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诸子百家

文档属性

名称 21 诸子百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8-09 10:4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课 诸子百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
  ①知道孔子、孟子、老子、韩非子等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的基本史实。
2.能力
  ①分析“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②联系“孔子一生努力”的有关材料,理解“终身学习”这一话题。   3.情感
   认识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他的儒家学说,经过历代统治者的改造和运用,成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长达2000年之久,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
二、教学重点
   儒家学说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
三、 教学难点 
“百家争鸣”中纷繁复杂的各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中的政治、哲学思想
四、教学过程
(一)自读设问: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猜谜语,打一人物)他是我国古代一位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生活于春秋晚期,他的格言有“温故而知新”,他的言论被他的弟子编成《论语》一书。他是谁 (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孔子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当时除了儒家学派之外,还有法家、道家、兵家等学派。当时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学派?各派的思想主张是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9课----诸子百家
2、自主阅读: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围绕教学,找出重要的知识点或有疑问之处,并把它们以问题的形式写下来。(学生阅读,教师巡视)
3、提出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补充、归纳、梳理,形成共性问题,展示如下:
(1)“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填写下表:
派别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著作
(3)找出本课出现的名言名句,仔细阅读,品味其中的意思。
(4)找出与“诸子百家”有关的成语故事各一个,并说出其来源。
(二)、合作释疑:
小组讨论解决上述问题,并让学生到黑板上填写表格,举行名言名句朗读比赛和成语故事比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感悟。
(三)、探究提升:
(1)孔子的格言对你的学习有何指导意义?(自由发言)
(2)“塞翁失马”的成语典故说明了什么道理?你能否再举一例来说明。
(3)你是如何理解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含义能否举出我国历史是体现这种浩然之气的事例?当今社会我们应如何提倡这种浩然之气?(教材113页“思考与讨论”)
(四)、巩固拓展:
1、学生自编2—3道练习题,题型不限,先小组内交流对改,教师巡视,把有创意的题展示给全班同学。
2、教师出示自己设计的练习题:
一、 选择题
1、下面有关“诸子百家”的说不正确的是( )
A.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B.有儒家、法家、道家、墨家、 兵家等学派
C.由于各学派间热烈争辩、各执一词,不利于国家的统一
D.“诸子百家”阐明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张,为国家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
2、在“诸子百家”中,儒家学派对后世影响最大,这一学派的创始人是( )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
3、孔子既是一位大思想家,又是一位大教育家,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后来被他的弟子编成一书,书名是( )
A.《诗》 B.《书》 C.《春秋》 D.《论语》
4、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正统思想的是: 、
A.道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法家思想
5.在诸子百家中儒家学派对后世影响最大,创始人是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是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仁”和“礼”是孔子的思想核心,在教育方面,孔子广开私学,招收学徒,孔子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议论成为后世传诵的格言,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孔子还整理和传播了许多的文化典籍,把《诗》、《书》、《春秋》等6部作为教材,教授弟子。后来其弟子把他的言论编成《论语》。
6.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提出“仁政”思想,主张“民贵君轻”,提倡做人要有骨气,著有《孟子》。
7.道家创始人是老子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事物包含对立面,对立的彼此相互联系,又能相互转化。主张顺应自然,实行“无为而治”,向往“小国寡民”的社会。著有《老子》(又名《道德经》)
8.战国末期的韩非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主张历史是发展变化,今世必然胜过前世,不必事事固守古代的做法。强调“法治”。提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著有《韩非子》,其理论被秦始皇所采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与感受,教师给与鼓励和进行情感教育。
教师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和演进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知道了儒家、道家、法家是春秋战国时期最主要的学术派别,从中我们还了解了儒、道、法、墨、兵、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主张,以及对后世所产生的极大影响。进一步认识了孔子以及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也让我们感受到我国思想文化的灿烂辉煌。
五、板书设计
第21课 诸子百家
派别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著作
儒家 孔丘、孟轲 仁、礼;仁政,民贵君轻 《论语》、《孟子》
道家 李耳、庄周 朴素辩证法、无为而治;逃避现实 《道德经》《庄子》
法家 韩非 历史发展变化,建立中央集权 《韩非子》
墨家 墨翟 兼爱、非攻、举贤、节俭
兵家 孙武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
(红色字体为学生填写内容)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