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五节 宇宙航行(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 第五节 宇宙航行(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3-05 10:56:17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6.5 宇宙航行梦想成真平抛人造地球卫星增大牛顿的设想 (已知G、地球质量M、地球半径R、g )1.刚好未落下来的物体绕地球在做什么运动?
2.谁来提供向心力?
3.如何求解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运动的速度?
探究一:宇宙速度方法一 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5.98×1024kg,地球的半径R=6400km,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
探究: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方法二 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9.8m/s2,地球的半径R=6400km,探究一:宇宙速度一、宇宙速度方法1:方法2:(1)定义: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1.第一宇宙速度(v=7.9km/s)(2)推导:最小的发射速度例:若取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8 km/s,某行星质量是地球的6倍,半径是地球的1.5倍,此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  )
A.16 km/s  B.32 km/s  
C.4 km/s  D.2 km/sA人造卫星增大2.第二宇宙速度(大小:v=11.2km/s ) 当物体的速度大于或等于11.2km/s时,它就会克服地球的引力,永远离开地球。这个速度叫第二宇宙速度。3.第三宇宙速度(大小:v=16.7km/s ) 当物体的速度大于或等于16.7km/s,物体就能摆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以外。这个速度叫第三宇宙速度。如何使卫星的速度至少达到7.9km/s?19世纪中叶俄罗斯学者齐奥尔克夫斯基指出:
用喷气推进的多级火箭,是实现太空飞行的最有效的工具探究二:地球卫星的运行规律思考:1.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万有引力与向心力关系?2.假设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卫星的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尝试推导出卫星在轨道上的线速度v、角速度 、周期T与r的关系式填入下表中项目推导式关系式结论an与r的关系v与r的关系 与r的关系T与r的关系r越大,an____r越大,v___r越大, ___r越大,T___an=v= =T=规律总结:?“高轨低速长周期”?人造卫星发射的越高需要的发射速度越___,但卫星最后稳定在绕地球运动的圆形轨道上时的速度越___.大小越小越小越大越小例:如图所示为在同一轨道平面上的几颗人造地球卫星A、B、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颗卫星的线速度
B.三颗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
C.三颗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D.三颗卫星的周期CD 圆心为地心
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特点:2.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可能是图中那个?1.如图所示,四条轨道中不能作为卫星轨道的是哪一条?思考:例:已知地球质量M,地球的半径R,地球自转周期T,引力常量G,求同步卫星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已知M=5.98×1024kg,R=6400km,T=24h,
G=6.67×10-11Nm2kg-2地球同步卫星同步卫星的特点:①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都在赤道的正上方.
②同步卫星的T、h、v、 、an都一定
人造卫星的应用资源卫星技术实验卫星科学探测卫星通信卫星快速侦测卫星2.宇宙速度宇宙航行第一宇宙速度 v1=7.9km/s

第二宇宙速度 v2=11.2km/s

第三宇宙速度 v3=16.7km/s1.牛顿的设想3.地球卫星课堂小结