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课 日本明治维新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首先打开关闭的日本国门的国家,倒幕派的组成力量、明治维新开始的时间和主要代表人物;归纳、概括幕府统治的危机和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概述武装倒幕运动;理解并分析明治维新的性质和作用。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概述幕府统治的危机和武装倒幕运动,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通过对明治维新背景、主要内容、性质和作用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对比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幕府统治的危机和武装倒幕运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日本明治维新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民族的振兴,成为亚洲的强国,从而教育学生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要坚持改革与开放。
【重点难点】
一、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和作用。
二、难点:明治维新前夕的日本社会状况。
【授课类型】 新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本课内容。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多法结合。
【教具(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导)日本历史上曾借助两次成功的改革,实现了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古代日本通过大化改新,日本向中国学习,完成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近代日本又借助明治维新,日本向西方学习,由封建社会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那么,明治维新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主要有哪些措施?对日本社会产生哪些影响?我们今天和大家一起探究。(出示课题,引入新课)
学习新课:
(师导)什么是明治维新呢?“明治”指日本天皇睦仁的年号,“维新”即改革。(课件显示:明治维新是指日本明治政府向西方学习,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资本阶级性质的改革)
(教师过渡)日本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进行这次改革的呢?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课件显示)
㈠幕府统治的危机(课件显示)
(指导学生粗读教材,了解19世纪中叶日本的基本情况,教师简介幕府和幕府统治)
师问:幕府统治的危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依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归纳:
1、国内危机:社会矛盾尖锐(课件显示)
依据:(1)幕府封建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强调:这是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即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2)新兴资产阶级和下级武士要求改变现状,农民和市民不堪忍受剥削不断起义。
2、民族危机:西方列强的入侵(课件显示)
依据:1853年,美国舰队入侵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俄、英、法等也沿例炮制,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
㈡武装倒幕的开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
1、倒幕派的主要力量有哪些?
2、武装倒幕的经过如何?
3、倒幕的结果怎样?
(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倒幕经过进程示意图)
形成改革力量→拥立明治天皇→发布讨幕冤诏→幕府挑起战争→乌羽、伏见战役打败幕府军→幕府统治被推翻→明治政府迁都东京→消灭残余势力
师:幕府统治推翻后,建立了以明治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这是明治维新的前提条件。
二、明治维新(课件显示)
1、明治维新的时间、代表人物和口号(课件显示)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
师:“富国强兵”就是要国家独立,“殖产兴业”就是要经济工业化,“文明开化”就是要文化、生活西方化。在这样的口号下,日本政府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呢?
2、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课件显示)
师: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反映在明治天皇颁布的两个法律条件中,即《五条誓文》和《维新政体书》。
出示表格:
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及作用简表
项 目 内 容 作 用
政 治
经 济
文化教育
社会生活
军 事
内容一栏由学生阅读教材后自己完成,课件将以下内容依次展示到相应表格内: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废除重重关卡和行会制度,共办工商业,引进西方技术,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采用欧美学制,设立新式学校,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发展中等和高等教育;革除旧习,提倡欧美生活方式,穿西服、吃两餐;废除武士制,实行征兵制,建立效忠天皇的“皇军”。
作用一栏由师生共同分析后得出:
①政治上废藩置县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消除了封建割据,巩固了新政权,所以其作用就是——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②经济上的措施,实质上就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加速资本的原始积累,扶持和保护资本主义企业,所以其作用是——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③文化教育上的措施,就发展了近代教育、培养了资本主义的建设人才。
④生活上的措施,就革除了旧习,减轻了改革的阻力。
⑤军事上的措施就增强了日本的军事力量,并导致了对外侵略扩张。
三、对明治维新的评价(课件显示)
1、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师:明治维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而这次改革是日本最高统治者天皇以政令的形式发布展开的,所以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2、历史作用:对内,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并不断强大;对外,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成为亚洲近代唯一民族独立国家。
3、局限性: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如“天皇制”。
小结延伸:
师: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明治维新使日本再一次飞跃,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当时亚洲唯一的民族独立国家。在明治维新30年后,中国也进行了一次同样性质的改革——戊戌变法,结果以失败告终。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了,而中国戊戌变法却失败了呢?我们从中可得到哪些启示呢?(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从以下方面小结、补充:
1、从国际环境上:列强对日本的侵略尚不深入,而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2、从改革阻力上:日本阻碍改革的幕府统治在改革前已被推翻;而中国玩固派掌握着国家实权,力量强大。
3、从群众基础上:日本重视、利用人民力量,社会基础坚实;而中国维新派没有发动人民群众,脱离了群众,社会基础薄弱。
4、从领导力量上:日本倒幕实力派领袖进入了政权核心,握有实权;而中国维新派则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限皇帝身上。
【练习设计】
1、最先敲开日本大门的国家是 ( )
A.美国 B.俄国 C.英国 D.法国
2、日本开始明治维新时,中国正在进行 ( )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戊戌变法运动
3、最能体现明治维新性质的改革措施是 ( )
A.“废藩置县” B.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
C.实行征兵制 D.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4、明治维新最重要的意义是 ( )
A.彻底铲除了封建制度 B.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C.摆脱了殖民统治 D.实现了工业化
5、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都是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改革,其重要原因在于
( )
A.用赎买的方式进行改革
B.自上而下的改革,操纵者都是封建统治者
C.没有伴随而起的革命运动
D.资产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