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 元
一
教学内容
信息窗:对称
课型
新授
总课时
1
教 学
目 标
1.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受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并能准确的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2.在操作、观察、判断中学习图形知识,发展空间观念并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教学重难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了解其特征。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第 一 次 教 学 设 计
二次备课
教学流程
及时间
教师活动
(教师导航)
学生活动
(学程设计)
一、8
玩一玩
激趣导入
二、5
看一看,认识特点
三、5
剪一剪,加深理解
四、7
折一折,明辨是非
五、10
综合运用拓展延伸
六、3
欣赏对称,提升认识
七、2
课堂总结
1.师:课前让同学们拿剪刀和彩纸,都拿来了吗?你会用那双巧手剪出一个漂亮的图形吗?
2.展示、发现:
老师有选择的选几个贴在黑板上,其中有几幅是先对折再剪的作品。
师:黑板上有这么多漂亮的图形(指着其中的一个图形):这个图形你是怎么剪的呢?
师:请大家找找看,黑板上还有哪些图形也是先对折再剪的呢?我请一个学生上来找一找。(老师根据学生找的,将他们贴在一起)
1.通过黑板上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看看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2.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图形的特征(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师生共同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特征。
师:刚才我们共同认识了轴承、对称图形,现在你看老师手里的这两个图形(心形和五星),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师:你能自己动手剪出其中的一个图形吗?
再次在黑板上展示几幅作品,让学生说一说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1.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的非常棒,如果给你一些图形,你能很快的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吗?
师:现在请你们拿出课前准备的一些图形(附页图形),小组合作,通过折一折,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说明理由。
2.集体交流,达成共识。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告诉大家?
折正方形的学生交流。
对于斜着这的方法,让学生演示一下。
折正六边形的学生交流。
长方形的交流。
(对于不同的对折方法教师要及时鼓励。)
1.自主练习3.
2.猜一猜:出示中国联通、中国银行、奔驰汽车、奥运五环左半部分,让学生展开想象,猜一猜是什么标志。
3.连一连。自主练习4.5。
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如:奥运五环、古典瓷器、民间剪纸艺术、京剧脸谱、风筝、动物、汉字、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等。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剪纸
生:我是先对折然后再剪的。
生:……
生:这些图形很漂亮。
生:左右(上下)两边相同,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
生:是对称的
生说明理由。
学生动手自己剪。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生:上下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生:左右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生:斜着折,两边也能完全重合
生交流。
交流时,引导学生说说判断的依据。
让学生通过看图案,想象出另一半图案。
独立解决,集体交流。
学生欣赏,开阔视野,理解轴对称图形,体会轴对称图形的魅力。
生汇报交流。
教学反思
单 元
一
教学内容
自主练习,
我学会了吗
课型
练习
复习课
总课时
2
教 学
目 标
1.通过练习,复习巩固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学生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能准确的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2.在操作、观察、判断中学习图形知识,发展空间观念并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教学重难点
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能准确的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第 一 次 教 学 设 计
二次备课
教学流程
及时间
教师活动
(教师导航)
学生活动
(学程设计)
一、10’
思维导引
复习导入
二、25’
思维提升自主练习
三、5’
课堂总结
课外实践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对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有了哪些认识?
通过哪些方法判断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1.自主练习1,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轴对称现象?
2.自主练习2。
3.自主练习6。
4.我学会了吗?
5.利用轴对称知识剪出一些图案。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搜集植物种子,设计一副轴对称的粘贴画。
生汇报交流
生:折一折
生:……
生独立思考,汇报交流。
学生判断,与同伴做轴对称动作。
生说说其中的发现。
交流判断的依据。
生动手操作。
生汇报交流。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