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鱼游到了纸上 优质教案(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5鱼游到了纸上 优质教案(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3-04 22:52: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5鱼游到了纸上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以青年人“特别”的举止为线索,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 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来越浓。课文在写法上有两个特点,一是人物描写细致入微,对聋哑青年的外貌 神态 动作刻画传神;二是语言平实而含义深刻,很有启发性,令人回味无穷。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从青年人做事勤奋 精神专注中受到的感染,培养坚持不懈的品质;二是学习作者对人物的观察和描写方法。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教学的难点是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1.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
2.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
2.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案一
预习导航 同学们,你们看到鱼在纸上游吗?那看了这个题目你想问什么问题?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让我们一起借助下面的导学案到课文中找找答案吧。 1、我来读读课文,把下面的词语读准确。 A、举止特别?? 呆呆地站?? 静静地看?? 忘我境界 B、工笔细描?? 一丝不苟?? 挥笔速写?? 融为一体 C、大家赞叹?? 纷纷议论?? 相互交谈?? 游到纸上 D、花港?? 绣花??? 厂徽  聋哑 一壶茶 2、我要把下面的词语弄明白并写会 泉白如玉?一丝不苟 融为一体?赏心悦目?工笔?速写 3、我把描写聋哑青年的外貌和他看鱼、画鱼的句子拆下来。 鱼“游到了纸上”与“游到了心里”分别是什么意思,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找出相关的语句。 一、启疑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和鱼有关的课文,不过今天的鱼可不同凡响,齐读课题 ??2、声音真响亮,读题不光要用嘴巴,而且要用眼睛。再读。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3、看来同学们的疑问真不少。这说明大家初次看到这个课题心里都有一个感受,就是——。(好奇、疑惑、奇怪。) ??4、就带着这种奇怪、好奇的感觉再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认读生字词 A、举止特别?? 呆呆地站?? 静静地看?? 忘我境界 B、工笔细描?? 一丝不苟?? 挥笔速写?? 融为一体 C、大家赞叹?? 纷纷议论?? 相互交谈?? 游到纸上 D、花港?? 绣花??? 厂徽  聋哑 一壶茶 2、交流年轻人外貌描写部分 三、自主学习 1、边读边 用“——”划出描写青年看鱼的句子或段落,2、用“~~~”划出描写青年画鱼的句子或段落,读一读,体会他举止的特别之处 。 2、想好后填在表格中
看鱼 画鱼? 段落或关键词语????? 特别之处????? 我的感想????? 3、小组交流 四、再读,深入探究,感悟形象 集体交流自主学习单。 (一)画鱼部分 青年是怎样让鱼游到了纸上呢?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课件出示句子: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生齐读。) 1)谈谈你的体会。(他画鱼很认真) 2)从哪句话中你能感受到他画鱼认真?(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 3)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细致。) 4) 一丝不苟是什么意思?(做事很认真,一点儿也不马虎。)在这里呢?(青年画鱼,认真,一点不马虎。) 5)那你能不能也用一丝不苟来说句话。 6)你还感受到了什么?(他画鱼的本领很高啊。)从哪儿感受到的?(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7)能把金鱼游到纸上来,他的技艺真是高超啊。谁能通过朗读让我们见识一下青年高超的画技?(生读)(师评价:青年画画一丝不苟,你对待朗读同样一丝不苟,真好!) 8)谁还读?(生读)(师评价:你读出了工笔细描时的细致,挥笔速写时的豪放。) 9)老师也想谈谈自己的读书感悟,可以吗?我注意到了“静静”这个词语,什么是静静?谁静静地画画?(青年)鱼游到了纸上优质课教案设计 10)是啊,青年静静的画画多仔细啊,闭上眼睛,我们一边静静地听一边静静的体会,一边静静地想象青年静静地画鱼的情景。咱们开始。师配乐范读句子。 师:睁开眼睛,看到了吗?看到青年画在纸上的鱼了吗?你看到了鱼的哪些动态?(金鱼在吐泡泡。有些金鱼在摇尾巴。很多金鱼在抢食) 11)我问一下,当你在画金鱼吐泡泡、摇尾巴、抢食的时候,需不需要到金鱼缸边去看看金鱼是怎么吐泡泡的?(需要)那青年画金鱼的时候他为什么不用看,而只是静静地画就可以了呢?(因为他的心里已经把金鱼吐泡泡的样子记在心里了。) 12)是的,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的时候,他的心里装着只有谁?(金鱼)他心里记着的只有谁?(金鱼)他心里游着的只有谁?(金鱼) 13)孩子们,这就叫静,一心不乱地静,心中有鱼地静,来,让我们把青年静静画画的情景牢牢地记在我们的心里吧。女生读工笔细描,男生读挥笔速写(配乐)(师领)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生看大屏幕齐读。 (二)看鱼部分 1、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①这一处还有谁也发现了?我们一起读读齐读。 ②说说你的体会。(静静地看,忘记了其它) ③你注意到了“静静”,真好,静静地看着就是怎样的看?(静静地看,就是专心致志地看。就是一心一意地看。就是聚精会神地看生:不发出声,细细地在观察。) ④谁这样专心致志地看,聚精会神地看?(青年) ⑤静静地看,专心致志地看,聚精会神地看,来带着你的感受一起用心读—生:读 还有吗? 2、“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生齐读这句话。) ①你体会到了什么?你留心了“一年多”、“每个星期”、“一整天”、“常常”…… ②这一年多来,他为了看鱼,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你信吗?(信) ③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一起去证实。 创设情景: 一个春光明媚的星期天。我们来到茶室的后院,看到青年: 一个烈日炎炎的星期天,我们来到后院,又看到青年,生读句子 一个秋高气爽的星期天,我们来到后院,还是看到青年,生读句子 一个寒风凛冽的星期天,我们又来到后院,仍然看到青年,生读句子。 从春天到夏天,从夏天到秋天,从秋天到冬天,每一天星期天他都在,他放弃过吗?他动摇过吗?间断过吗?——没有。这又叫怎样地看?(废寝忘食地看、持之以恒地看、坚持不懈地看) 孩子们,这样废寝忘食地看,这样持之以恒地看,这样呆呆地看,他累不累?他烦不烦?来,让我们再来一起读读这段话,感受青年的专注、持之以恒。 3、孩子们,正是这样的功夫,让我们看到这样的境界,生齐读:鱼游到了心里。 4、正是这样的境界,才让女孩发出惊奇的赞叹,她怎么赞的?(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找两个学生读) 5、我们一起赞赞(生齐读) 6、如果这时候在让你回过头来读一下题目,你想带着怎样的心情读?(佩服、赞叹) 7、带着你的感受齐读(生读) 总结过度 五、品读:入情入境,潜心会文 学习写作方法 1、那么鱼是怎样游到了他的心里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 (生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提醒找好的学生可以小组内交流补充。) 2、我们来交流一下:鱼是怎样游到了他的心里的。 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①聋哑青年那勤奋专注的形象,一定会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中。那么作者是怎样观察和描写,才使这个人物如此生动的呢?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自己的发现。(作者不仅仔细观察,认真看、仔细听,并且与青年进行笔谈;而且在描写时注意通过外表、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青年人的执着与专注) ②小结:作者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不但观察细致,抓住人物特点,而且描写细致入微,才写出这样生动感人的好文章。 ●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随文练笔 ①(出示插图)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那么人们是怎样赞叹和议论的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插图,展开想象把它写下来。 ??六、小结 聋哑青年就是靠勤奋专注,持之以恒的精神让鱼游到了心里,游到了纸上,从此拥有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人生,老师希望也坚信同学们能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七、作业拓展 ??课后请大家回想自己的生活经历,你有没有因为勤奋专注做一件事情而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把它写下来,也可以搜集一些关于勤奋专注的小故事读读,写写自己的感受。 观鱼????? 如痴如醉 鱼游到了纸上??? 先游到了心里
画鱼????? 栩栩如生?
教案二
投影、图片等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学习27课。(板书:鱼画到了纸上)
学生:老师,您写错了,是“鱼游到了纸上”,不是“鱼画到了纸上”
老师:(故作愕然)不对吧,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学生之间的争议引入课文。
二、检查预习
上一节课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这篇课文,现在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1.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鱼游到了纸上”的意思是什么?
(“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残疾青年,他每个星期天都来这里画金鱼。“鱼游到了纸上”意思是说这位青年画的金鱼十分形象生动,像活的那样在纸上游动。学生可以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只要大致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就行了。)
2.你是怎么知道这位青年是聋哑人?找出课文中的有关语句。(“从来不说一句话”“没有任何反应”,和他胸前佩戴的“福利工厂”的厂徽,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聋哑青年。如果是会说话的人,不可能从来不说一句话;如果是听得见的人,那么在众人的赞叹、议论声中,不可能“没有任何反应”;“福利工厂”一般是专为残疾人开办的工厂。)
三、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有关“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句子。
2.轻声朗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分段,想想每段讲了什么?
3.指名给课文分段,说说每段的段意。学生讨论。
第一段(1—2自然段)讲“我”常去玉泉观鱼。
第二段(3—4自然段)讲“我”在金鱼缸边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
第三段(5—8自然段)讲“我”通过看这位青年画金鱼,对他有了更多了解。
第四段(9—13自然段)讲“我”对这位青年产生了敬佩之情。
4.出示生字生词卡片,用指名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读音。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教师纠正读音和停顿不恰当的地方。
  四、布置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意思?   二、学习二、三、四段   1、导入:为什么那位青年能把金鱼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呢?我们主要带着同学们提出的这个问题学习二、三、四段,完成以下的学习任务,请快速小声读一遍。(小黑板出示学习任务)   2、课文中有2句话高度概括地回答了这一个问题,请在第二段中找出第一句,关于第二句呢,老师先卖个关子。   3、学生汇报后,出示句子:   “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在这句话中抓重点词提问题.(板:忘我的境界)   4、从哪里看出他是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请再默读二、三、四段用( )划出句子。   5、学生汇报,老师在投影片中标出句子的序号。   指导学生理解句子。(扶)   出示:“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   默读这句话,谁能抓住句子中其中一个重点词,运用学过的方法来理解它呢?   指导写批注。   小结:是啊!由于青年长时间观察、专注、投入地观察,所以鱼--游到了纸上。   指导朗读:请大家闭起眼睛,张开你想象的翅膀,假如你是那位看鱼的青年,正十分专注、十分入神地看,简直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睁开眼睛,怎么读才能读出这感觉来呢?指名朗读。   6.小结学法:抓重点词理解,写下批注,朗读体会。   7.用上述学法自学其余重点句,选2-3个重点词写批注,认为自己有本事的同学可以选更多的词写批注。(放)   检查汇报,指导朗读。(提出要求:留心听,及时补回重点词,补写批注).    8.回到“爱到忘我的境界”(出示句子中的重点词)   谁能通过上述句子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说说“忘我的境界”是指什么意思?表现了青年的什么品质?(板书:专注、投入、勤奋)   9.学到这里,同学们明白了“游”换成“画”字行吗?为什么?   10.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   引语:为什么青年能把鱼画得活灵活现呢?青年在和我进行纸上交谈时说出了原因,请大家一起来读最后一句话。(生读完,老师点明这是第二个原因)   通过学习上面的重点句,能说说“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吗?   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老师给出一些词语,请你选择恰当的,把它们连成一句通顺的话,可以作词序调整,及加上一两字。   1)因为……所以……    2)只有……才……   3)先……然后……     4)即使……也……   5)哪怕……也……   11.小结:对!“先游到了心里”是“游到了纸上”的基础和原因,“游到了纸上”是结果。这位聋哑青年能把鱼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是他勤于观察、专注观察、刻苦练习的结果。作者赞扬了他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   三、谈收获   你从青年身上得到了什么启发?(点拨:1.从思想收获方面,2.从观察方法方面)   四、质疑   五、作业    1.摘抄2、3、4段的重点句,再次体会青年的品质。    2.感情朗读全文。    3.预习练习1(1)第一问和练习3。
第三课时
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指名分段朗读。注意读出不同人物在不同场合所表达的语气。
2.教师范读课文。
3.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讨论下面问题:
1.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作者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作者与那位青年“只是碰到过几次”,却发现了他的“特别”之处,对那位青年爱鱼爱到忘我境界的准确描写以及发现那位青年是聋哑人,都能体会出作者观察的细致入微。正因为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注意积累材料,所以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2.聋哑青年又是怎样观察事物的?(“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一看就是一整天”等,说明他观察事物十分专注、刻苦。从“有时……有时”可以看出他观察时抓住了金鱼的特点,因此,画出的金鱼才能做到仿佛在纸上游动。)
3.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教师可从两方面加以引导,一是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积累,并说说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二是谈谈如何学习那位聋哑青年的勤奋、刻苦的精神。)
三、布置作业    因为  只有  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所以  然后  鱼才游到了纸上                                观鱼:老是、呆呆、静静        忘我境界   工笔细描 一丝不苟 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画鱼:融为一体            忘记 忘记    
讲完先行课,虽然基本上按照备课进行完了,但感觉有些前松后紧。朗读齐读、个读,形式单一,不够深入。小组合作效率不高。思考这节课,我感觉满意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一导入
备课时,我设计的导入是疑问导入:同学们,你知道鱼生活在哪里吗?今天我们来学习鱼游到了纸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27课去看看吧。
借鉴网上的教案,今天我的导入是谈话导入: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初读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会提出自己的疑问: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让学生带着疑问读课题。预习完课文,你又是怎样理解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称赞一下这幅画吧!如果有人画鸟画得栩栩如生,你会怎样称赞呢?
这样设计比疑问导入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还给学生读书要质疑、解疑、学以致用的暗示。
二自主学习
词语解释要求学生不仅要写在纸上,还要记在心里。不然,导学案一收,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三教学设计
先让学生找出描写青年的语句,说一说青年是个怎样的人。然后抓住青年观鱼、画鱼的句子体会青年的专注、忘我、勤奋。在出示句子的同时,体会对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的描写,理解为什么说“鱼游到了心里”“鱼游到了纸上”及二者的关系。这样将合作探究的三个问题融为一体。由小女孩对青年的赞叹,进行小练笔,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其他人会如何称赞他。
这节课需要改进的地方有
一自主学习
会读的词语很简单,只读一遍即可。书写的字用课件展示,先说一说再找学生上黑板写一写,其他同学就不再写了。词语解释在课件中出示,这样就不用小组来提问了,可以节省时间。
二加强朗读指导
抓住重点词体会人物具有的品质,指导学生读出敬佩之情。再处理“工笔细描”“挥笔速写”时可以除了让
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还可以让学生做一做动作体会一下。
三指导小组合作
以交流课文主要内容为例,指导学生说出不同答案,讨论得出最佳答案。
再上课时,我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小组合作,然后按照石老师所说,根据字义理解“工笔细描”、“挥笔速写”,联系下文理解,再做动作加深理解。这时我发现了两个词“部位”、“动态”。青年工笔细描的是金鱼的部位,挥笔速写的是金鱼的动态。那么,鱼游到心里就可以说是把金鱼的每个部位、动态记在了心里。这样,学生在表达的时候就不会只是意会不会言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