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青铜铸鼎
一、教学目标
1、知识、
知道商周青铜器铸造的历史地位及青铜器铸鼎(以司母大方鼎为代表)的工艺水平及我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2、能力:
通过青铜器精品图片的收集,提高学生的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德育:
介绍商周青铜器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激发学生热爱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商周青铜器铸造的历史地位,工艺制作,基本种类和用途。
三、教学难点:
⑴青铜器由铜、锡、铅的合金冶炼而成。
⑵青铜精品的艺术价值。
四、教学过程:
(一)、自读设问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分段出示司母大方鼎图片,这是一个重833千克的庞然大物,它叫什么名字?铸造于什么时期?有何用途?用什么原料铸成?怎样铸成的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0课----青铜铸鼎
2、自主阅读:(出示教学目标)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围绕教学目标,找出重要的知识点或有疑问之处,用问题的形式写下来。(学生边读边写,老师巡视)
3、提出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补充,归纳整理,形成共性问题,展示如下:
(1)、什么是青铜器?它有什么特色?
(2)、我国青铜器时代的高峰是什么朝代?青铜器精品主要有哪些?
(3)、青铜器的铸造过程是怎样的?
(4)、青铜器按照用途可分为哪几类?
(5)、青铜器上有哪些纹饰?为什么兽面纹又称为饕餮纹?
(6)、教材109页“看图与思考”
(二)、合作释疑:
小组合作完成上述问题,可保留不同答案,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板书关键词到适当位置。第2、3、4题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可以自己解决;第5、6题小组合作讨论解决;第1题需要老师讲解。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板书关键词到黑板合适的位置。
(三)、探究提升:
文物鉴赏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和文化修养,通过本期的学习,你能对下列文物知道多少呢?请在下列各文物图的右旁列出你解读的相关历史信息(如文物名称、出土地区、用途或文物价值等,要求至少列出两条
HYPERLINK "http://image./i 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B%BE%C4%B8%B6%A6&in=27182&cl=2&cm=1&sc=0&lm=-1&pn=6&rn=1&di=438963084&ln=1668&fr=" \t "_blank"
(四)巩固拓展
1、学生自编2-----3道练习题,题型不限,先小组内交流对改,老师巡视,若发现有创意的问题,可展示给全班同学。
2、老师出示自己设计的练习题:
⑴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青铜器具是
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由学生到黑板上板书答案)
⑵以司母大方鼎的铸造过程为例,说说你对商周青铜器冶炼技术的评价?
⑶你对青铜器的保护有何建议?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启示?(同学们畅所欲言)
教师总结:青铜冶铸是商周时期最总要的手工业部门,青铜铸鼎是商周高度文明的象征。青铜文化又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今天通过商周青铜铸鼎的学习,是我们初步了解了青铜铸造的复杂工艺过程,知道了青铜的种类和用途,欣赏了青铜文化的艺术价值,明确了青铜的历史地位和文物价值,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我们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五、板书设计
第20课 青铜铸鼎
一、青铜特色
原料 颜色 优点
铜、锡、铅的合金青色 青绿 熔点较低,硬度较大
二、青铜制造
步骤:塑成泥模→制作范具→溶化合金→铜液浇注→冷却加工,
范例:司母大方鼎
三、青铜器种类:酒器、食器、武器、乐器、礼器、生产工具等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