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一课《草原》导学案
教学目标:
能读准字音,能结合上下文正确认读并理解“渲染、勾勒、翠色欲流”等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感受草原的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并引发学生对西部了解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能理清课文条理、弄清课文主要内容。
2、感受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联系课文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理解。
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
自 主 学 习 学 案
教材自学:1、默读课文,养成圈点勾画和做摘录的习惯,标注好自然段。
2、读准字音,标注课文后面生字的读音。
相关知识链接: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老舍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当过中小学教员。“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讲学,并进行文学创作。1930年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37年,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1946年赴美国讲学并进行创作,近百万字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问世。1949年年底回到祖国,先后写了话剧《龙须沟》《春华秋实》《茶馆》等23个剧本。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草原》这篇课文摘自老舍写的访问记《内蒙风光》。
预习点拨:
1、学习时,先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2、然后围绕“美”字,读一读描写草原景物的段落,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找一找蒙汉人民联欢的场面,感受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再抓住描写“我”的独特感受、草原风光和主客见面及联欢时人们的表现的语句,边读边体会这些语句中饱含的情感,领悟情景交融的写法的好处。
二、目标导学:
1、阅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勾勒( ) 渲染( ) 鞭子( ) 襟飘带舞( )
疾驰( ) 蹄子( ) 羞涩( ) 摔跤( )
2、词语解释[来源:学科网]
:用线条画出轮廓。
:用水墨或色彩涂抹画面。
:难为情,不自然的样子。
:过分约束自己,显得不自然。
:(言谈、举止、风格)自然不拘束。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第一自然段写了草原的美景,请你说说都写了哪些美景?读一读,找一找,划一划,做好批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这样的美景,你有什么感受?此时,作者心中又有什么感受呢?(请在文中第一自然段做好批注并用笔画出描写作者心中的感受的句子,读一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 性 展 示 学 案
一、解疑答难:
二、合作交流展示:
1.孩子们,请在课文第二自然段中用“~~~~”画出作者描写蒙古族人民欢迎远客的句子,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孩子们,默读第三段,说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主客见面时那真挚的感情的,用“~~~~~”画出相关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孩子们,默读第四、五自然段,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他们联欢的节目又是什么呢?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样的蒙古族人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一段“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是全文的感情线索。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作业检测:
1、选择音节
mēng méng měng
内蒙( ) 启蒙( ) 蒙( )眬 蒙( )混
瞎蒙( ) 蒙( )受 蒙( )蔽 蒙( )骗
lù lòu
暴露( ) 露( )脸 露( )面
揭露( ) 露( )水 披露( )
2、补充词语。
一( )千里 ( )( )欲流 ( )飘( )舞 忽( )忽( )
3、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4、收集有关蒙古族风俗习惯的资料。
五、学后反思(①卷面书写;②课堂展示;③知识掌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