D。A项是利用乙烯催熟,是化学变化。B项是醋酸与水垢中的CaCO3、Mg(OH)2反应。酿酒是淀粉发酵,属于化学变化。D项是属于胶体的渗析,用于分离物质,是物理变化。2.《韩诗外传》中曾记述一个巷里有恶狗以致“酒酸不售”的寓言故事:人有市酒而甚美者,然至酒酸而不售,问里人其故。里人曰:公之狗甚狂,人有持器往者,狗辄迎面啮之,是以酒酸不售也。
阅读故事后思考,酒为什么会变酸?你认为下列解释合理的一条是(  )
A.因为店主的狗咬人,顾客为了报复店主,向其酒中偷偷加了醋
B.狗能分泌出一种化学物质使酒变酸,故酿酒者不能养狗C.古代酿制的酒是米酒,酒若长时间不变卖,则其中的乙醇会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化学反应转化为乙酸,所以酒变酸了,啤酒开瓶后久置也能变酸,原理相同
D.酒变酸是一个复杂的化学过程,主要是酒中的杂质逐渐发酵形成酸性物质所致
解析:选C。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米酒中的乙醇可以转化为乙酸。3.用NaOH溶液滴定盐酸时,由于滴定速度太快,当混合溶液变红时不知NaOH是否过量,判断它是否过量的方法是(  )
A.加入5 mL盐酸再进行滴定
B.返滴一滴待测盐酸
C.重新进行滴定
D.以上方法均不适用
答案:B课堂互动讲练2.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
(1)准确测定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
(2)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3.米酒中乙醇的分离及总酸量、总酯量的测定的步骤
(1)分离乙醇
将上述发酵液过滤后,倒入蒸馏烧瓶进行蒸馏,蒸馏时严格控制温度,收集75~83 ℃的馏分,即得粗制乙醇。用量筒粗测所得乙醇的体积。(2)测定总酸量
吸取米酒清液20.0 mL于100 mL锥形瓶中,加入酚酞溶液2滴,用0.5 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直到溶液出现红色并在30 s内不退色为止,记录数据。
(3)酯的水解
向上述溶液中再准确加入20.0 mL 0.1 mol·L-1NaOH标准溶液,摇匀,装上冷凝管,在沸水浴上回流半小时后,冷却至室温,记录数据。
(4)测定总酯量
用0.1 mol·L-1H2SO4标准溶液进行返滴定,溶液微红色刚好完全消失时停止滴定,记录数据。 实验室为准确测定一新配制的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通常是用纯净的Na2CO3(无水)配成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具体操作是:称取W g纯净的无水Na2CO3装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在酸式滴定管中加入待测盐酸进行滴定。
(1)锥形瓶中应加入几滴指示剂,由于CO2溶解在溶液中会影响pH,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滴定终点宜选在pH为4~5之间,那么在中学学过的几种指示剂中宜选________,当滴定至溶液由________色变成________色时,即表示到达终点。(2)若滴定到终点时,中和W g Na2CO3消耗盐酸V mL,则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1。
(3)若所称取的Na2CO3不纯,则测得的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就不准确。现设盐酸的准确物质的量浓度为c1 mol·L-1,用不纯的Na2CO3滴定而测得的盐酸物质的量浓度为c2 mol·L-1。在下述情况下,c1与c2的关系是(填“>”、“<”或“=”):
①当Na2CO3中含有NaHCO3时,则c1________c2;
②当Na2CO3中含有NaOH时,则c1________c2;
③当Na2CO3中含有部分结晶水时,则c1________c2。【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该滴定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
②指示剂在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3)要正确判断c1和c2的关系,只需明确含其他杂质的碳酸钠在滴定结果测定时,体积偏大还是偏小,体积偏小则c2>c1,体积偏大则c1>c2。①中53 g碳酸钠与84 g碳酸氢钠是等效的,即均在滴定时消耗1 mol的盐酸,故所测得盐酸溶液体积偏小,此时c2>c1。同理,②、③的分析结果分别是c1>c2、c1<c2。
【答案】 (1)甲基橙 黄 橙 (2)2×103W/(106V)
(3)①< ②> ③<变式训练 用中和滴定测定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中的NaOH的质量分数时,可先在混合溶液中加过量BaCl2溶液,使Na2CO3完全变成BaCO3沉淀,然后用标准盐酸滴定(用酚酞做指示剂)。试回答:
(1)向混有BaCO3沉淀的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为什么不会使BaCO3溶解而能测定NaOH的含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什么在滴定过程中要不断振荡锥形瓶?__________________。
(3)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如何突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否改用甲基橙做指示剂?测出的NaOH质量分数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由于采用酚酞做指示剂,从滴定开始到滴定终止,溶液始终呈碱性,故BaCO3沉淀不溶解,滴入的盐酸只与NaOH反应
(2)防止局部酸化使BaCO3溶解
(3)浅红色变为无色
(4)不能,由于甲基橙在酸性范围内变色,滴定至终点时,溶液呈酸性,BaCO3必溶解,故检测得结果偏高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中的一瓶多用
洗气瓶是最普通、很重要的一种仪器,它在化学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洗气瓶在化学实验中有以下一些功能:探究整合应用1.若气体长管进短管出
(1)可做洗气瓶
①装NaOH溶液:可除去CO2、SO2、NO2、HCl等酸性气体。
②装浓H2SO4:可除去水蒸气,起干燥作用。
(2)可做气体的验证器
如装品红溶液:可验证SO2。(3)做气体收集装置
不装任何试剂:可用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反应的气体如:CO2、SO2、NO2、Cl2、HCl等。
(4)用于监控气体通入的速率
例如:给病人输氧气时,可在广口瓶中加入少量水,从b端通入氧气,a端接入呼吸罩,则可从广口瓶中气泡的速率来监控所通氧气的速率。2.若气体短管进长管出
(1)做气体收集装置
①装水:可用排水法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如H2、CH4、CO、N2、NO、C2H4、O2;
②装饱和食盐水可收集Cl2;
③不装任何试剂:可用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反应的气体,如H2、CH4、NH3。(2)用做防倒吸装置
(3)用做量气装置
瓶内盛满水(也可不盛满):气体从a端进,水从b端出。用量筒测排出水的体积,则为该温度、压强下所产生的气体体积。若气体能溶于水,可在瓶内水面上加一层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