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化学与健康》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继“食盐加碘”后,我国又将启动“酱油加铁”工程。“酱油加铁”的意义是( )
①补充人体需要的铁元素 ②预防缺铁性贫血病 ③改善酱油的味道 ④增加黑色素 ⑤减少厨房污染物 ⑥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④⑤ D.①②⑥
2.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珠江水经过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等净化处理后,所得的水就是纯水
B.煮沸是将硬水转化成软水的唯一方法
C.水、蛋白质和维生素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所以应禁止使用农药、化肥
3.下列对化学与生产生活,化学与社会发展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在工业生产中,采用低碳技术,降低能耗,能体现十八大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
B.油脂、氯乙烯和蔗糖都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C.“45天速成鸡”又叫“激素鸡”,即养殖的鸡从孵出到端上餐桌只需45天,喂养过程中大 量使用抗生素,大量进食这样的鸡肉对人体健康有益
D.含硫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4.下列有关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⑴蛋白质、糖、油脂和水都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素
⑵鸡蛋是富含蛋白质的食品
⑶钙、铁、锌、硒等元素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应大量服用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
⑷骨头汤中含有钙元素,青少年应经常食用以防患佝偻病
⑸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在食盐中添加大量的碘元素
A、⑴⑵⑷ B、⑵⑷⑸ C、⑴⑶⑷ D、⑴⑵⑷⑸
5.小红不爱吃水果蔬菜,从营养均衡的角度评价,小红最有可能缺乏( )
A.蛋白质 B.糖类 C.油脂 D.维生素
6.下列材料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A.陶瓷 B.塑料 C.羊毛 D.汽车轮胎
7.人体摄入锌不足会引起多种疾病,缺锌者可以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这里的“锌”应理解为(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8.某饼干包装袋上的说明(部分)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鲜鸡蛋、奶油中富含蛋白质
B.饼干配料中只有白砂糖属于糖类
C.从营养均衡的角度看,饼干中缺乏维生素类营养素
D.饼干配料中不含无机盐
9..下列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其中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 )
A.蛋白质 B.糖类 C.油脂 D.维生素
10.小丽最近腹泻,医生建议她暂时不要吃富含蛋白质和油脂的食物,小丽应该选择的早餐是( )
A.油条和豆浆 B.馒头和稀饭 C.鸡蛋和牛奶 D.炸鸡腿和酸奶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缺钙会导致贫血. B.多吃水果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
C.炒菜时加碘盐可以补充碘元素 D.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需要摄取较多的蛋白质
12.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物质鉴别 B.物质性质与用途
硫酸钾和硫酸铵——加熟石灰研磨 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加水 氧气——供给呼吸 稀有气体——作电光源
C.安全知识 D.物质与健康
电器着火——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刚装修的居室——常开窗通风,防止甲醛等中毒 缺铁——易产生龋齿 缺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3.周末爸妈不在家,小明为自己准备了一份早餐,有①咸菜、②稀饭、③鸡蛋、④高钙牛奶、⑤苹果等。
(1)早餐中能提供蛋白质的是_____(填序号)。
(2)高钙牛奶的“钙”指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单质 B.分子 C.原子 D.元素
14.请用相应序号填空。
可选物质:A.蛋白质 B.小苏打 C.熟石灰 D.硝酸钾
(1)治疗胃酸过多__________________ (2)牛奶中的主要营养物质是________
(3)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 (4)常见的复合肥是________________
1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改善空气质量、保护水土资源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基础。
①下列气体的排放会导致形成酸雨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CH4 b.SO2 c.CO2 d.NO2
②下列处理方法属于中和反应的是_______。
a.用氨水处理废水中的硫酸 b.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c.用铁粉从废水中的硫酸铜中回收铜 d.用硫酸铜和熟石灰配制波尔多液
③下列做法会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是_______。
a.作物秸杆露天焚烧 b. 废旧电池就地填埋
c.废旧塑料随意丢弃 d. 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2)改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是实现美丽中国的保障。
①下列食物中富含淀粉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②饼干中常添加碳酸钙,目的是补充钙元素,可以预防____(填字母序号);
a.甲状腺疾病 b.贫血病 c.骨质疏松,佝偻病 d.智力低下,侏儒症
③材料的发展与应用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碳晶地暖环保、节能、安全,其构造如图所示。
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是挤塑板和_______。
④为减轻大气污染,我市已经在主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标识是______(填字母)。
(3)创新发展材料技术科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①石墨烯(见下图)可用作太阳能电池的电极,这里主要利用了石墨烯的_________性。
②LiMn2O4是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正极材料,可通过MnO2与Li2CO3煅烧制备,同时还生成CO2和一种单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6.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需要进行以下操作: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各注入稀淀粉溶液;②向各试管注入淀粉酶溶液;③向各试管滴碘液;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37℃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维持温度5min;⑤观察实验现象.请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操作 加入物质 A试管 B试管 C试管
① 稀淀粉溶液(mL) 2 2 2
② 淀粉酶溶液(mL) 1 1 1
③ 碘液(滴) 1 1 1
④ 温度处理(5min) 37℃ 100℃ 0℃
⑤ 观察现象
(1)以上操作最合理的实验顺序应是 .(某些操作可多选)
(2)最简便的制取淀粉酶溶液的方法是收集并稀释唾液,需要的实验仪器和材料是 .
(3)以正确的实验顺序进行实验后,观察到B试管内的溶液变蓝色,这是因为 .
四、推断题
17.下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B、C、D、F、W均为氧化物,C和F组成相同,W和D组成也相同,W有消毒作用;X、Y、G均为单质,E是有机物(部分反应条件或某些反应产物未注明)。回答问题:
(1)化学式:A________、W________。
(2)区分C、F的一种试剂名称为:_______。
(3)物质B在反应③中的作用是_______
(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5)工业上可用C和NH3合成尿素【CO(NH2)2】 ,反应中C和NH3的质量比为________。
五、计算题
18.我国民间有端午挂艾草的习俗。艾草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化学式为C15H10O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请回答:
(1)黄酮素属于_______________(选填“有机”或“无机”)化合物。
(2)黄酮素含有____种元素,黄酮素分子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填最简比)。
(3)黄酮素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19.为测石灰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中碳酸钙质量分数,进行如图所示实验,计算:
(1)碳酸钙也可用于人体补钙,缺钙会引起________(列举一条即可)。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
试卷第2页,总6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食品或药品中的钙、碘、铁等指的是元素,它们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如亚铁离子更容易被吸收.
故选D.
2.C
【解析】A.珠江水经过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等净化处理后,仍然含有可溶性杂质,不是纯净物;错误;
B.将硬水转化成软水的方法有煮沸和蒸馏等;故错误;
C.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水、蛋白质、维生素、糖类、油脂、无机盐;故正确;
D.应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不能禁止.故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有关水的净化、硬水软化、以及防止水体污染的有关知识,难度不大,需熟练记忆.
3.C
【解析】A.在工业生产中,采用低碳技术,降低能耗,能体现十八大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故A正确;
B.油脂、氯乙烯和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比较小,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B正确;
C.大量进食使用抗生素喂养的鸡肉对人体健康有害,故C错误;
D.含硫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故D正确;
4.A
【解析】钙不是微量元素,而且也不能大量服用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在食盐中不能添加大量的碘元素,应该适量添加
5.D
【解析】A、水果、蔬菜中含的主要营养素是维生素,而蛋白质主要是来源于食物中的瘦肉、奶类、蛋类、鱼类,豆类等,所以错误.
B、水果、蔬菜中含的主要营养素是维生素,糖类主要来源于植物的种子和块茎,所以错误.
C、水果、蔬菜中含的主要营养素是维生素,油脂主要来源于动物脂肪和花生、豆类植物的种子,所以错误.
D、水果、蔬菜中含的主要营养素是维生素,所以正确.
故选D.
6.D
【解析】
试题分析: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各种材料在性能上互相取长补短,产生协同效应,使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于原组成材料而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A、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塑料属于合成材料;C、羊毛属于天然材料;D、汽车轮胎由金属材料钢和合成材料橡胶组成,属于复合材料。故选D
考点:化学与材料
7.C
【解析】
【详解】
人体需要多种微量元素,而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主要存在形式为离子,选项中可以描述离子的存在形式的是元素,C正确。故选C。
【点睛】
元素包含了一种物质的各种表现形式,而分子,原子,单质都只描述了物质的一种存在状态。
8.C
【解析】A、鲜鸡蛋中富含蛋白质、奶油中含有主要营养素是油脂,错误;B、饼干配料中小麦粉、白砂糖都属于糖类,错误;C、水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饼干中没有水果蔬菜,所以从营养均衡的角度看,饼干中缺乏维生素类营养素,正确;D、配料中的食盐属于无机盐,错误。故选C。
9.D
【解析】
试题分析: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其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蛋白质、糖类、油脂
考点:营养素
10.B
【解析】A、油条中主要含有糖类和油脂;豆浆中主要含有蛋白质,所以错误.
B、馒头和稀饭中主要含有糖类,所以正确.
C、鸡蛋和牛奶中主要含有蛋白质,所以错误.
D、炸鸡腿中主要含有蛋白质和油脂,酸奶中主要含有蛋白质,所以错误.
故选B.
【点评】“呵护生命,保障健康”,是人类不懈追求的永恒主题,六大营养素与人体健康的相关试题是历年中考热点之一,要掌握它们的生理作用、食物来源、缺乏症状等重点内容.
11.A
【解析】A、人体缺铁会导致贫血,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或佝偻病,错误;B、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正确;C、缺乏碘元素,会导致甲状腺肿大,加碘盐中含有碘元素,所以加碘盐可以补充碘元素,正确;D、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物质,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需要摄取较多的蛋白质,正确。故选A。
12.D
【解析】A.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能产生刺鼻的气味,而硫酸钾没有此现象,现象不同,可以鉴别;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温度降低,而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温度升高,可以鉴别,故A正确;B.氧气能供给呼吸,常用于急救病人、潜水等,由于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有色的光,常用于电光源,故B正确;C.电器着火首先需要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居室装修中产生的甲醛气体对人体有害,需要开窗通风,防止甲醛中毒,故C正确;D.人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缺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故D错误;故选D。
13.③④D
【解析】
【分析】
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来分析;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详解】
(1)①咸菜富含无机盐和维生素、②稀饭富含水和糖类、③鸡蛋富含蛋白质、④高钙牛奶富含蛋白质与无机盐、⑤苹果富含维生素;(2)市场上销售的加碘食盐、高钙牛奶等,这里的钙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14. B A C D
【解析】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1)小苏打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治疗胃酸过多可用小苏打,故填:B;
(2)牛奶中的主要营养物质是蛋白质。故填:A;
(3)熟石灰能与能酸性土壤发生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熟石灰。故填:C;
(4)硝酸钾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常见的复合肥是硝酸钾,故填:D。
15. bd a b bd c 铝箔 聚氯乙烯 c 导电 8MnO2+2LiCO34LiMn2O4+2CO2+O2↑
【解析】
【详解】
(1)①排放会导致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②a、用氨水(NH3?H2O)处理工厂的硫酸,稀氨水属于碱,与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是酸和碱的反应,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正确;b、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属于盐,治疗胃酸过多是盐与酸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原理,错误;c、用铁粉从废水中的硫酸铜中回收铜,是金属与盐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错误;d、用硫酸铜和熟石灰配制波尔多液,是盐与碱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原理,错误。故填a;③下列做法会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是_______。
a、作物秸杆露天焚烧产生大量的烟尘,会造成空气污染,错误;b、废旧电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就地填埋会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正确;c、废旧塑料随意丢弃,造成白色污染,错误;d、生活污水任意排放,造成水体污染,错误。故填b;
(2)①a、植物油含有丰富的油脂,错误;b、馒头主要成分是淀粉,属于糖类,正确;c、牛肉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错误;d、米饭主要成分是淀粉,属于糖类,正确。故填bd;②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③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的是铝箔;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是挤塑板和聚氯乙烯;④a、表示禁止吸烟,错误;b、表示禁止烟火,错误;c、表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正确;
(3)①石墨烯可用作太阳能电池的电极,这里主要利用了石墨烯的导电性;②LiMn2O4是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正极材料,可通过MnO2与Li2CO3煅烧制备,同时还生成CO2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8MnO2+2LiCO3 4LiMn2O4+2CO2+O2↑。
16.(1)①④②④③⑤;(2)试管、量筒、烧杯、蒸馏水;
(3)在100℃时淀粉酶失活,淀粉没有被分解,淀粉遇碘变蓝色.
【解析】(1)要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就要以温度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即设计的实验应该是除温度不同外,其它条件都要相同;其次,还要注意实验步骤的设置:试管编号→加入等量淀粉糊→加入等量淀粉酶→不同温度下水浴相同时间→滴加碘液→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因此最合理的实验顺序应为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注入稀淀粉溶液→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入60℃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维持5min→②向各试管注入1mL新鲜淀粉酶溶液→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入60℃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维持5min→③向3支试管中各滴一滴碘液→⑤观察实验现象.
(2)制取淀粉酶溶液的方法:用凉开水漱口,用小烧杯收集唾液2ML,用蒸馏水按1:1的体积稀释唾液;然后加入1%淀粉溶液,可见需要的实验仪器是试管、量筒、烧杯等.
(3)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高温和低温都会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在人体内酶的活性最高,在37℃左右酶的催化作用最强,放到100℃的水中,淀粉酶失去活性,不能分解淀粉,所以会变蓝色.
【点评】探究实验能否成功,关键是看实验变量的设置是否单一,其次,实验步骤设置是否合理也是实验能不能得出正确结论的关键.
17. Cu2(OH) 2CO3 H2O2 澄清石灰水或Ca(OH)2溶液 加快反应的速度(催化作用或催化剂或催化) 2H2O2H2↑+O2↑ 22:17
【解析】本题为框图式推断题,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直接得出结论,然后利用顺向或逆向或两边向中间推,逐一导出其它结论。
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W和D组成相同,W有消毒作用,W是过氧化氢,D是水; B、C、D均为氧化物,碱式碳酸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和二氧化碳和水,因此A可能是碱式碳酸铜,则B是氧化铜,C是二氧化碳;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X和E,X为单质,E是有机物,则X可能氧气,E为葡萄糖;氧化铜和酸溶液能形成蓝色溶液,蓝色溶液和铁反应生成G,G为单质,则G是铜;水通电生成Y,Y为单质,则Y为氢气或氧气;C和F组成相同,C是二氧化碳,则F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生成铜;水和CH4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一氧化碳和Y,Y为单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Y为氢气;氧化铜(B)与过氧化氢混合后有氧化铜(B),水(D)和X,X为单质,则X为氧气,氧化铜在反应中用作催化剂。代入框图,假设成立。因此:
(1)化学式:A是碱式碳酸铜,化学式是Cu2(OH) 2CO3,W是过氧化氢,化学式是H2O2;
(2) C、F分别是CO、CO2,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区分CO、CO2的试剂可以是澄清石灰水或Ca(OH)2溶液;
(3)氧化铜在反应③中的作用是加快反应的速度(催化作用或催化剂或催化);
(4)反应②是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是2H2O2H2↑+O2↑;
(5) 工业上可用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和水,二氧化碳和氨气反应的方程式为:CO2+2NH3 CO(NH2)2+H2O,反应中二氧化碳和NH3的质量比为44:(2×17)=22:17。
18. 有机 3 3∶2 81.1%
【解析】(1)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5+1×10+16×2=222;
(2)黄酮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1个分子中含有1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则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15:10=3:2;
(3)黄酮素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81.1%。
19.青少年会引起佝偻病或老年人会引起骨质疏松 80%
【解析】
【分析】
(1)根据钙元素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分析判断;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过程中质量的减少是因为生成了二氧化碳,所以可以求算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碳酸钙的质量,进而求算对应的质量分数。
【详解】
(1)人体缺钙会引起的疾病,青少年会引起佝偻病、老年人会引起骨质疏松;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二氧化碳的质量=25g+100g+110.8g-227g=8.8g;
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
x=20g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80%。
答: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点睛】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